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11歲男孩突然失明癱瘓,百張檢查單仍不能確診

家住撫州的11歲患兒奇奇,8月底視力突然急劇下降,家長帶他在多家就診卻始終未能明確病因,到了9月底,奇奇突然抽搐、神志不清,遂輾轉至省內幾家大型綜合醫院求醫,前前後後的各類檢查單有100餘張,卻遲遲未能確診病因,奇奇不僅沒有好轉,病情進一步惡化,下肢活動逐漸變差,直至癱瘓!究竟是什麼原因?如此蹊蹺!

怪病!11歲男孩突然失明癱瘓,百張檢查單仍不能確診

查房資料圖

望著懷裡奄奄一息的孩子,看著手中100餘張厚厚的檢查單,奇奇一家已近乎絕望。這時,一位好心的大夫對他們說:孩子才11歲,為什麼不首先考慮去省兒童醫院看病呢?他們畢竟是兒童專科醫院啊!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奇奇父母帶他來到省兒童醫院就醫。該院普外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張守華接診了該患兒,他說:“奇奇來時已經無法自主呼吸,需要插著呼吸機輔助呼吸,並有口乾、多飲的現象,每天飲水約1萬毫升,視力僅能看清10釐米內的物體,在其他醫院做的檢查結果看不出什麼異常,我考慮還是有腫瘤的可能,但外院穿刺活檢都提示未見腫瘤,這也讓我一時很困惑”。

遇到這麼罕見的病例,張守華博士也不敢懈怠,先是為奇奇測血壓做CT,發現奇奇血壓較高(180/100mmHg),腹部CT檢查提示左腹膜後佔位,性質不明確。也就是說奇奇內臟中間有東西,但是不知道是啥。張守華博士還立即邀請醫院普外科腫瘤治療團隊、神經內科、病理科、麻醉科等MDT多學科開展討論,大家對張守華博士的初步判斷表示認同,專家們一致認為,即使外院穿刺活檢未見腫瘤,但是仍考慮患兒諸多症狀是腹膜後腫瘤導致副腫瘤綜合徵可能。

怪病!11歲男孩突然失明癱瘓,百張檢查單仍不能確診

隨後,省兒童醫院腫瘤團隊針對奇奇的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該院普外科主任醫師鄧慶強、副主任醫師張守華帶領團隊實施手術。手術開始後,果然在預計位置發現了一腫瘤藏於腹膜後深處,緊鄰腹腔大血管、胰腺、十二指腸等重要器官,手術中必須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奇奇就會有生命危險。手術團隊始終保持冷靜、謹慎,經3個小時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地將腫瘤完整切除。術後腫瘤病理檢查,提示副神經節細胞腫瘤,屬於中性,還沒有惡化。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

摘除了病灶,奇奇恢復的很快。視力逐漸好轉,四肢肌力恢復,能自主行走,口乾等乾燥綜合徵症狀消失。奇奇父母連連稱奇,病床上的奇奇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激動的表示,從未想到能那麼快那麼順利恢復,視野從術前的10釐米到術後3米遠,出院時患兒已能獨坐、站立並行走。

普外科張守華博士說:該副神經節細胞腫瘤在臨床上很罕見,國際上極少報道,能有效治療的就更加少見,患兒能夠恢復這麼快,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感到很是欣慰。近些年隨著醫院的大力扶持,技術上的大膽、創新和多樣化,給腫瘤的治療和技術提升創造了條件,使我院小兒腫瘤外科得到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實體腫瘤患兒獲得有效救治。我相信,秉著“仁愛、務實、求精、創新”的兒院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號角奮力前進,就會有更多的腫瘤患兒得到救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