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難救快遞業,今年預計增加9億件快遞

雙11如期而至,28億件包裹將透過快遞小哥到消費者手中,但卻並未給處於寒冬中的快遞行業帶來溫暖,甚至連往年購物節前的“炒作”行情都消失無蹤。


  郵政局消息,預計今年的“雙11”旺季高峰期將從11月11日持續至18日。高峰期間,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到28億件。其中,最高日處理量可能達到5.2億件,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1.74億件)的3倍。高峰期間,日均處理量將達3.5億件,超過日常處理量的2倍。

  如果這一數字最終達到預期,將比去年“雙11”足足多出9億件快遞,對整個快遞行業而言利好不可謂不大。從往年而言,資金早早從9、10月份就會開始流入快遞板塊,至少會有短期炒作的預期,但今年整個物流板塊的漲幅甚至跑輸同期大盤。

雙11難救快遞業,今年預計增加9億件快遞

  事實上,儘管快遞行業的整體規模在快速擴張,但競爭的激烈程度導致行業整體利潤增速下行,行業大洗牌或將來臨。

  在經歷了年中傳統的季節性回落後,三季度年內消費高峰來臨,各家快遞公司快遞業務量增速表現相當亮眼,韻達、圓通、申通和順豐的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47.0%、44.1%、52.7%和30.5%,都在全行業均值以上。

  然而,在這背後快遞單價加速下行,令各家公司“增量不增利”。圓通、申通和順豐的快遞單價同比降幅分別為-15.7%、-13.1%和-6.9%,價格戰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雙11難救快遞業,今年預計增加9億件快遞

  伴隨著快遞單價下行,各家快遞公司的毛利率、歸母淨利率多在三季度延續下行,申通和德邦的毛利率更雙雙跌破10%。

  18投學網金先生認為,頭部的快遞公司主要依賴電商,京東快遞入局後行業更加擁擠,而快遞企業實際上相對於掌握流量的電商平臺來說處於弱勢,缺乏太強的議價能力。

雙11難救快遞業,今年預計增加9億件快遞

在前述從業者看來,快遞行業的洗牌本應更早開始並出現分化,但當前阿里對通達系的申通、百世、中通、圓通均有持股,使得資源的分配不再純粹是市場行為,導致行業分化出清的速度放緩,但隨著時間推移“馬太效應”仍然難以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