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下来了,来救我们了!”那一刻,激动人心

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演讲者:李振波

“空降兵下来了,来救我们了!”那一刻,激动人心

我来自于空降兵,空降兵的兵种是走在空中,打在地面,快速机动,垂直空降,择机突击,出奇制胜。这就是我们空降兵在作战当中的基本战术原则。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空降人数最多的一次,三点五万人,这一次空降一举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所以说空降兵的出现,从成立之日起,就在世界的军事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

//Ⅰ 2008年抗震救灾,空降兵面临怎样的难题?//

“空降兵下来了,来救我们了!”那一刻,激动人心

空降兵有一句话,能够拉得出,降得下,打得赢。2008年抗震救灾的时候,我们也是突然接到了参加抗震救灾的命令,当时的地震情况是路断、电断、通信断,地震中心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我们也不确定。我是在家里十三日的凌晨,总机给我打电话,说让我马上到作战值班室。当时我们军首长正在研究,跳在什么地方能够快速地把中央军委给我们下达的侦察、了解、报告情况的任务完成好。实际上选择空降地域就是很大的一个难题,无地面指挥,无气象引导,特别是陌生地带。我们的飞机,是十三日的七点五十到八点钟左右,直飞地震灾区。飞入高空就开始进云了,什么都看不见。到了地震灾区以后,因为飞机就要下降,一直下降到六千五百米的时候,还是乌云滚滚,而且还有雨,这个时候飞机已经结冰了,就没有办法再下降了,重者就会机毁人亡。这种情况下,就返到了成都机场,择机再空降。

“空降兵下来了,来救我们了!”那一刻,激动人心

△赶赴地震灾区的空降兵“十五勇士”

我当时就提出来了,我带着一部分小分队,跳翼伞先下去。那个方形的伞,操纵非常灵活,我可以在空中选轨迹,运动轨迹,然后我在什么地方,对准这个地方,我就保证能给你落在这上面去。

十五个人当时确定的时候,我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因为我们其中有一个战士,叫向海波,1985年出生,2008年刚刚二十三岁还不到,而且只跳了一次这个伞。当时我就想让不让他跳,但他老跟着我要跳。“我必须要跳,那我就是能跳,我就是干这个事儿的”。但是我的思想压力很大,年轻的小伙子,在抗震救援过程当中,如果他出现了差错,无法面对他们的父母。但是他一直要缠着要跳,“能不能保证安全”?他说:“可以,我一定能保证安全。”十四日的早上,成都雨下得非常大,九点钟,我们战士们急得都不得了,饭都没吃,都等着天气能不能空降。我们那个伞都在每一个人座位上放着,只要是一声令下,背起来就走。一直到九点多快十点的时候,咱们成都气象台通知我,十点钟以后,茂县那个地方有一个小云缝,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可能空降下去。我一听这个事情,我给首长们一报,部队先背伞,跑着上飞机了。

//Ⅱ “生死一跳”背后的故事//

“空降兵下来了,来救我们了!”那一刻,激动人心

当时的高度在五千米,五千米的高度,可以这样说,比咱们内地的含氧量要低得多得多,喘不过来气,我都不敢说话。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参加跳伞的十五名队员,没有任何犹豫。当飞行员打开机门以后,我往下一看,什么也看不见,在云中的,然后走了一下,我看到了一条云缝,看到了地面,我说可以了,准备,准备,然后飞机就发出信号了。我离开飞机以后,伞一直往下掉,我感觉这个时间已经很长了,怎么伞还没有开呀?其他伞都开了,我也没办法,我感觉主伞肯定是没开了。把我主伞飞掉,打开我自己的备份伞,一看备份伞,哗,开了,但是开了以后非常担心。我扭头一看,就看跟着我后边的七名跳伞员的伞是不是开了,最后一数,八个人,伞全部都开了,这样我才开始在地面上选择我的着陆区域。

往下一看第一印象,高压线,纵横交错。因为它那个地方不是平原,那个高压线都是从山上,这个山梁拉到那个山梁上,所以到处都是高压线。另外还有三角塔等等,地形非常复杂。但是再往下一看还不错,绿油油的,我认为,山坡上的庄稼或者是草丛,但是再往下下的时候,我才看到,不是绿油油的庄稼地,是果园。大家都知道果园要剪枝,剪了这个枝都是呈三角形,各个都朝上,非常锋利。紧躲慢躲,还是躲不过这个树林,最后在树丛当中着陆了,我这个胸部,就撞在了一个果树的主干上,我就认为我骨折了,气都喘不过来。因为这个伞的运动速度很大,十几米每秒。实际上我这个时候是,有一个树枝,从我这里(大腿)插进去,从这里出来。我根本不知道,光知道这个地方疼。我下来了以后,十几个老百姓就跑过来了,喊,空降兵下来了,空降兵来救我们来了,非常激动,那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叫激动人心。实际上我们十五名跳伞员,在茂县空降的时候,是落在了岷江两岸,所以集结起来也非常难。有一个人跟我说,四川有一个战士叫任涛,他就摔在了一个沟边上,落地的时候一踩那个石头,石头一滑,一下子摔倒了,一下子把他摔休克了。离他很近的一个兵,喊了他半天,才把他喊醒。最为危险的是我们一个兵落在悬崖边上,如果当时起一点小风,就把他拉到岷江里去了,岷江的水非常急,那就肯定是无生还的可能。

“空降兵下来了,来救我们了!”那一刻,激动人心

这一次抗震救灾,我们在路上行进了七天,走了二百二十公里,为将近两百人的家庭报了平安,因为他电话号码给我,我就给他报平安。开辟了六个空降场,同时及时提供了灾区的情况,把地震灾区的情况能够侦察清楚,报告清楚,为我们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科学安排救援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一声令下能拉出去,降下去都能取得胜利,所以空降兵的战斗力都是最强大的。

//Ⅲ 什么是重装空投?//

“空降兵下来了,来救我们了!”那一刻,激动人心

我是1978年十二月入伍的,虽然我跳了那么多次伞,但是也就是一支枪一具伞,是背伞的步兵。但是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一伞、一人、一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空降兵光靠跳伞,已经不能站立于世界的军事空降兵之林,就必须要发展重装备、重火力,成为一个联合作战的兵种。

从空降兵成立(1950年)到2000年,五十年的历史,我们一直在探索重装空投。那个时候探索了最大的空投重量,只有三吨,很少超过三点五吨。这是受飞机、技术、装备、人才,等等一系列的限制。空降技术,国外是对我们进行封锁的。1998年,我开始当空降空投处的处长,说实在的,开辟一个新领域,完成一个新的军事技术,那还是压力非常大的。重装空投可以这样说,轻者摔坏装备,一个装备就是上百万,几百万,重者就会机毁人亡。2001年我们开始探索重装空投, 2004年的年底,上海合作组织决定在我们国家组织一个联合演习,“和平使命-2005”。重点是中国空降兵和俄罗斯空降兵,在同一地域,空投相同的装备,空降相同的人数。首长把任务交给我以后,压力非常大,但是你这个演习任务已经下了,人家俄罗斯,投了三台战车下来了,我这里啥都没有,我就是投了几个小车,中国军人丢不了这个人,我们国家更丢不了这个人!所以我要下决心,攻破这个难关,一定投下去。第一次空投,伞在上面,车掉下去了,粉身碎骨,我这个时候真是欲哭无泪。经过我们查找原因,找来找去,最后我认为,脱离系统有问题。试验过程当中,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每进行一步,我们就进行计算、研究,最后从先投一件,投两件,投三件,最后三件顺利地从机舱上离开飞机以后,安全着陆。
那是控制不住,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终于把这个难关攻破了。所以说和平使命-2005,演习结束以后,俄罗斯的国防部长,特别是给中国空降兵竖大拇指。“和平使命-2005”演习,为我空降兵走出国门,探出了路子。“和平使命-2007”演习,我们在俄罗斯的车里亚宾斯克,就实现了空降兵走出国门。2019年空降兵战车方队,从天安门广场通过,接受了检阅。这就充分说明,空降兵战斗力的提升,空降兵装备力量的发展,空降兵在未来的作战当中,一定能成为尖刀利刃。

来源 / CCTV开讲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