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最新的南方古猿畫像(湖畔種)

與今天的人類不同,我們的遠祖在地球上留下的足跡很少,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來記錄他們的時光。然而,隨著每一塊新的頭骨碎片、股骨和石器的發現,考古學家正在有條不紊地拼湊他們那遺失了的破碎歷史。

由於傳統考古學得到了來自遺傳學、測年技術、人工智能,以及其他變革性分析技術的支持,過去10年中的發現為人類模糊的誕生史勾畫出了更清晰的輪廓。

這裡簡單回顧一下,這十年中那些重要的考古和人類學發現,這些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人類起源的理解。

對於南方古猿,我們知道的還不夠。

三年前在埃塞俄比亞發現了一塊幾乎完好無損的頭骨,為早期南方古猿的模擬畫像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面部特徵。南方古猿作為一個屬,最早出現在約400萬年前,目前已知的有五大種:湖畔種(anamensis)、阿爾法種(afarensis)、非洲種(africanus)、源泉種(sediba)、驚奇種(garhi)。我們熟悉的“露西”就是阿爾法種,而此次發現的頭骨是湖畔種。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根據這塊頭骨的推測,湖畔種和阿爾法種的出現至少有1000年時間的重合,這顛覆了原本關於南方古猿進化線性模型的認知,這也讓早期人類的進化變得更復雜。

早期原始人的化石十分稀少,所以在很多問題上無法形成準確的回答。比如,古猿和人分屬兩個屬,不太可能是我們物種的直接祖先,具體是古猿的那一種孕育了智人(Homo sapiens),還不得而知,但目前阿爾法種似乎是最好的候選人。

“線粒體夏娃”並非現代所有人的祖先

2017年,一個來自於摩洛哥傑貝爾·埃爾霍德考古遺址的驚人發現,重新確定了智人起源的時間——30萬年前,比以前的記錄早了10萬年。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來自南非的洞穴藝術

這些遺址中,包括早期現代人的化石、石器,以及動物骨骼和火災跡象。摩洛哥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和國際考古學與遺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遺址做了分析,並將結果發表在了《生態與進化趨勢》上,稱人類的進化並不侷限於單一的地理位置,也不侷限於單一的地理位置。

這一觀點顛覆了之前的主流觀點——今天生活的所有人類都是一位名為“線粒體夏娃”的女性的後裔,她生活在15萬至20萬年前的非洲。智人並非誕生於某一特定人群,而極有可能是源於非洲各地分散的人口,他們偶爾聚會在一起雜交。漸漸地形成了屬於我們物種特徵的混合基因。

也就是說,我們“線粒體夏娃”一脈的故事並不是從她或她所屬的直接人群開始到結束那麼簡單。總之,人類的進化並是我們想得那麼線性,或者說單純。

新人類物種的發現:納萊迪人(Homo naledi)

2013年,一個以前未知的人類新物種——納萊迪人,被發現了,這一發現可謂是十年中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納萊迪人骨骼碎片

15具遺骸是由一支全是女性的考古隊從南非升星洞(Rising Star Cave)挖掘出來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個早已滅絕的物種的牙齒、手腕、腿和腳非常像人類,但大腦的情況很小,聳肩、彎曲的手指和臀部讓人聯想起南方古猿。

納萊迪人作為遠古人類,生活在33.5萬到23.6萬年前,身高約4英尺9英寸(1.44米),體重88至125磅(40至56公斤)。遺憾的是,至今我們對他們還知之甚少。

智人離開非洲的最新時間

2018年,在以色列的米斯利雅洞穴中,一個部分的人類頜骨和幾顆完好無損的牙齒被發現。經分析,這些化石可追溯到17.5萬至20萬年前,成為了智人在非洲以外出現的最古老證據,而以前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是在以色列的斯虎爾(Skhul)和卡夫扎(Qafzeh)遺址上發現的,它們的年代大約在9萬到12萬年前。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米斯利雅化石

而今年早些時候,古人類學家卡特琳娜·哈瓦蒂(Katerina·Harvati)則展示了另一個新證據——在希臘南部的阿皮迪瑪洞穴發現的人類頭骨碎片。據說這塊碎片可以追溯到大約21萬年前,比米斯利雅化石還早,不過有人提出哈瓦蒂展示的頭骨碎片已被嚴重扭曲了,所以測定的年代可能不大可靠。

哈瓦蒂則認為阿皮迪瑪洞穴的發現,證明智人出現在了以前被認為是尼安德特人專屬領地的時間和地點,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這兩個血統可能比晚更新世更早相遇和雜交。

由於缺少強有力的證據,現代人類離開非洲大陸的時機和方式一直存在爭議,而這一發現證明我們的祖先從非洲移民出來的時間比我們原本認為的時間要早得多。

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萬人基因組的測序

2010年,科學家們開始構建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序列。根據劍橋大學的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娜·謝伊布的說法,這不僅回答了現代人是否與尼安德特人交配這一“激烈爭論”的問題,而且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科學家們可以在其中研究古代DNA。

在20世紀末,還有不少人認為,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是不可能交配的。而如今檢索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組告訴我們,我們的祖先不僅與尼安德特人生了孩子,而且地球上的大多數人體內還保留了這一份遺產——少量的尼安德特人DNA。

在尼安德特人基因組測序後不久,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其姐妹種——丹尼索萬人。丹尼索瓦人的化石證據很少,僅有些小指尖、一些牙齒和一個下顎,但他們的基因如今卻依然存在於東南亞人和美拉尼西亞人的DNA中。

2018年,在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發現了一塊骨頭碎片,通過遺傳分析顯示,這塊骨頭屬於一個尼安德特人(母親)與丹尼索萬人(父親)的混血兒。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丹尼索萬人模擬面貌

六萬四千年前的尼安德特洞穴藝術

2012年,在三個西班牙洞穴中發現的一系列風格獨特的繪畫,考古學家認定這些畫都是尼安德特人所作,因為從測定的時間上來看,這些洞穴藝術產生的時間早於智人來到歐洲的時間。但也有人不認可這一結論,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智人才具有符號思維能力。於是,有人炮轟年代測定技術的不靠譜。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後來,南安普敦大學、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和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們利用最新的鈾釷定年法,測出西班牙北部三個洞穴內的古代洞穴畫最早產生於6.4萬年前,比智人到達歐洲整整早了兩萬年了,這意味著這些畫很可能是尼安德特人畫的。更重要的是,它證明了尼安德特人同樣具有不亞於智人的思維能力。

至今我們發現的最古老的圖畫,繪製在一顆名為L13的岩石上,是2011年由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考古學家在南非的布隆博斯洞穴所發現。

我們來自哪?這是一份近十年考古學對“人類起源”的最新答卷

這些交叉圖案,可追溯到大約7.3萬年前,被認為是最早記錄考古記錄的證據。這種交叉圖案意味著是什麼?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

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通婚時間

2014年,科學家們為一位來自西伯利亞西部的4.5萬歲男子進行基因測序,從解剖學上獲得了現代人類最古老的高分辨率序列之一。令人驚訝的是,這個人擁有的尼安德特人DNA基本和現代人一樣,且歐洲和中國的研究人員還確定了他的祖先在他出生前7000到13000年就與尼安德特人雜交了。

因此,這項研究對智人何時與尼安德特人交配提供了一個更好的估算——至少根據基因證據,大約在5.2萬至5.8萬年前。

尼安德特人的滅絕時間

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都發源於80萬年前的一個共同祖先。隨後,我們物種的直系親屬繼續在非洲進化,而我們的尼安德特人堂兄弟卻設法在歐亞大陸地區傳播開來,但他們最終卻莫名其妙地滅絕了。

2014年,牛津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改進的時間測定技術,對從西歐到俄羅斯的近200具尼安德特人骨骼標本和工具進行了日期測定,發現尼安德特人滅絕於3.9萬至4.1萬年前。

數據還顯示,尼安德特人是以一種“馬賽克”模式消失的,他們在“不同地區”以不同的時間先後滅絕。研究結果還顯示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存在時間大約有2600年至5400年的重疊。在這段時間內,這兩個物種極有可能相互交換文化和技術並交配。

對於人類起源的研究,這十年的發現可謂驚世駭俗。不少重大的觀念被顛覆,而關於人類誕生的故事卻顯得更為複雜了。如果再過十年,我們是否能真正的看清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