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下來了,來救我們了!”那一刻,激動人心

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演講者:李振波

“空降兵下來了,來救我們了!”那一刻,激動人心

我來自於空降兵,空降兵的兵種是走在空中,打在地面,快速機動,垂直空降,擇機突擊,出奇制勝。這就是我們空降兵在作戰當中的基本戰術原則。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空降人數最多的一次,三點五萬人,這一次空降一舉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所以說空降兵的出現,從成立之日起,就在世界的軍事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戰績。

//Ⅰ 2008年抗震救災,空降兵面臨怎樣的難題?//

“空降兵下來了,來救我們了!”那一刻,激動人心

空降兵有一句話,能夠拉得出,降得下,打得贏。2008年抗震救災的時候,我們也是突然接到了參加抗震救災的命令,當時的地震情況是路斷、電斷、通信斷,地震中心的情況到底怎麼樣,我們也不確定。我是在家裡十三日的凌晨,總機給我打電話,說讓我馬上到作戰值班室。當時我們軍首長正在研究,跳在什麼地方能夠快速地把中央軍委給我們下達的偵察、瞭解、報告情況的任務完成好。實際上選擇空降地域就是很大的一個難題,無地面指揮,無氣象引導,特別是陌生地帶。我們的飛機,是十三日的七點五十到八點鐘左右,直飛地震災區。飛入高空就開始進雲了,什麼都看不見。到了地震災區以後,因為飛機就要下降,一直下降到六千五百米的時候,還是烏雲滾滾,而且還有雨,這個時候飛機已經結冰了,就沒有辦法再下降了,重者就會機毀人亡。這種情況下,就返到了成都機場,擇機再空降。

“空降兵下來了,來救我們了!”那一刻,激動人心

△趕赴地震災區的空降兵“十五勇士”

我當時就提出來了,我帶著一部分小分隊,跳翼傘先下去。那個方形的傘,操縱非常靈活,我可以在空中選軌跡,運動軌跡,然後我在什麼地方,對準這個地方,我就保證能給你落在這上面去。

十五個人當時確定的時候,我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

因為我們其中有一個戰士,叫向海波,1985年出生,2008年剛剛二十三歲還不到,而且只跳了一次這個傘。當時我就想讓不讓他跳,但他老跟著我要跳。“我必須要跳,那我就是能跳,我就是幹這個事兒的”。但是我的思想壓力很大,年輕的小夥子,在抗震救援過程當中,如果他出現了差錯,無法面對他們的父母。但是他一直要纏著要跳,“能不能保證安全”?他說:“可以,我一定能保證安全。”十四日的早上,成都雨下得非常大,九點鐘,我們戰士們急得都不得了,飯都沒吃,都等著天氣能不能空降。我們那個傘都在每一個人座位上放著,只要是一聲令下,背起來就走。一直到九點多快十點的時候,咱們成都氣象臺通知我,十點鐘以後,茂縣那個地方有一個小云縫,如果能抓住這個機會,就可能空降下去。我一聽這個事情,我給首長們一報,部隊先背傘,跑著上飛機了。

//Ⅱ “生死一跳”背後的故事//

“空降兵下來了,來救我們了!”那一刻,激動人心

當時的高度在五千米,五千米的高度,可以這樣說,比咱們內地的含氧量要低得多得多,喘不過來氣,我都不敢說話。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參加跳傘的十五名隊員,沒有任何猶豫。當飛行員打開機門以後,我往下一看,什麼也看不見,在雲中的,然後走了一下,我看到了一條雲縫,看到了地面,我說可以了,準備,準備,然後飛機就發出信號了。我離開飛機以後,傘一直往下掉,我感覺這個時間已經很長了,怎麼傘還沒有開呀?其他傘都開了,我也沒辦法,我感覺主傘肯定是沒開了。把我主傘飛掉,打開我自己的備份傘,一看備份傘,譁,開了,但是開了以後非常擔心。我扭頭一看,就看跟著我後邊的七名跳傘員的傘是不是開了,最後一數,八個人,傘全部都開了,這樣我才開始在地面上選擇我的著陸區域。

往下一看第一印象,高壓線,縱橫交錯。因為它那個地方不是平原,那個高壓線都是從山上,這個山樑拉到那個山樑上,所以到處都是高壓線。另外還有三角塔等等,地形非常複雜。但是再往下一看還不錯,綠油油的,我認為,山坡上的莊稼或者是草叢,但是再往下下的時候,我才看到,不是綠油油的莊稼地,是果園。大家都知道果園要剪枝,剪了這個枝都是呈三角形,各個都朝上,非常鋒利。緊躲慢躲,還是躲不過這個樹林,最後在樹叢當中著陸了,我這個胸部,就撞在了一個果樹的主幹上,我就認為我骨折了,氣都喘不過來。因為這個傘的運動速度很大,十幾米每秒。實際上我這個時候是,有一個樹枝,從我這裡(大腿)插進去,從這裡出來。我根本不知道,光知道這個地方疼。我下來了以後,十幾個老百姓就跑過來了,喊,空降兵下來了,空降兵來救我們來了,非常激動,那個時候我才感覺到,什麼叫激動人心。實際上我們十五名跳傘員,在茂縣空降的時候,是落在了岷江兩岸,所以集結起來也非常難。有一個人跟我說,四川有一個戰士叫任濤,他就摔在了一個溝邊上,落地的時候一踩那個石頭,石頭一滑,一下子摔倒了,一下子把他摔休克了。離他很近的一個兵,喊了他半天,才把他喊醒。最為危險的是我們一個兵落在懸崖邊上,如果當時起一點小風,就把他拉到岷江裡去了,岷江的水非常急,那就肯定是無生還的可能。

“空降兵下來了,來救我們了!”那一刻,激動人心

這一次抗震救災,我們在路上行進了七天,走了二百二十公里,為將近兩百人的家庭報了平安,因為他電話號碼給我,我就給他報平安。開闢了六個空降場,同時及時提供了災區的情況,把地震災區的情況能夠偵察清楚,報告清楚,為我們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科學安排救援活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一聲令下能拉出去,降下去都能取得勝利,所以空降兵的戰鬥力都是最強大的。

//Ⅲ 什麼是重裝空投?//

“空降兵下來了,來救我們了!”那一刻,激動人心

我是1978年十二月入伍的,雖然我跳了那麼多次傘,但是也就是一支槍一具傘,是背傘的步兵。但是在現在的科技條件下,一傘、一人、一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空降兵光靠跳傘,已經不能站立於世界的軍事空降兵之林,就必須要發展重裝備、重火力,成為一個聯合作戰的兵種。

從空降兵成立(1950年)到2000年,五十年的歷史,我們一直在探索重裝空投。那個時候探索了最大的空投重量,只有三噸,很少超過三點五噸。這是受飛機、技術、裝備、人才,等等一系列的限制。空降技術,國外是對我們進行封鎖的。1998年,我開始當空降空投處的處長,說實在的,開闢一個新領域,完成一個新的軍事技術,那還是壓力非常大的。重裝空投可以這樣說,輕者摔壞裝備,一個裝備就是上百萬,幾百萬,重者就會機毀人亡。2001年我們開始探索重裝空投, 2004年的年底,上海合作組織決定在我們國家組織一個聯合演習,“和平使命-2005”。重點是中國空降兵和俄羅斯空降兵,在同一地域,空投相同的裝備,空降相同的人數。首長把任務交給我以後,壓力非常大,但是你這個演習任務已經下了,人家俄羅斯,投了三臺戰車下來了,我這裡啥都沒有,我就是投了幾個小車,中國軍人丟不了這個人,我們國家更丟不了這個人!所以我要下決心,攻破這個難關,一定投下去。第一次空投,傘在上面,車掉下去了,粉身碎骨,我這個時候真是欲哭無淚。經過我們查找原因,找來找去,最後我認為,脫離系統有問題。試驗過程當中,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是每進行一步,我們就進行計算、研究,最後從先投一件,投兩件,投三件,最後三件順利地從機艙上離開飛機以後,安全著陸。
那是控制不住,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終於把這個難關攻破了。所以說和平使命-2005,演習結束以後,俄羅斯的國防部長,特別是給中國空降兵豎大拇指。“和平使命-2005”演習,為我空降兵走出國門,探出了路子。“和平使命-2007”演習,我們在俄羅斯的車裡亞賓斯克,就實現了空降兵走出國門。2019年空降兵戰車方隊,從天安門廣場通過,接受了檢閱。這就充分說明,空降兵戰鬥力的提升,空降兵裝備力量的發展,空降兵在未來的作戰當中,一定能成為尖刀利刃。

來源 / CCTV開講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