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鼓起勇氣,將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給看完了,近四小時的電影,除了領略電影裡面臺灣“禁嚴時期”的群眾百態,在震撼之外,備受壓抑,卻也意外地收穫了超級美妙的電影原聲音樂。
真的好愛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音樂,還記得之前和朋友說過,很想穿越回去60年代,那是一個搖滾樂風靡全球的時代,有貓王,有披頭士,有鮑勃·迪倫,齊柏林飛船,還有後來讓我神魂顛倒的大衛·鮑伊。倘若真的可以穿越,不管什麼代價,也想去看看他們任何一位的現場,估計任何一個現場,都可以讓自己瘋狂到暈厥吧。
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楊德昌導演選的音樂恰巧也是我特別喜歡的,特別是當“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的前奏一響起來,就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心在那一刻已經化掉了,“撲通撲通”,是和平常不一樣的心率。
這首歌,在電影裡也出現了好多次,有一次是小貓王(王啟贊飾演)他用錄音機錄歌,小四兒(張震飾演)在旁邊聽,說他想要把這首歌錄起來,寄給貓王,還告訴四兒,他去找過了小馬,覺得小馬(譚志剛飾演)不錯。
還有一次,依然是在小貓王家裡,小貓王把自己錄好的音樂放給四兒聽,然後小貓王奉命去拿拖鞋來給四兒穿,結果拖鞋沒拿來,錄音機剛走開就被四兒關了,還說,這是什麼鬼?難聽死了。小貓王只好怏怏不樂地說,以後你會明白的。
但它最讓我感傷的,不外乎就是,當四兒把小明給殺了之後,被關押起來,不得見人,小貓王來看望四兒,拿了一盤錄音帶給他,想告訴四兒,他把自己錄的歌寄給了真的貓王,他還收到了回信,貓王在信中說,他的歌竟然在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這麼受歡迎,他很感動。貓王甚至還送了他一個小戒指,他天天帶著,天天把玩著,特別想讓四兒看看,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和他見面。結果錄像帶還沒送到四兒的手中,就已經被管理員給扔到垃圾桶。
那一刻,我真的很傷心,我不明白為什麼大人不能夠聽得懂這首歌,或者說不知道小貓王想要表達的情緒。他們看不到小貓玩和四兒之間的友情,也看不到這首歌隱藏的心碎與希望。
“Is your heart filled with pain,Shall I come back again,Tell me dear,Are you lonesome tonight。”令人沉醉的歌聲裡,隱藏的是對愛情的絕望與期待,而那些字字誅心的詞語,淺吟低唱中,又何不是也透露著一種無奈的美妙。當然,也包括了四兒與小貓王之間的“兄弟情”,是想見也不得見的無奈和苦衷。
電影裡,另一首很喜歡的歌曲《Mr.Blue》的出現也是那麼的恰到好處,一下子就駐紮進了我的心窩裡。那時,四兒與小明(楊靜怡飾演)在冰室見面,小明把這首歌給播放出來,四兒和她對坐,臉上洋溢著幸福,兩個人似乎都嚐到了戀愛的滋味。只是沒想到,下一刻,帥氣的哈尼(林鴻銘飾演)就出場了,四兒也被欺負。
而這首歌,也註定是預言四兒戀情未果的情歌。“Like him I am doubtful,That your love is true,But if you decide to call on me,Ask for Mister Blue,When you say you love me,Then prove it by going out on this line,Proving your love isn't true,While you paint the town。”
當小明在“痛飲狂歡”(和小馬在一起)的時候,四兒的世界再也沒有歡愉的紅色,四兒也在狂歡,與憂愁狂歡,但他成了鬱藍先生。 為愛,他可以犧牲一切,但愛,沒有給他帶來滿足,沒有給他帶來歡愉,現實註定了他只能是一個可悲的理想主義者,他的愛,只適合活在夢裡,而不適合活在那個混亂的時代。
都說愛情是強者之間的風花雪月,是弱者間的苦大仇深,但無法避免的悲劇,還是那麼的叫人心酸。
除開上面那兩首歌,電影裡,小貓王第一次登臺演出的那首叫《Why》的歌,也是特別的讓我喜歡,從沒想到這一個小小的人兒竟然能夠擁有如此美妙的聲音。
“Why because you love me,Yes you love me,We found the perfect love,Yes a love that's yours and mine,I love you and you love me,I love you and you love me,W'll love each other dear,Frever。”估計,這是電影裡唯一有“結局”的歌曲了,是唯一能夠表達兩個人能衝破一切,永遠在一起的歌,而不是打打殺殺,不是欺騙,也不是等待。
《Angel baby》的出現,更是叫我驚豔的不得了,想想之前聽過了好多個版本的《Angel baby》, 每一次聽都好像是第一次聽見,一樣充滿了驚喜和感動,曾經在《你從未在此》的電影裡面,我甚至體會到了它不帶感情又深情的“告白”,那是一首適合愛人也適合“殺人”(保護人)的歌曲。
因此,在楊德昌導演的這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面,又一次與它相遇,真的,真的很開心,似乎好像又遇見了一個老朋友一樣,彼此之間,充滿了深情厚誼,絮絮叨叨,話盡各種時間裡的事情。
這也難怪為什麼這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會如此的受到大家的歡迎,因為它的格局很大,它不僅在於表達臺灣五十年代那個時期的事情,那個時期普羅大眾的悲苦與現實,它也採用了很不一樣的音樂,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他並沒有用臺灣當地的歌謠來烘托氛圍,它有的,是與時代俱進的“時尚”。
寫實的鏡頭,純正的、雜亂的、各種各樣的內地人的口音,一觸即發的鬥亂,彷彿大家就身處在那個時代,觸摸就是生活在那個時代之中的點點滴滴,一點也不虛假,一點兒也不忽悠人,一點兒也不像是打造出來的虛假場景。
榮獲各種各樣的獎項,成為楊德昌導演導演生涯中的最棒,最有名的作品,也是它應得的虛榮,不浪得虛名。而它的配樂,貼切情景,與情景交融,餘音繞樑之外還百聽不厭,估計真的可以讓我聽一輩子,真的很贊,真的很棒,不得不愛!
閱讀更多 筱念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