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八廟”指的是哪裡?

“外八廟”是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東北部八座藏傳佛教寺廟的總稱。先後於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間陸續建成!當時,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屬理藩院的寺廟,北京有三十二座,承德有八座,因為承德地處長城以外,故稱“外八廟”!

“外八廟”指的是哪裡?
“外八廟”指的是哪裡?

承德“外八廟”共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現已不在)、普寧寺、安遠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須彌福壽之廟、廣源寺。其中,普陀宗乘之廟又稱“小布達拉宮”,在這裡可以領略西藏布達拉宮的氣派,進入普寧寺,還能一睹世界最大的木製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外八廟”指的是哪裡?
“外八廟”指的是哪裡?

承德“外八廟”建築宏偉,規模宏大,與避暑山莊遙相呼應,反映出清代前期建築技術和藝術的極高成就。

“外八廟”指的是哪裡?
“外八廟”指的是哪裡?

1982,“外八廟”作為承德避暑山莊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994年12月,“外八廟”與避暑山莊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承德避暑山莊與“外八廟”是清王朝用民族建築的不同形式,以避暑山莊為中心,象徵著中國各少數民族對清王朝的向心力,時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民族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