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中國資本語境的重塑和再造

友情提示:這是一篇長文,如果你覺得有價值,歡迎參與評論、轉發與收藏。我是小歐,感謝關注!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中國資本語境的重塑和再造

資本市場開啟新一輪改革動作

易會滿主席表示,首先要穩步推行註冊制,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更大程度提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結合證券法修訂,研究逐步推開。

而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也將引入科創板經驗。在發行承銷環節,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形成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等機制,實現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在交易環節,放寬漲跌幅限制,配套完善盤中臨時停牌、“價格籠子”等市場穩定機制。優化融資融券機制,促進多空平衡。在持續監管環節,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和針對性,樹立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理念。併購重組由交易所審核,涉及發行股票的,實施註冊制。在退市環節,創新退市方式,優化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

對於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關係,他說,今後是存量和增量的共同改革,情況更復雜、要求更高,要堅持底線思維,用增量帶動存量,同時考慮存量實際情況,在整體市場預期穩定的大環境下穩步推進。


上述消息來自於上週末發酵的關於資本市場改革最權威的消息,官方層面對於資本市場改革的闡釋實際這些年並不少見,但作為現任證監會主席的發言卻相當重要,這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新一輪改革號角即將吹響,同時也意味著觀察市場期待能否被關注的切入點正式走入我們的視野!

縱往過去不得不說,中國這個市場確實是獨特的,它身上被賦予了太多的希望,卻又帶來了太多的失望,其實人們可以理解市場建設需要時間和空間,但卻始終難以接受止步不前和亂象叢生,風險厭惡這件事情並不單純指得是財富上的消逝,更應該被理解為中國投資者無法接受一個數十年來依然被稱為“不成熟市場”的背後代價,這種代價消磨得不止是投資人,還有整個宏觀經濟的活力顯現。

而發展趨勢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時空概念,它既有連續性影響的因果,也有短期時效性的制約均衡,是作用於某一個事物發展過程中邏輯串聯的誘因,而在趨勢中很多人是看不到全局變化的,這需要均衡權變歷史現狀以及對未來立意高遠。

改革是為了釐清現狀,改變未來趨勢作用的一種主導性作為調節,針砭時弊,深入市場關切,制定政策原則,糾偏糾錯,為資本市場發展趨勢打開未來的空間和動力,可喜得是這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腳點從側重點來看確實是足夠分量的,思路也足夠清晰。

從易主席這一次的表態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內容信息涵蓋非常巨大,從點到面,從吸收到開放,從糾偏到優化,從制度體系到內容生態都有涉及可謂全面,特別是針對基礎制度規範方面有很多嶄新的針對性內容,是對投資人呼籲的回應,這是前所未有的。其實對於改革的理解過去都是從上至下,而這一次回應似乎有了從下至上的轉換,這在中國殊為不易!因為中國人習慣於從宏觀到微觀的影響和滲透,而往往在微觀表達上做得不足,但實際上很多的改革反饋確實應該從底層出發才是正確的,否則很容易產生改革阻塞和層級執行效率的誤差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過去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始終踟躕不前的原因。

一項改革內容是要作用於市場的,從市場參與者出發是需要用語境去理解和遵循的,機制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作用於整個市場群體,因此如果要改革落地,那麼從實際出發是必要的的,我們這些年的改革確實缺乏了從市場運行實際出發的原則把握,這導致了市場的不理解和抗拒,這被動造成了改革的壓力和阻力。

但從另一個方面講,中國的投資人真得全都理解了國家改革的初衷和發力點了嗎?實際上正是因為在實踐改革的過程中有很多的不理解導致了困難重重,改革內容落地需要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發酵,可是我們給了嗎?當初的熔斷機制其實也正是因為市場投資人不理解導致偏離了初衷,致使一項保護重大系統風險底線的改革舉措演變成了試探監管底線的行為,這樣的現實不得不值得我們反思!!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中國資本語境的重塑和再造

你準備好看資本市場的改變了嗎?

一、穿透時空看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趨勢

對於改革的必要性,我們其實本該不用贅述的,因為它的必要性太深入人心,但從小處或者個人的述求出發,那相對於一個國家市場而言,格局卻小了許多,作為中國經濟的一張名片,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和改革內容需要從高屋建瓴的角度上去觀望理解則更為客觀和現實。

穿透時空我們需要重新梳理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設計脈絡,以便更好的理解為什麼我們如此不同,同時也更便於理解為什麼我們始終需要改革以及未來中國市場的前景何在。

在《為什麼是中國?》這本彙集眾多諾貝爾經濟學家的“中國理解”言論薈萃中,有一章是專門講述中國資本市場嘗試和探索的章節,這些叱吒經濟學界的泰斗們不約而同得闡述了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中國需要資本市場,但這個市場一定會和西方資本市場截然不同,它有自己闡釋資本要素的能力,並且需要相當完整且獨特的法律和制度體系去定義和運作,顯然這需要漫長的時間和代價!

無論是薩繆爾森還是馬科維茨,這些名垂青史的經濟學家都對中國建立資本市場的嘗試給予了肯定和期待,但實踐和探索的現實告訴我們,在我們建設資本市場的初期,困擾我們的恰恰正是這些經濟學家們要求人們關注的東西,包括資本定義、股權流通、法律制度保障以及嚴格意義上的財會標準準則,這些東西似乎在中國市場探索中始終難以被真正釐清過。

距離中國資本市場建立、探索股份制改革流通以及後續的一系列針對性改革,我們似乎一直都將市場的焦點聚集在釐清中國市場機制下的遺留問題梳理上,1998年制定的《證券法》也是從這個角度去闡釋資本市場定位的,從整體上來看缺乏全局性思考的問題一直制約市場活力和發展過程。

如果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缺乏前瞻性眼光和更高層次的理解,那麼這個市場始終會在生態建設中存在短板和桎梏的。過去我們中國市場的問題一直都停留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困惑中,針對性改革雖然有時候頗有成效,也可以順應市場發展,但缺乏統籌的聯動,時效性會迫使問題成為一個不斷後移的積累過程,時不時就會反饋出來制約市場進步的空間。

我們的市場確實需要一場全面性的深度化的銳意改革,不單單是針對時弊,同時也要從高度上重新定義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本市場角色和定位,重新理解這個時代的中國資本和財富,重新明晰市場監管和法律制度框架,重新激發市場生態活力和流動性,這是整個中國人自己話語權下的資本市場,可以有特色,但也需要遵守經濟規律和原則。

這才是這次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真正正確的解讀方式和切入角度!!!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中國資本語境的重塑和再造

市場改革進行時

二、那些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回顧一下從2015年槓桿牛市到當下這個時間節點裡,中國資本市場到底經歷了一些什麼?如果你有過認真回顧和思考的話,你會和我一樣驚奇地發現一些你之前從未注意過的表現,而這些表現或者說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實際上正在重新講述中國人對於資本市場的理解,儘管這種理解是從更高層面上去做到得,因此顯得碎片化和模糊化而不容易被捕捉。

從資本去槓桿到熔斷機制的嘗試,從新三板改革到科創板的推出,從清理非標資產到定義規範場內資本運作……這些事件你我都經歷過,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背後的動因和推動力量的意圖,這些嘗試改革和規範管理其實已經脫離了過去的改革路徑,它更像是一次深徹改革的前奏序曲。中國人常說飯要一口口吃,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改革同樣需要時間和空間去發酵,更何況在我們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特色市場,在基礎制度運行了幾十年的過程中,中國人改是常態,但如何改卻從未有過類似這兩年這樣的統籌聯動,全面規劃資本市場的大幕似乎已經悄然到來。

如果說一次改革單單定位於解決問題,那麼顯然它是不夠的,特別是像資本市場這樣關係重大的改革領域,一般來說都需要從國家經濟的戰略高度和前景來定位,但正如我上面說到的,中國人在過去就一直陷入現象解決這種迷失中,看起來是階段性解決問題了,但卻是把問題遲滯了,短視的效果顯然並不好。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市場的特殊性裡包含了功能性定位和歷史角色定位,這種定位導致了我們在闡釋資本 的話語上有所偏重,這一點從股權改革的線路就可以明顯看出了,這並不是錯誤的方向,恰恰相反這些過去的制度設置確實對當時的中國市場資本運作是有益的,但很可惜這種有益性在當下來看具有歷史階段的時空錯位而顯得過於狹隘了。由於時代要素的進步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當下這個階段對於資本市場的述求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但很可惜我們的改革還是滯後了,就連《證券法》這樣的監管底線法律都長時間未經修訂,以至於很多的不適應誕生,甚至一定程度上已經異化得非常嚴重,導致市場生態運行出現了背離初衷的趨勢。

另一方面短視源之於高度,中國這個市場按照過去的說法是嘗試性探索,以市場體制流轉為框架,針對性解決國有企業在證券流通環節的問題,除此之外並未明確定義全局的表述,至於後來的特色融資市場實際上是一步步在實踐摸索中去體現出來的,屬於一種反饋建設,而不是統籌定義。大框架缺乏規劃和佈局,市場就一定會出現短視的問題,而資本市場本身的逐利惡性一定會惡化這種短視,這也是造成當下市場亂象的一個根本性的因素。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我們當下的資本市場確實需要一次全面性的梳理和整體性的闡釋,重新定義中國資本市場的定位和功能,這樣才有利於服務中國經濟的未來深度發展。

而可喜的現實是我們正在扭轉過去的做法,嘗試從單一改革的思路逐步過渡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指導,從更加合理規範的國際經驗中汲取養分,探索徹底改變市場生態體系,特別是最近這兩年配合金融規範性改革的步伐,資本市場的改革節奏在逐步深入,從最近的官方層面闡釋來看,開放和改革已經再一次和資本市場緊密對接,這就是這兩年來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抱怨中,國家層面正在做的事情!

由於體量龐大,牽扯利益過甚,改革緩和推進遠比類似熔斷機制這樣的嘗試更具備穿透性,也更不容易為人們所察覺,但是這些悄然發生的變化,你還在視而不見嗎?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中國資本語境的重塑和再造

準備好迎接改革時代了嗎?

三、你準備好了嗎?

視而不見其實算不上多大問題,因為你可以選擇不參與,但如果你想要作為一個有收穫的投資人,你是否準備好了接受一個全面規範化法制化體系化下的資本市場了嗎?換句話說,你的能力水平可以理解未來中國資本市場並支撐生存嗎?

其實我們都瞭然在當前體系下的資本市場生態是有問題的,但我們已經有太多的投資人習慣了這樣的生存環境,並且自認為是正確的。依託過去這種有漏洞的市場機制,中國的投資人甚至闡釋出了一系列的自我話語環境,並衍生出了生存法則。如果說改革觸及這些生態變動,我相信很多很多的人都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應感,甚至會被動成為改革之路上的阻礙和壓力也未可知。

如果說一場全方位的資本市場大改革正式拉開序幕,那麼需要中國的投資人如何理解?如果說改革觸及生存根本,我們能否在這場深徹改革中再次迎接新內容?

實際上中國人的投資標準從未被重視過,而這些標準指引恰恰就是上面那些諾獎經濟學家們所談及的規範投資方式,而這些內容是可以幫助中國人定義資本力量的,無論是法律框架、審核制度、財會體系還是信披權威,這些東西本身就在中國市場中缺乏嚴格的定義,加上長期扭曲的生態運作環境遲滯了改善的空間,形成了一個相對閉環且不合理的闡釋語境,這本質上既阻礙了市場建設,也阻礙了投資人水平的成熟進步,可謂雙輸的局面。

如果我們這一次的深徹改革真得可以徹底改變這些要素的中國特色闡釋標準的話,那麼將帶來真正翻天覆地式的變化,將徹底改變過去那種資本市場桎梏和迷失。

對此我們要在大前提下理解改革的內容和節奏,嘗試改變自我投資能力建設,適應即將來臨的中國新資本階段!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中國資本語境的重塑和再造

證券法馬上要引來深度修改內容

四、改革均衡道:看得見的困難VS看不見的困難

其實除了理解改革的出發點、落腳點以及內容邏輯之外,最應該理解得是當前涉及一場全面性市場改革的代價,這些代價國家層面不會抱怨給投資人聽,但仍需要承受。這不像我們個人面對市場弊端時,看到不理解就可以抱怨和指責,在中國人的改革引導高度上只能做卻很少說,因為大多數的內容有專業性市場針對的方向,同時並不是每一項改革內容都細化之後可以被廣泛接收,但這些內容確實又是有必要的且需要大眾的理解和容錯。

如果社會對改革的期待歸於差異化,那麼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造成改革阻力和壓力,這是一定的。比如現有環境下生存獲益的群體就會強烈排斥改革針對,又或者一切無法理解的深度內容被曲解和扭曲也會造成阻力加大。

那麼這樣一來遵循改革發展或者守舊頑固試探改革底線,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這是對市場理解角度的不同造就的,需要一定的時空去進行疏解。

但如果本質上中國社會對於資本市場的期待和願望就是一個最大的公約數的話,那麼改革形成的共振也會擴大化,從而形成良性的積極反響。

左右均衡的中庸之道其實也可以用在中國資本的博弈中去,其實換句話說中國沒有不合格的投資人,也沒有不合格的企業,這兩項參與主體其實都是在和市場的博弈均衡中被定位成為現在這般模樣的,因此改革要改的邏輯需要重塑新的均衡生態,新的博弈法則,新的市場格局,這是糅合阻力和合力之間的重要切入點。

中國的每一次社會化改革都難言順利,畢竟市場體量和利益牽扯放在這裡,強調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性,不僅是關注戰略,同時微觀層級的述求也是核心內容之一。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前景高度和現實述求相互捏合,再用中國話語闡釋資本力量,徹底重塑市場規範化法制化國際化的標準對接,那麼不止是改革在進步,市場在進步,我們的投資參與力量同樣也會進步的,這樣改革進程會更加容易被市場所接受和理解!!!!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中國資本語境的重塑和再造

深度、全面、規範才是此次改革的原則

五、深度改革醞釀中國資本新時代

從最近這兩年管理層頻頻涉及深度改革發聲以及已經實施的改革前期內容來看,基本上確實是按照規範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三化標準來穩步推進的,單單在梳理市場亂象上就下了極大的功夫,而緊隨而上的《證券法》修訂草案議程也已經近在咫尺,這可是多年未曾涉及的全面規劃,而在稍早前結束的重要高層會議上也破天荒得把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的內容列入其中,這些種種都意味著我們正在深度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嶄新的時代。

其實對於資本,我們大可以放輕鬆一些,並非都是惡,它身上還是帶有很多優秀光環的,比如優勝劣汰有時候不止是殘酷,也是適者生存的基礎;又比如資本自私,但它又擁有絕對的效率,喜好深度挖掘市場潛力。

雖然我們可以對開放資本適度放鬆,但對於資本市場的建設卻必須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框架,如何融合資本優勢,剔除資本劣勢,培養出最擁有活力和效率的企業,最終作用於中國市場經濟建設,這一點尤為重要。

單純融資市場解決不了培育優質公司的問題,它需要嚴格的市場機制去激勵出來,需要更規範的價值博弈去追逐出來,需要更加公正透明的原則底線去捍衛出來,單純的錢養不出好的企業,這才是立意深度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戰略述求。

另一個方面作為投資人的我們而言,追逐財富嚮往逐利這都不是問題,但是在何種市場環境下去運作同樣需要我們去理解和尊重,抱怨和指責改變不了市場現狀,只有改革可以做到。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理解改革不易,抓住改革紅利,培養成熟穩健規範的投資個人 原則標準,嘗試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去參與市場,這樣改革的阻力會小得多。

行文結尾,筆者始終認為只有深度改革才能醞釀中國資本新時代和大時代,這是時代需求也是現實考驗,我們中國人能不能再次通過改革闡釋新時代意義下的中國特色資本市場就在此一舉。

讓我們觀望改革,擁抱改變,再次用中國人的智慧迎接新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