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客戶疑似股東關聯方 隆鑫通用現財務造假嫌疑

10月29日晚,當天登陸A股的渝農商行(601077)披露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公告:該行第四大股東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所持5.7億股(5.02%股份)遭遇輪候凍結。

這樣的信息令人詫異,隆鑫控股及其實控人塗建華,目前其參股或控股的上市公司有:隆鑫通用(603766.SH)、齊合環保(港股00976)(0976.HK)、豐華股份(600615.SH)、渝農商行(601077.SH)和瀚華金控(港股03903)(3903.HK),資產版圖縱橫A股、港股。塗建華本人更是重慶當地民營企業的代表性人物,這樣的公司為什麼到了股權被輪候凍結的地步?

實際上,在股份遭輪候凍結之前,持股高質押、引入“假央企”外援,甚至還有違規佔資,隆鑫系此前的一系列操作,無不透出資金鍊緊繃的信號。期間,豐華股份通過購買信託產品的方式為控股股東隆鑫控股提供資金被罰;作為隆鑫系“最優秀”的上市公司,隆鑫通用進行了高比例分紅、回購股份、購買渝農商行理財產品等操作,這些舉措是否為了“幫襯”控股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證券時報記者發現,一家已經註銷了兩年的公司號稱在2018年給隆鑫通用貢獻了1503.07萬元的營業收入,其他多家號稱與公司無關聯關係的客戶也和隆鑫通用或其控股股東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隆鑫通用“優秀”的業績背後,是否涉嫌財務造假呢?

多少債務壓頂?

公開資料顯示,隆鑫控股是一家投資控股集團,參股、控股了隆鑫通用、渝農商行、瀚華金控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瀚華金控還是民營銀行——重慶富民銀行的發起人及第一大股東,隆鑫控股非上市產業還包括重慶金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

若往上穿透,隆鑫控股註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隆鑫集團有限公司和塗建華分別持股98%和2%,而隆鑫集團的股東為塗建華和他的妹妹塗建敏、塗建容,三人對隆鑫集團的持股比例分別為98%、1%、1%。

正是這樣一家資產版圖縱橫A股、港股,擁有金控平臺以及多家銀行股份的投資控股集團,今年以來屢次曝出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凍結的消息。

今年4月,隆鑫通用公告稱,因控股股東隆鑫控股與重慶大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保證合同產生法律糾紛,隆鑫控股所持隆鑫通用1500萬股被凍結,佔隆鑫通用總股本的0.73%;同月,該項凍結解除。

10月21日,隆鑫通用又公告稱,由於隆鑫控股未能到期支付與中信證券(港股06030)股票質押業務產生的本金和利息欠款,隆鑫控股所持隆鑫通用3.82億股被凍結,這部分股權佔隆鑫控股持有隆鑫通用股份總數的36.62%。值得說明的是,隆鑫控股共計持有隆鑫通用10.45億股,佔隆鑫通用總股本的50.92%,且隆鑫控股的股票質押比例高達99.95%。

此外,隆鑫通用的公告還透露,除了中信證券,隆鑫控股與四川信託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國民信託有限公司的股票質押合同均已到期,但“經與質權人友好協商,目前暫不會做違約處置”。

同在10月21日,豐華股份公告稱,因為控股股東隆鑫控股與中信證券的股票質押業務糾紛,隆鑫控股所持豐華股份53萬股遭凍結。公告還顯示,隆鑫控股共計持有豐華股份6290萬股,佔豐華股份總股本的33.45%,但質押股票的比例高達99.15%。

根據評級機構新世紀評級今年7月份出具的一份跟蹤評級報告,截至2019年3月末,隆鑫控股所持隆鑫通用、齊合環保、豐華股份、重慶農商行和瀚華金控質押股數佔其所持股份比重分別為99.95%、87.95%、99.16%、82.46%和99.54%,“質押比例高,後續融資空間受限”。

這份跟蹤評級報告同時指出,截至2018年底,隆鑫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47.73億元,淨利潤10.38億元,總負債為320.08億元,其中,剛性債務為255.36億元。

今年4月,隆鑫集團突然宣佈和保華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隆鑫集團擬將隆鑫控股49%的股權轉讓給保華資產。但接手方保華資產背後實際控制股東為此前被央企中核集團打假的中國華(港股00370)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即隆鑫集團引入的外援是一家“假央企”。被質疑之後,這筆交易最終不了了之。

持股高質押、引入“假央企”外援、所持股份遭凍結,這一系列事件均透露出隆鑫系資金鍊緊繃的信號。但隆鑫系具體債務有多少,“出血點”又在何處,目前尚無公開的說法。

公開討債

禍起地產業務?

值得說明的是,跟蹤評級報告顯示,隆鑫控股2016年末到2018年末的其他應收款分別為65.56億元、75.15億元和84.35億元,連續幾年出現較大比例的上升。其中,2018年末其他應收款的增加,主要系對控股股東隆鑫集團借款由26.56億元增至31.37億元。

“(隆鑫集團)對公司(指隆鑫控股)資金形成較大佔用,且回款難度大。”前述跟蹤評級報告指出。

塗建華兄妹直接持股的隆鑫集團為什麼對隆鑫控股佔資如此之多?如果隆鑫控股去年末的總負債為320.08億元,那麼,隆鑫集團的債務情況又如何?評級機構又因何得出隆鑫集團“回款難度大”的結論?種種疑問,外人不得而知。

但是,從公開渠道搜索到的信息可以對隆鑫系這個債務迷局一斑窺豹。記者搜索裁判文書網上的信息發現,隆鑫集團因為民間借貸糾紛被自然人詹明於今年1月告上法庭,但該案因原告詹明未按時繳納訴訟費而撤訴。另外,在今年2月和3月,浙商銀行(港股02016)重慶分行兩度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將重慶市新城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慶新城開發)、隆鑫集團告上法庭,但民事裁定書文件同時顯示,原告方隨後又兩度撤訴。

這些官司的起落十分蹊蹺,兩個原告與隆鑫集團達成了什麼協議而撤訴?這些官司為什麼會涉及重慶新城開發?隆鑫集團是否涉及其他民間借貸和金融借款糾紛?對這些疑問,記者試圖撥打隆鑫集團公開的電話,但未接通。

從重慶新城開發的股權結構看,目前該公司的股東為重慶愛普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誠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重慶市渝北區安置開發服務公司、重慶市江北區城鄉建設開發公司、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等。

若將時間線拉長,隆鑫通用2012年披露的IPO招股書顯示,房地產業務當時是塗建華及其控股公司的一大主業,他持有北京盛世華隆管理諮詢有限公司99%的股權,後者持有重慶市新城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49.5%的股權(當時重慶新城開發的其餘兩個股東為:重慶愛普科技有限公司擁有38.04%的股權,重慶市誠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擁有12.46%的股權),而重慶新城開發的全資子公司重慶隆鑫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當時旗下有30家地產類公司。即在2011年前後,重慶新城開發和隆鑫地產是當時塗建華經營房地產業務的主體公司。

天眼查顯示,塗建華控股的北京盛世華隆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在2014年退出了重慶新城開發股東之列。

塗建華另一個地產業務運營平臺重慶隆鑫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其股東也經歷過多次更迭,在2015年,隆鑫集團退出隆鑫地產股東之列。目前,隆鑫地產已改名為重慶愛普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在今年3月份,有媒體報道稱,身為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工商聯主席的塗建華,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工商聯小組會上公開表示,2014年自己將旗下的房地產資產出售給了一家國有企業,但這家國企“到現在為止還欠我60多個億”,“市政府協調了14次,但到現在連3億、5億都沒還,活活能把我們拖死”。

對於這家國企,塗建華沒有點名,裁判文書網上也沒有相關訴訟,但從塗建華旗下房地產業務運營平臺的股東變更情況看,他所說的2014年出售了房地產資產,正好與重慶新城開發和隆鑫地產的股權變動情況對應。

但這些股權變動背後,新股東們是否就是塗建華所稱欠60多億元的國企,尚未得到證實。

那麼,重慶新城開發給塗建華及隆鑫繫帶來的債務問題真的解決了嗎?記者查閱隆鑫控股近幾年的評級報告發現,截至2018年末,隆鑫控股對外提供擔保3.35億元,其中,為重慶新城開發提供2.35億元擔保,為重慶新城開發控股的重慶國中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提供擔保1億元,均為保證擔保,隆鑫控股面臨一定的代償風險。但是,這幾筆對外擔保已經展期多年,債權人包括建設銀行(港股00939)重慶觀音橋支行、廣東南粵銀行、浦發銀行重慶分行。

超過3億元的擔保為何能獲得銀行的一再展期,這幾家銀行對這幾筆擔保是否採取了訴訟等手段?浙商銀行重慶分行和重慶新城開發的金融借款糾紛,為什麼將隆鑫集團列為被告?再往前追溯,重慶新城開發、隆鑫地產的股東更迭背後,又有著怎樣的交易內幕和交易條款?為何塗建華公開討債後,卻不見公開的訴訟手段?箇中難言之隱,箇中債務黑洞,各方均未言明。

違規佔資

異常舉措為自救?

時至今日,塗建華及其家族掌控的隆鑫系具體債務有多少、債務黑洞是否源於國企60多億元的欠款,外人或許很難知曉。

根據評級報告,隆鑫控股對控股股東隆鑫集團的借款在去年末已經達到31.37億元,且評級機構給出了“回款難度大”的判斷。

與此對應的是,隆鑫控股也出現了違規佔用旗下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豐華股份此前公告顯示,在2018年3月,豐華股份購買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認購重慶新兆投資有限公司發行的非公開債務融資憑證,認購金額為4.8億元,而新兆投資為隆鑫控股控制的公司,資金最終提供給了隆鑫控股及關聯方使用。因為違規佔資,上海證監局此前對隆鑫控股及多位涉事人出具警示函。

除了豐華股份,隆鑫控股旗下其他上市公司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幫襯”控股股東。齊合環保去年10月披露公告稱,旗下齊合台州子公司與渝商投資簽訂了協議,後者向齊合台州公司借款3200萬元,期限為90天,年化利率為12%。據悉,塗建華為渝商投資的實控人。

隆鑫通用是隆鑫控股旗下一家業績“優秀”的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隆鑫通用實現淨利潤6.15億元,同比增長0.8%。

隆鑫通用此前強調,去年對大股東下屬企業的其他應收款僅有11.46萬元,主要是與關聯方共用水錶、代繳水費造成的,除了這一事項,公司不存在其他資金佔用情形。

但是,在控股股東債務壓頂、左支右絀的情況下,除了大股東違規佔資的方式,隆鑫通用有可能通過其他方式“幫襯”控股股東嗎?

值得注意的是,隆鑫通用於9月23日出資2億元在渝農商行購買理財產品;10月8日,隆鑫通用再度以1億元向渝農商行購買理財產品。隆鑫通用彼時強調,該公司與渝農商行無關聯關係。

但是,在渝農商行今年披露的IPO招股說明書中,隆鑫通用卻被列為關聯方。並且,隆鑫通用的控股股東隆鑫控股,是渝農商行的第四大股東,截至今年3月底,渝農商行對隆鑫控股發放貸款餘額高達52.64億元,隆鑫控股同時也是渝農商行截至今年3月底最大的貸款客戶。

渝農商行向隆鑫控股發放高額貸款的同時,是否與隆鑫通用購買該行的理財產品有過約定?雙方對是否構成關聯方的判斷為何不一致?記者暫未聯繫到隆鑫通用置評。

隆鑫通用業績造假疑團

今年5月,交易所對隆鑫通用發出年報事後審核問詢函,其中第一個問題提到,隆鑫通用的存貨週轉天數為28.54天,顯著低於同行業公司,對此,交易所要求公司分產品補充披露內銷、外銷的主要客戶名稱、對應營業收入,並說明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並說明存貨週轉天數遠低於同行業公司的原因,交易所還要求公司年審會計師事務所發表意見。

隆鑫通用的回覆函顯示,該公司的管理方式採取了精益生產和信息化管理,減少過程佔用,提高存貨週轉率;採取月末存貨佔當月收入的比例,確定KPI考核目標,實施動態考核。

但是,隆鑫通用的業績是真的“優秀”嗎?

在這份回覆函中,記者發現,隆鑫通用披露的多家號稱與公司沒有關聯關係的主要客戶,實際上和公司或者和控股股東隆鑫控股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更弔詭的是,一家已經註銷了兩年的公司在2018年給隆鑫通用貢獻了1503.07萬元的營業收入。

具體而言,隆鑫通用國內摩托車業務的主要客戶分別為洛陽雷沃三輪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武侯區隆潤摩托車經營部、重慶隆潤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昆明乾拓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廣州隆勁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這5個客戶在2018年分別給隆鑫通用帶來營業收入6234萬元、1503.07萬元、1390.75萬元、1371萬元、1197萬元。

記者查詢這些公司的工商資料發現,該業務板塊的第二大客戶武侯區隆潤摩托車經營部成立於2014年11月,實際上在2016年6月就已經註銷,已經註銷了兩年的公司如何在2018年給隆鑫通用貢獻營收?外界不得而知。

此外,武侯區隆潤摩托車經營部的股東李正銀,同時也是隆鑫通用國內摩托車業務板塊第三大客戶重慶隆潤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的股東,而重慶隆潤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另一個股東是陳小麒。

同時,陳小麒還是西藏載鳴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西藏載鳴是一傢什麼公司?資料顯示,西藏載鳴成立於2010年6月,是隆鑫通用上市前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股東均為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或核心員工。

由此,陳小麒是隆鑫通用客戶重慶隆潤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的股東,同時也是隆鑫通用員工持股平臺西藏載鳴的股東,但隆鑫通用對該客戶的認定是“無關聯關係”。

另外,在2018年給隆鑫通用貢獻了1390.75萬元營收的昆明乾拓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9年,股東為石雪峰、周朝亮,其中,石雪峰曾是成都市隆鑫源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的股東。而隆鑫通用的IPO招股書顯示,成都市隆鑫源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在2009到2010年是隆鑫通用的前五大客戶,這兩年給隆鑫通用貢獻的營收均在6000萬元左右,但工商信息顯示,成都市隆鑫源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已在2017年註銷。

記者再往上穿透發現,成都市隆鑫源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另一個股東是石懷貴。目前,石懷貴是重慶市天澤非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股東。天澤非融資擔保目前的法人是夏德森,而夏德森曾在重慶博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貴陽瀚華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任職,其中,重慶博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曾是瀚華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而瀚華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則是隆鑫控股旗下瀚華金控的參控股公司。

隆鑫通用國內摩托車業務板塊的第五大客戶廣州隆勁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註冊地址為廣州市從化溫泉鎮溫泉大道688號301室,而同在該地址註冊的公司有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廣州鑫達特機械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這兩個公司是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而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是隆鑫通用的子公司。摩托車客戶和自己旗下公司的註冊地相同,這樣的聯繫也被隆鑫通用列為“無關聯關係”?

此外,2018年在四輪低速電動車業務上給隆鑫通用貢獻了2.85億元營收的第一大客戶為上海欣相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有意思的是,上海欣相成立於2018年5月底,為什麼這家公司在成立後的半年多時間裡,就成了隆鑫通用四輪低速電動車業務的第一大客戶?記者發現,上海欣相的股東為上海什馬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上海什馬出行的股東中出現了德州富路投資有限公司的身影,而富路投資是隆鑫通用的關聯方。

據此,隆鑫通用披露的多家號稱與公司無關聯關係的客戶,實際上與公司或控股股東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最離譜的是,一家已經註銷了兩年的公司,在2018年給隆鑫通用貢獻了1503.07萬元的營收。這樣的客戶結構,是否意味著隆鑫通用的業績“優秀”表現,要打上一個疑問號?

另外,對這樣一份錯漏百出的公告,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給出的核查意見卻是:“經核查,我們認為公司與主要客戶不存在關聯方關係”,“公司銷售成本、存貨真實完整,存貨週轉天數低於同行業公司,符合公司自身生產經營和產品結構特點”。試問,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發現了這些客戶問題,是否做到了勤勉盡責?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