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即將入職銀行,看到網上超多負面新聞,銀行真的不行了嗎?

入行兩年的銀行管培生怒答一波!

先放結論:銀行已經過了躺錢時代,在慢慢轉型,雖然走下坡路但是不至於沒落,就是一個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差的地方。

背景

北京某校碩士狗,2016年畢業後進入某國有股份制總行,管培生。

我們的培養計劃是支行輪崗一年半,分行輪崗一年半,三年後才回總行定崗,輪崗期間都是總行發工資,和分支行績效不掛鉤。

輪崗了兩年,銀行各板塊各條線的崗位接觸了很多,粗淺的談談感受。

僅針對北京地區!

一、支行層面:

一線壓力大,不好乾。

粗暴的來說,除了領導,其他崗位可以分為營銷條線和會計條線(綜合崗就不說了),營銷條線包括公司客戶經理、零售客戶經理、理財經理,會計條線包括櫃員、會計經理等。

應屆生即將入職銀行,看到網上超多負面新聞,銀行真的不行了嗎?

零售客戶經理

(1)工作內容

跑渠道、和客戶面談、實地盡職調查客戶情況、整理貸款資料上報分行、到分行盯卷放款。

(2)地位

偏向於甲方,和客戶談判的地位較高。個人客戶嘛,你愛貸不貸,銀行不差你這筆貸款。客戶經理主要是和渠道方(比如鏈家等房地產中介)搞好關係,渠道就會源源不斷的給銀行推薦貸款客戶。

(3)收入水平和門檻

收入的話,一般的客戶經理到手25到40w左右,有資源的人不在討論範圍。

(4)當前形勢:在當前北京政策環境下,個人貸款業務比較難開展,尤其我行,可能被上頭查的比較嚴(通過特殊貸款品種,間接融資給買房炒房客戶,推高房價),今年零售貸款很慘淡,很多零售客戶經理都被支行長擼去其他崗位= =甚至每週還要客串幾天大堂經理。

公司客戶經理

(1)工作內容

白天跑客戶,跑分行,跑總行,各種跪著,快下班了回支行寫卷(授信報告),完成各種文案工作。

應屆生即將入職銀行,看到網上超多負面新聞,銀行真的不行了嗎?

(2)地位

乙方甚至丙方= =,和大客戶談判的地位處於弱勢,尤其我行鍾愛於各種大國企大央企啊啊啊,中小企業可以洗洗睡了。當然,近幾年為了完成有效戶(一年裡,在我行賬上每日平均能有XX萬的錢)指標,大家勉強和中小企業玩玩。

以給客戶融資(報授信)為例:

為了留住客戶的錢,而給客戶錢,授信品種多樣,流動資產貸款、房地產開發貸、開保函、發債、開票據、經營性物業貸等等。報授信的過程是痛苦的,報了不一定批下來,或者一開始就知道批不下來,但是作為乙方,你只能報上去。

跪客戶:和客戶談合作意向,談授信品種,談價格(利率),收集材料,寫報告,終於完成了厚厚的授信報告。

跪分行/總行:好的,寫完的卷扔給分行主線部門(公司部、同業部、投行部等)籤意見,然後給授信審批部,讓信審們審核報告,寫批覆,下補調,上會,順利的話客戶要提款,那就到了信貸管理部進行放款了!注意,放款又特麼需要你準備另一沓材料。

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了分行層面的N個經辦人員,每一個你都需要去跪著催他趕緊審你的卷,別卡你的卷。

如果客戶強勢,價格報的太低,或者融資金額太大等等,都需要報到總行,重複分行的過程,各種跪,客戶經理非常酸爽。

(3)壓力和收入水平和門檻

壓力很大,尤其沒有資源的人幹對公客戶經理真的很難……

收入的話,一般的客戶經理到手25到40w左右,優秀一點的能到50w+,特別有資源的人不在討論範圍。

門檻:這個崗位算是支行很好的崗位,從業務學習到為人處世到抗壓,對人的鍛鍊是全方位的,目前都得碩士畢業,北京人更有優勢。

應屆生即將入職銀行,看到網上超多負面新聞,銀行真的不行了嗎?

(4)當前形勢:一句話,高壓政策下今年房地產企業不好融資,所以,銀行也不好做= =但是,我們在積極開發政策鼓勵行業的客戶(比如互聯網獨角獸客戶)

理財經理

(1)工作內容:

忽悠老大爺,忽悠老阿姨,賣理財賣保險賣基金賣黃金

(2)地位:

偏向於乙方,挺累的,每天都要說很多話,很多客戶就是你跟他bb的口乾舌燥,最後他啥都不買,哎。

而且理財經理出於考核壓力和人的趨利本性,給客戶推薦的產品往往不是最適合客戶的產品,或者不是理財經理本人覺得最好的產品。

當然,理財的話以往銀行都是剛性兌付沒有風險,問題不大。資管新規下來後,以後銀行慢慢的會退出保本產品,主打淨值產品,不承諾受益,打破剛兌,迴歸代客理財之本。

(3)收入水平

能說會道,客戶緣好的理財經理,賣保險的提成是非常可觀的,甚至超過客戶經理。

(4)當前形勢

總體來說,現在投資渠道豐富,銀行理財對客戶吸引力較低,沒有四五年前的好做,而且業績非常依賴支行的地理位置(周圍小區集中度,客戶群層次)

應屆生即將入職銀行,看到網上超多負面新聞,銀行真的不行了嗎?

櫃員

一個十分枯燥的崗位,一坐坐一天,週末還要值班。

現在年輕人都熬不住,研究生在櫃檯裡熬2年如果沒辦法轉崗,很多人就辭職走了,不過一般研究生都能轉崗的。

我之前輪崗的支行今年來了個清華的碩士坐櫃= =不知道多久能轉崗。

壓力的話算中間吧,上班時間需要應付客戶負面情緒(有的人不講理),下班後基本不需要操心工作。

收入的話,新人到手15W左右, 三年左右的老人20w出頭,應該不會到30。

二、總分行層面

崗位

總分行層面,所有部門大致可以分為5大條線。

1.公司條線(公司部、房地產金融部、戰略客戶部、投行部、機構客戶部等)

2.金融市場條線(金融市場部(分行可能沒有這個部門)、同業部、國際業務部、託管部)

3.零售條線(零售銀行部、私人銀行部等)

4.風險條線(授信審批、風險部、合規部等)

5.運營條線(財務會計部、法律部、運營管理部等等)

崗位大致可以分為前中後臺:

前臺:類似支行客戶經理,需要跑客戶(比如戰略客戶部的人,或者公司部做供應鏈金融的人)

中臺:協助支行同事開展業務,審查業務。我個人覺得產品經理也算中臺,比如國際業務部對於貿易融資、開證開保函等都設了很多崗位專人負責,支行和客戶談這些產品的時候分行的產品經理也會參與。

後臺:維持銀行運營的,給業務部門提供支撐的,比如財務、會計、運管授權、法律保全、黨政工作等等。

分行層面,工作職責更加細分,不像支行客戶經理一個人幹著很多種活兒。分行很多同事的職責就像是流水線工人(當然,合規風險意識非常重要,不是無腦瞎幹),只負責一個很窄的業務,進行審批或者給支行下發指標,跟進支行完成情況,寫文向領導彙報工作等等。

拿我目前所在的公司部負債處來講,一個處七八個人的樣子,有的人負責核心存款的審批(普通存款、通知存款等),有的人負責公司賬戶上門開戶的審批,有的人負責理財/結構性存款的審批,他們的工作就是將支行上報的各種審批單整理後找領導簽字,跟進支行客戶大額款項的進出,指定考核規則督促支行完成指標,或者應付上頭檢查(比如今年人民銀行開展反洗錢工作,銀行層面開始對證照過期的客戶進行治理,就需要分行向支行下發有問題賬戶的名單,收集支行治理進度,無法按時治理的賬戶進行支付限制等,中間涉及到了各種excel處理、各種和支行接打電話、寫報告向領導彙報工作、特殊大客戶的賬戶向總行申請不限制等等繁雜的工作。)

應屆生即將入職銀行,看到網上超多負面新聞,銀行真的不行了嗎?

壓力:

總體來說,部門的人是不需要揹負考核指標的,完成常規審核工作就行,壓力比支行小多了。很多崗位的人基本下班準點走,大概40%的人需要加班到七點以後甚至10點以後。

收入

一般來說,分行拿當地支行的平均水平,總行拿全國的平均水平。

so,北京分行一般高於總行收入。入行三四年的人,大概在到手35W左右,當然各部門有一定區別,業務部門的會高一些,後臺部門少一些。

總行在降薪的大環境下,比分行略低,新人很慘,收入也就比支行櫃員強點,剛去的時候待遇甚至不如櫃員,熬過一兩年都好多了,和支行業績一般的客戶經理差不多,也就是福利好點。13年及之前入行的老人就不說了,他們很多,當年的他們可沒有降薪= =

作為我行總行校招的最後一屆應屆生,降的都是我這種新人的薪,哎,我工作了兩年也沒達到平均水平,還掙扎在溫飽水平。

門檻:

總行校招的話基本是碩士,博士個位數,經濟管理類佔比較多。

前些年清北人央財外經貿,甚至牛津這種都是很多的,其他學校的佔比較小。

不過近兩年降薪嚴重對清北的同學吸引力降低了很多。

整體來說,整個銀行業已經過了躺錢的時代,越來越難做。

一線傾向於營銷,天天被指標壓的喘不過氣,沒關係的話會做的很艱辛,有關係就比較滋潤。

後臺部門裡大部分崗位其實和金融無關,日子天天過得望不到頭,也沒太有技術含量,少數崗位是真的金融崗位,投行金融市場等都是香餑餑部門,很難進入。

就是一個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差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