從深圳居民樓裡的3 個人 到如今掌管4000人,用 7年做成全球第一

從深圳居民樓裡的3 個人 到如今掌管4000人,用 7年做成全球第一

無人機公司大彊創始人汪滔198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從小喜歡航模在讀了一本講述紅色直升機探險故事的漫畫書之後,他開始對天空充滿了想象,並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航模有關的讀物上面——相比中等的學習成績,這種業餘愛好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慰藉。

2005年,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學準備畢業課題。很少有本科生自己決定畢業課題的方向,但他決定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還找了兩位同學說服老師同意他們的研究方向。汪滔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正是他兒時對直升機最期待的想象——“可以停在空中不動,想讓它停哪裡就停哪裡”的自動懸停。經過大半年的努力,他們的演示卻失敗了。

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技術教授李澤湘(Li Zexiang)慧眼識珠,發現了汪滔的領導才能以及對技術的理解能力。於是,在他的引薦下,這個性格倔強的學生上了研究生。

不服氣的汪滔繼續沒日沒夜地研究,終於在2006年1月做出第一臺樣品,之後汪滔繼續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 同時他和朋友以籌集到的200萬元港幣在深圳市成立了大疆創新公司。但他把母公司放在香港,以藉助香港的技術人才、低稅制優惠等, 主要研發生產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

2006年大疆剛創立時 ,在深圳蓮花村的一間民房內辦公,公司根本招不到優秀的人才,人來了,門一開,看是小作坊,基本上掉頭就走

可以說,創業可謂舉步艱難, 團隊四人中,唯有汪滔是有無人機技術背景,汪滔也因此擔任了導師的角色,時常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們。 汪滔會時常就突然打電話過來和員工談論想法,不管時間是幾點。 此有的人會在下班後將手機放在鐵盒子裡,這樣別人打電話就不是沒人接聽,而是無法接通;而有的人則直接選擇關機。

汪滔稱這段歷史為“黎明前的黑暗”。部分員工投靠到曾經洽談的合作商,還有人開始偷偷將公司財物掛在網上出售,更有甚者離職後與內部員工裡應外合賣大疆盜版飛控,就在第一代產品都還沒推出時這批員工都紛紛選擇了離開。

2006 年年底,公司出現危機。汪滔家族的世交陸迪慷慨解囊,投了 9 萬美元。汪滔說,這是大疆歷史上唯一一次需要外部資金的時刻,幫大疆渡過難關。後來,陸迪到大疆負責財務工作,今天已經成為大疆最大的股東之一。《福布斯》計算,他持有的16%股份不久將價值 16 億美元。

後來,隨著汪滔的導師李澤湘的加入,不僅帶來了資金,還給大疆引薦了很多他的學生。

2008年,首款成熟產品面試。他研發的第一款較為成熟的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XP3.1面市。

2010 年,重要人物謝嘉加盟大疆。謝嘉是汪滔的中學同學,加入後對大疆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負責市場營銷的工作,同時也是汪滔的重要助手。曾賣了房子投資大疆,今天他持有的 14% 股份預計價值 14 億美元。

大疆從一位新西蘭代理商那裡得到一條信息:她一個月賣出200個平衡環,但95%的客戶都把平衡環安裝在多軸飛行器上。而她每月只能售出幾十個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當時多軸飛行控制系統的主要廠商是一家德國公司MikroKopter,但他們的產品策略是DIY,用戶必須找到自己的組件並下載代碼,因此體驗不是很好,產品的可靠性也不行。

汪滔敏銳地意識到:大疆也許應該成為第一家提供商業用途成品飛行控制的廠商。

此後,汪滔把在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上積累的技術運用到多旋翼飛行器上,從2011年開始不斷推出多旋翼控制系統及地面站系統、多旋翼控制器、多旋翼飛行器、高精工業雲臺、輕型多軸飛行器以及眾多飛行控制模塊。

2011年,大疆北美分公司成立。奎恩,美國人,當時經營一家從事航拍業務的創業公司,後來幫助大疆在德克薩斯州成立了大疆北美分公司,旨在將無人機引入大眾市場。當時,他為該公司提出了新的口號:"未來無所不能"(The Future of Possible)。

到2012年晚些時候,大疆已經擁有了一款完整無人機所需要的一切元素:軟件、螺旋槳、支架、平衡環以及遙控器。最終,該公司在2013年1月份發佈“大疆精靈”, 得益於簡潔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靈”撬動了非專業無人機市場。 迅速佔領了70%的市場份額,飛機起飛了。

汪滔在創業之初,就已經確定了無人機的目標和定位,並影響了周圍的合作者,當初每個月只賣幾十個產品,也要成為全世界最好的。他說:“我們已經不太習慣再去做一個達不到全世界最高要求的產品了,所有人都不習慣了。我們不會設想去做世界二、三流產品,靠便宜取勝——便宜,是自己沒本事,拿不出好貨來”。

2013年1月,發佈"大疆精靈"。這是第一款隨時可以起飛的預裝四旋翼飛行器:它在開箱一小時內就能飛行,而且第一次墜落不會造成解體。得益於簡潔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靈"撬動了非專業無人機市場。

2014 年,大疆售出了大約 40 萬架無人機。

2015 年,大疆創新淨利潤由 2012 年的 800萬美元增長至2.5億美元。如今,大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份額達到70%。

2015年8月,《福布斯》雜誌公佈全球科技界富豪100強名單,汪滔以36億元的身價上榜,排名第54位,成為無人機行業第一個億萬富翁。

2016年10月13日,2016年胡潤百富榜發佈,汪滔以240億財富排名第77位。

2016年10月18日,2016胡潤IT富豪榜發佈,汪滔以240億元排名第14。

2018年7月,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宣佈,大疆創新創始人汪滔和其導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獲得2019 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大獎(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ward)。這一獎項是全球工程技術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正是由於汪滔最開始那種"只做世界一流產品"的極客精神,大疆創新從 2006 年深圳居民樓裡的 3 個人,發展成現在坐擁 4000 人的行業老大。

無人機正成為科技行業的"下一個大事件",而現在所有競爭對手都在追趕大疆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