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南疆的青年学子

在距今最近的、长达十年之久的“保卫改革开放和平环境”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有一批特殊身份的“战士”,他们有的刚刚从军校毕业,有的是从地方大学毕业后入伍,这些青年学子在历史的重要时刻,站在了祖国需要的最前沿,积极申请到前线参加作战。他们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高呼“奉献我青春,强盛我中华”的口号,从菁菁校园奔赴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在生与死、苦与乐的严峻考验面前,用宝贵的生命和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人生壮美篇章,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血染的答卷。他们的灵魂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得到升华,他们的人生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熠熠生辉。

血染风采||血洒南疆的青年学子

麻栗坡烈士陵园倪洪茹和张官太烈士墓

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共有960位在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烈士长眠于此。其中,19台22号、23号并排安葬着两位烈士,一位名叫倪洪茹,另一位名叫张官太。

倪洪茹,1963年出生在河北沧县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入伍,1982年8月考入石家庄陆军学校,1984年6月毕业后赴前线部队担任见习排长。他和战友们坚守在老山战区最前沿的168高地,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1984年11月22日,倪洪茹在敌人的炮击中壮烈牺牲,追记三等功。同一天,时任35110部队52分队排长的共青团员张官太,也在老山地区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追记三等功。

血染风采||血洒南疆的青年学子

张官太,1962年10月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新城乡阿乌寨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中四个姊妹,张官太是老大。当时家中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全靠父亲上山砍柴换点钱供他上学。张官太在本村小学毕业后考入石屏三中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交通不便,从阿乌寨村到龙朋镇上中学,需翻山越岭步行30来公里土路。风里来雨里去,几乎半个月才能回家一趟。下雨时,他连雨伞也没有,只能披着一块塑料回家。

张官太目睹父母的艰辛,从小就很懂事。家庭困难,他从来没有向父母提过什么特殊的要求,唯一一次是上高中时的一天,他问父亲,到某年某月某日的时候,家里能不能吃上细粮?后来家人才知道,那是他要上大学的日子。

张官太好学上进,特别爱好数学,上小学时就可以在没有任何丈量工具的情况下计算田地大小。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立志成才,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父母争光,改变家中的生活困境。中学时期,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级组织的知识竞赛,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1979年7月,张官太高中毕业,父母本想让他直接参加工作,后来在老师的再三劝说下家里才同意他参加高考。为了减少上学费用,他没有报考外省学校。结果,官太以石屏县三中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云南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录取。由于家庭贫穷,他每个学期的生活费都要到处筹借。

1983年7月,张官太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军队开始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基层指挥员。当时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找个好工作不成问题,但张官太怀着报效祖国,为国防现代化做贡献的志向,毅然报名参军入伍到桂林陆军学校学习。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张官太完成了由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和基层指挥员的转变,成为“宝贵”的拥有大学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的军队干部。

1984年7月,张官太从军校毕业后,没有回家探望家中亲人,直接奔赴云南省麻栗坡,编入参加老山轮战的11军32师96团2营5连3排担任实习排长。

张官太知道家里供他上学很不容易,很惦记父母和未成年的三个弟妹,参军后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直至牺牲的当月,家里还收到他的汇款。在他参战期间,父亲不慎摔倒,伤势非常严重,但张官太却未能回家看望一次病危的父亲。

1984年11月22日,张官太在老山战区那拉口子150号高地执行潜伏哨任务时,敌人的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爆炸,他满背中弹几十处,壮烈牺牲,没有留下一句话……

1985年1月,地方民政局将革命烈士通知书送到家中。得知这个消息时,张官太的母亲当场昏厥,父亲一病不起,不久就含悲去世。

张官太在大学毕业册中曾写下这样的格言:“在生物进化中,生存下来的是强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他知道那是生物理论,他更知道,在战场上面对凶恶的敌人只有打赢才能生存。一个战士为了整体战斗的胜利,要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血染风采||血洒南疆的青年学子

倪洪茹和张官太两位烈士是中国优秀青年学生的代表。在长达十多年的边境作战中,还有许多跟他们一样从军校毕业的勇士血洒南疆,长眠边关。

他们的名字,应该永远被共和国所铭记:

苏景州、荆建平、王朝武、赵立坤、吴正庚、王伟、武师建、王光华、邹松柏、梁岭、聂建青等烈士,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贾柯烈士,火线提拔为副连长的当天,在激战中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王弘耀烈士,战斗中被弹片打入大脑,进行了5次头部大手术,终因伤势过重离世;董玉香烈士,在捕俘战斗胜利押敌俘回撤途中,不幸触雷,是我军迄今为止因作战而牺牲的最后一名烈士……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归!”这些烈士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年轻人,作为军人,他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冲到第一线。他们不怕吃苦,奋勇担当,默默奉献,用年轻的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鲜红的热血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

血染风采||血洒南疆的青年学子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指出:“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五四百年的火炬,已经传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手中。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时代呼唤着新一代革命军人以实现强军梦为己任,继续传承和发扬光辉的五四精神和我军的光荣传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祖国紧密相连,坚定地站在祖国需要的最前沿,用拼搏和奋斗的汗水书写新的光辉诗篇。

来源:《中国青年》2019年第15期《血洒南疆的青年学子》

温馨提示: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英烈网(ID:zhonghuayinglie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