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大唐第二郡到底經歷了什麼讓薛濤深深地懷念起韋皋呢?

高崇文鎮蜀是朝廷的一時權宜,他是個出色的將帥,熟諳兵事,驍勇善戰,卻對治理州縣政務這種管理職責力不從心,無法駕馭西川此時複雜多變的形勢。經過韋皋之死與劉闢叛亂之後,西川元氣大傷,人心渙散。高崇文倉促入蜀,並不熟悉蜀地的地理與人情,對於如何恢復民生、重建市序、理清戰後這一團亂麻,他完全摸不著頭緒。很快,西川又變得一團亂。高自知是個大老粗,很快便向朝廷請辭,上表稱

:“蜀中安適閒逸,沒有臣施展自己才華的地方,希望讓臣前往邊疆,盡死效力。”

曾經的大唐第二郡到底經歷了什麼讓薛濤深深地懷念起韋皋呢?

古代將領

高崇文的表奏給唐憲宗出了一個難題,憲宗此時面臨的正是朝中無人可用的局面,西川的戰略位置之重要不容忽視,一向非“上將賢相,殊勳重德”之人不足以鎮守,此時的局面更需要一個文武寬猛、包羅法度之人方能替唐帝國死死守住這道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的重要防線。西川不可再失,也不可再亂!鎮蜀之人既要德才兼備方能服眾,又要對唐王朝忠心耿耿,韋南康已逝,朝中更有何人能替?憲宗想來想去,只有一個人能夠擔此重任。那就是武元衡。

曾經的大唐第二郡到底經歷了什麼讓薛濤深深地懷念起韋皋呢?

唐憲宗繪圖

元和二年(807),憲宗命門下侍郎武元衡接替高崇文。同時任命高崇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邠州刺史、邠寧慶三州節度觀察使,仍充京西諸軍都統。接到調走的任命之後,高崇文放了心,開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盤來。他仗著自己的功勞大遂起奢侈之心,一改初入成都時的秋毫無犯,將蜀地的軍用物資、庫內金帛歌伎舞女、能工巧匠等蒐羅一空,又是一次浩劫。

曾經的大唐第二郡到底經歷了什麼讓薛濤深深地懷念起韋皋呢?

武元衡繪圖

一場又一場渡不完的劫難,彷彿沒有終點。曾經富比揚州的大唐第二郡,此刻卻是滿目瘡痍,它何時才能回到韋公治下平安繁榮的景象?老百姓什麼時候才能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地過日子?韋公過世才一兩年,成都儼然換了天地,它的未來又會如何呢?建立一個盛世何其艱難,破壞一個盛世又是何其容易,就像大唐王朝一樣,經歷高祖、太宗、高宗、武后再到玄宗,百餘年的努力,方使這個帝國雄視一方,而“安史之亂”不過八年便扭轉了整個帝國的命運。

曾經的大唐第二郡到底經歷了什麼讓薛濤深深地懷念起韋皋呢?

大唐王朝

作為西川百姓的一員,她深深地懷念起韋皋來。雖然他們之間有過那麼深的恩怨糾葛,可是,對於西川這片土地和百姓,他是有恩的。他花了二十一年苦心打造這個富甲一方的名郡,一兩年間便毀於內亂,如果他在天有靈看到這種局面,一定會痛心吧。

曾經的大唐第二郡到底經歷了什麼讓薛濤深深地懷念起韋皋呢?

薛濤的《寄詞》

韋令公本是神仙人物,“諸葛武侯”的轉世,此刻,他應該已經回到天上去了吧,但是,人間的西川百姓將會永遠懷念他的功績,他永遠是西川百姓心中的保護神。若有他在,西川不會一亂再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寫道:“蜀人服其智謀而畏其威,至今畫像以為土神,家家祀之。”可見韋皋在蜀地的影響之深遠。“諸葛武侯”已經仙去久矣,世上也再無韋南康,西川的命運到底將會如何?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