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如果有一座不用接入城市水電

就能自己供水供電的房子

室內種上夠全家人吃的糧食蔬菜

地震震不塌、海嘯衝不垮

是不是滿足你對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其實這早在30年前就被髮明出來了!

但你一定想象不到的是

這些溫馨舒適的房子

原材料竟是各種各樣的垃圾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建起它的是美國建築師麥克·雷諾茲

就是這個白髮蓬蓬亂飛

腳踏長靴手拿鐵鏟的老頭

儼然一副美國“老炮兒”的樣子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雷諾茲把這種神奇的建築取名為

大地之舟(Earthship)

他已經在裡邊住了30年

把用垃圾造房子的辦法推廣到了各個國家

為全世界許多流離失所的災民免費重建家園

NO.1 | 不好好建房子的叛逆少年


48年前,雷諾茲從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辛辛那提大學順利拿到了建築學學位

這個從小不喝酒、不跳舞、不賭博

貌似中規中矩的老實少年

卻在即將開始紅紅火火蓋樓房的事業時

突然就 “叛逆”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學的東西一文不值!”

在雷諾茲看來

城市現代建築大興土木助長浪費

蓋房子的人卻不思考:

人類到底需要怎樣的生存方式?

於是雷諾茲一個人走進了大沙漠

做起腦洞大開的孤獨實驗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第一個實驗作品叫

“拇指屋”

整座拇指屋的磚

都是鐵絲捆成立方體的易拉罐

屋頂安裝的大風車能供電

過了40多年

大風車早就拆掉了

但易拉罐上貼的舊標籤還能看得見

房子也依然穩穩當當,結實的很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垃圾不是廢品,它們是有用之材

這是雷諾茲從爸爸那裡得到的靈感

老雷諾茲不知道什麼是斷舍離

他會把裝果醬的玻璃瓶、喝光的易拉罐

燕麥片紙箱、看過的每一張報紙……

統統囤在家中放好

相信別人眼中的這些“破爛”

總是會派上用場的

在這樣的啟發下,雷諾茲建成了拇指屋

無數次實驗和改造後

1987年,建起了一座自住的“豪宅”

這就是第一座“大地之舟”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NO.2 | 神奇的大地之舟


一晃眼,雷諾茲在這座“垃圾建築”裡

已經住了幾十年

他每天清晨會在屋樑做幾個引體向上

然後出門遛一趟狗

摘些瓜果蔬菜當作早餐的佳餚

還養著一群雞鴨魚

每一天過得愜意又美好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大地之舟採用的垃圾材料

除了易拉罐,還有:輪胎

舊輪胎填上土,夯實後砌在一起

外表糊上泥巴

就成了堅不可摧的輪胎牆

一半深深扎入地下,地震來了也不怕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泥土

牆裡的厚泥是最好的保溫隔熱材料

最大限度吸收太陽能的同時

還把屋裡屋外隔絕成兩個溫度的世界

在最冷的冬天也不需要取暖設備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玻璃瓶

廢棄的玻璃瓶既是磚,也是別緻的裝飾

五光十色的瓶子鑲滿整整一面牆

陽光透過時好看極了!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雷諾茲的總結髮現是

人類生存要考慮6大要素

住房、用水、電力、食物、下水道、垃圾

大地之舟居民使用的

經歷了一段多次回收利用的旅程

Step1

雨水落到屋頂,通過引流統統收集起來

淨化過濾,足夠達到飲用標準

Step2

洗手、淋浴的生活汙水流到地下水池

涵養溫室裡的植物和瓜果蔬菜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Step3

被植物的根系循環再次淨化

又可以用來衝馬桶

Step4

衝馬桶的廢水會被抽到屋外花園

給花園中的觀賞植物補充水分和營養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大地之舟各部分示意圖

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

會主動將太陽能、風能轉化成電力

可以完全不依賴城市的電力系統

食物也能自給自足

大地之舟的朝南方向是整面傾斜的玻璃

隔出的室內溫室全年光照充沛

種植的瓜果蔬菜能滿足一家人的需求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房子全年溫度基本不變

吸熱隔熱的輪胎牆是最好的“自動空調”


在冬天,玻璃牆會最大限度把陽光引進來

提升室內的溫度和採光

在夏天,打開天窗和地下蓄水池的通風口

靠空氣自然流通就能把燥熱帶走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自給自足,並不意味著取之不盡

大地之舟並沒有複雜的高科技

只是儘可能借用了大自然的力量

像一棵會自我循環的大樹

房子的主人如果不浪費、不貪婪

就能長長久久地舒適居住下去

雷諾茲的房子內部跟任何美式房屋一樣

廚衛設備一應俱全

點綴著溫馨的傢俱、優雅的飾品

第一次住進來時,他的感覺是:

老天!我終於可以自由解脫

不用再為生存奔波了!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NO.3 | 你蓋的是違章建築

故事講到這裡

雷諾茲開始遇到麻煩了

建成第一座大地之舟的他非常興奮

一舉買了幾百公頃荒地

要通過實驗進一步對大地之舟做出改良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紐約時報》也報道了雷諾茲的事蹟

人們蜂擁而來

有的希望買下一座酷酷的大地之舟

有的想要加入學習

準備將來DIY一座自己的環保住宅

第2、第3、第4、5、6、7、8……個大地之舟

很快就建起來,甚至形成了社區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但這時,美國建築部的律師上門了:

“在新墨西哥州蓋房子需要統一標準

你這是違章建築!”

“你的社區沒有路,沒有水電來源

違反了5項社區法規

你可能會失去建築師執照!”

為了避免因濫造房屋的罪名收到傳票

雷諾茲被迫上繳了州建築師執照

1年後,連他的國家建築師執照也被撤銷了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只能按一模一樣的程式造一模一樣的房子嗎?

如果不打破原來規範,怎麼能有超越和創新?

雷諾茲是不服的

但卻在所有官司中敗訴了
工地被封、錢打了水漂、執照也要不回來

NO.4 | 我不是來搗亂的


為了不讓心血付之東流

平時一身T恤配馬褲的雷諾茲

穿起讓自己渾身不自在的西裝

來到州立法委大樓的議員辦公室挨個串門


他提出一個“建築試驗區”的法案

希望給大地之舟留一塊試驗地

既然造汽車需要做實驗、造飛機需要做實驗

造房子當然也需要做實驗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一板一眼的官員們

過去對雷諾茲留下的是離經叛道的印象

但為了大地之舟的未來

雷諾茲這回不得不低頭

努力表態證明自己不是要來搗亂

而是希望能夠一起好好商量

為了辯論法案的合理性

有時還得應對辯論技巧超高的律師:

“'獨立'這個詞有多獨立,

是在什麼體系裡理解的獨立?”

“第3頁第10行,你用了'平常人'這個詞,

那‘非平常人’是什麼?”

繁瑣的行政程序讓人精疲力盡又窩火

這些程序總算都捱過去了

但最後的投票環節,法案依然沒通過

議員們的理由是:

“美國已經有世界上最安全,最乾淨的房屋”

“我們怎麼能確定

這不是群小嬉皮想搞個自己的社區?”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NO.5 | 災難後的大地之舟


一連好幾年,雷諾茲被官司和提案纏身

大地之舟的改進也陷入停滯

就在2005年,他快要心力交瘁的時候

一個電話從大洋彼岸的印度尼西亞打來

印尼地震海嘯爆發了!

房屋被毀、水源破壞、公共衛生系統陷入崩潰

雷諾茲來到印尼安達曼群島

這裡原本35000人的部落只剩下7000人

災難過後,滿目瘡痍

一個小夥子指著一處夷為平地的廢墟告訴他

“那裡就是我的家,

過去我經常和朋友在這塊喝咖啡聊天

現在只剩我一個人了”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看到擠在鐵皮搭成的臨時棚屋裡的災民

雷諾茲決定

在這裡為他們建一座大地之舟


設計和建造是免費的

孩子們紛紛為雷諾茲拾來廢棄的瓶子

還可以得到1盧布的報酬

無論男男女女都來幫忙

帶著重建家園的希望,幹得熱火朝天

許多人也趕來學習這種神奇房屋的建造方法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很快,一座簡易版的大地之舟落成了

雷諾茲非常震動:

在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

他使盡全力都推動不了的事情

在這個災難後一無所有的小海島

卻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但在大自然面前,誰都沒有傲慢的權力

2005年8月,上帝又動了動手指

卡特里娜颶風席捲墨西哥灣北岸

成為美國曆史上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許多房屋在颶風中被摧毀

一時間許多災民流離失所

失去了建築師執照的雷諾茲管不了這麼多

他繼續為災民建起大地之舟

不過這回,是悄悄的進行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印尼安曼達群島發生的事傳回美國

2006年10月

美國建築師協會向雷諾茲重新發出邀請

讓他可以再次申請建築師執照

2007年3月

大地之舟實驗用地的法案終於在州政府通過

雷諾茲終於可以合法地開工

雷諾茲和大地之舟的故事越來越為人所知

甚至拍成了紀錄片

也許是因為雷諾茲超強的戰鬥力,片名叫作

《垃圾勇士》

Hot Docs Awards(熱門紀錄片獎)

被評為2007年觀眾票選十佳紀錄片

但雷諾茲的腳步已經不侷限於美國

他在世界各地展開演講

指導居民們靈活運用當地垃圾建造大地之舟

雷諾茲甚至出了十幾本書

介紹大地之舟的建造如何因地制宜

根據氣溫、降水進行改良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現在在荷蘭、法國、洪都拉斯

日本、甚至中國……

都能看到這種生態環保的可持續建築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在雷諾茲看來

大地之舟不僅是一個房子

還是一種生活態度:

不是富人才能自給自足

也不是隻有犧牲金錢和生活

才能擁有一個理想的家

與我們居住的大地和諧共處

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這是否對在城市裡“假裝生活”的你

有一點點啟發?

這個老炮兒建築師,50年堅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從不交水電費

-End-

文章圖片來自一條、Earthship網站

如需轉載請聯繫益小美(yimeijun20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