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走廊影響帝國興衰?河西走廊到底有著怎樣的寶貴价值?

靜夜史


河西走廊,是甘肅省西北部的堆積平原,位於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千公里,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地處黃河之西,故被稱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農業區歷史悠久,是我國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

水草豐美,物產豐富,靠祁連山積雪和冰川的融水滋養、灌溉而“造就”,被稱為“西北糧倉”。

平地綠洲區主要種植春小麥、大麥、糜子、穀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馬鈴薯。油料作物主要為胡麻。山前地區以夏雜糧為主,主要種植青稞、黑麥、蠶豆、豌豆、馬鈴薯和油菜。

 河西走廊畜牧業發達,從西漢開始一直是歷代良馬等物資重要供應地。山丹馬營灘自古是著名軍馬場。

河西走廊自古是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為西北邊防重地。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漢武帝派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使整個河西納入西漢版圖,打通了古道。並在當地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官方國企--山丹軍馬場。

從此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都經由河西走廊。

古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分別從陽關與玉門關進入新疆。河西走廊是古絲路的樞紐路段,連接著亞非歐三大洲的物質貿易與文化交流。東西方文化在這裡相互激盪,積澱下蔚為壯觀的歷史文明。

漢朝在河西走廊設四郡,戍兵屯田,是經略西北的軍事重鎮。

後來,河西走廊因諸多山脈的天然阻隔,成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戰火的棲息場所。

隨著中國進入繁榮的唐代,絲綢之路再度引起了統治者的關注。為了重新打通這條商路,唐朝借擊破突厥的時機,一舉控制西域,新修了唐玉門關,再度開放沿途各關隘,將西線打通至中亞。這樣使得絲綢之路的東段再度開放,新的商路支線被不斷開闢,使這條商路再度迎來繁榮時期。

萬里茶道東起武夷山,黃山,湖北等,過長安、太原、呼和浩特、銀川中衛,進入河西走廊後,穿過新疆、俄國、中東,直至地中海;萬里絲綢路東起蘇州、杭州,過長安,到天水、蘭州,入河西走廊,穿過新疆、中東,直至地中海沿岸。還有藥材、皮革、香料、珠寶、寶石等,經過河西走廊轉賣兌換。

各國商旅縱橫,經濟發達盛極一時,河西走廊一度是距離長安最近的副金融中心,最大的外貿交易中心。

中國大量先進的技術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其他國家,並接納相當數量的遣唐使及留學生,讓他們學習中國文化。同時佛教、景教各自迎來了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機會。

河西走廊古稱雍州、涼州,是多朝的西北首府所在地。晉朝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大涼先後在此建都。

河西走廊是佛教東傳的要道與第一站。西晉至隋代,此地陸續修建了幾十處阿育王塔。西域高僧、大師雲集,大小乘佛教通過河西傳入洛陽,古代四大譯經家有三位與河西有著深厚淵源。中國供奉佛祖舍利最多之地,就在河西走廊。

經過“安史之亂”後的唐朝開始衰落。

唐朝以後,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

宋朝無法控制河西走廊。西北絲路(河西走廊)日益衰落。

河西曆史悠久,從西漢一直延續到民國。先秦時期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文化厚重。

 

文化大師季羨林先生評價道:“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區。”

 

 

 

 

 






蘭臺說


河西走廊確實能影響一個王朝的興衰!

在沒有控制河西走廊之前,西漢王朝在與匈奴的對峙中處於守勢,而在控制河西走廊之後,大漢帝國轉守為攻,成為主動進攻的一方。

主要原因就在於,河西走廊為漢帝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軍馬,這樣一來,漢帝國就能夠組建起一支實力雄厚的騎兵部隊。

從西漢立國到文景之治後的漢景帝時期,全國有馬匹30餘萬匹,而在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一戰封神,攻佔河西之後,焉支山下山丹馬場為大漢帝國所有,全國軍馬數量一躍至40餘萬匹。

正是有了這批軍馬的補充,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才能授予衛青,霍去病各5萬軍隊,並由15萬匹馬匹和50萬軍卒負責後勤補給,而兵分兩路遠征漠北!

漠北之戰,匈奴主力被擊潰,此後十幾年,匈奴無力再南下,但漢軍同樣損失慘重,出征的15萬匹軍馬,僅3萬匹返回,可見戰爭對戰馬的消耗是巨大的。

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戰馬,漢帝國難以贏得與匈奴長達130餘年的漫長消耗戰,而河西走廊的山丹馬場為漢帝國提供了這個支撐長期戰爭的能力。


再一個,河西走廊不僅是連接東西方的橋樑,也是南北溝通的通道,在匈奴控制河西走廊時,西羌諸部迫於匈奴的威脅,不得不助紂為虐,配合匈奴威脅漢帝國西部邊界。

但在漢帝國控制河西走廊後,切斷了匈奴與西羌諸部的聯繫,使得西羌諸部免於匈奴威脅,從而減輕了漢帝國西部邊界的戰爭壓力。

河西走廊是一個楔子,直接插入西域,有了河西走廊,中原王朝能夠延伸與草原民族的戰線,有了能夠從多個方向威脅漠北的能力,能夠從東西夾擊漠北,從而化被動為主動。

河西走廊不僅僅是一個通道,更是一個支點,是一個永不陷落的堡壘,控制河西走廊,就能擁有參與西部,漠北的話語權。

這就是河西走廊的重要性。


Mr與川


河西走廊究竟有多重要?它是聯結帝國與西域之間的“臍帶”,是保護帝國心腹重地的屏藩,更是深刻影響漢唐盛世興衰乃至1000多年來中華文明演進的“歷史推手”之一。

先說河西走廊為啥是“臍帶”。前不久的熱播視頻《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將唐帝國丟失河西走廊後產生的一系列嚴重惡果還原得淋漓盡致。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長達8年的慘烈內戰不僅使大唐從盛世巔峰跌落,也讓其邊疆安全形勢迅速惡化。由於駐防安西、河西、隴右的唐軍將大批精銳調回內地平叛,導致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有機可乘,在短短數年內就接連奪取唐朝西北大片疆域。

尤其是包括河州、瓜州、渭州、沙州在內的整個河西走廊落入吐蕃之手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約5萬兵馬)一下子變成了“斷線的風箏”,再也無法得到來自內地的兵員、財政和裝備支援。

為了自救,也為了堅守最後一片唐土,西域唐軍在李元忠(原名曹令忠,粟特人)、爾朱氏(羯族)、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帶領下,通過屯田、開採礦藏、自行鑄幣(《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描述的就是這段歷史)等方式自力更生,並依託當地效忠唐帝國的少數民族支持,憑藉堪稱“驍雄”的精兵強將和特殊的沙漠綠洲有利地形,頑強阻擊吐蕃西侵長達30餘載。

然而,斷了“臍帶”的西域唐軍終究孤掌難鳴,力量越來越弱,這從上世紀90年代新疆考古發現亦可看出——當地出土的唐代建中通寶(“建中”是唐德宗年號),普遍鑄造得比時間更早的大曆元寶(“大曆”是唐代宗年號)粗劣。

研究表明,這批由西域唐軍自行鑄造的貨幣之所以質量下滑如此嚴重,就是因為當時(公元781年之後)西域戰局變得對唐軍愈發不利,由於形勢緊迫、物資匱乏(寶貴的銅還要用來打造兵器),鑄幣質量難免打折扣。而以公元792年前後吐蕃攻陷西州、于闐、疏勒、安西等孤立城池為標誌,唐帝國最終退出角逐西域的舞臺,此後史料中出現的西域爭霸戰,主角已經變成了吐蕃與回鶻。

唐代詩人元稹所著《縛戎人》一詩中,曾講述過一位鎮守邊關的西域唐軍老兵的悲慘經歷。從詩中可知,這名老兵少年時代跟隨父親前往安西都護府戍邊,結果他們剛到西域就爆發了安史之亂,很快河西走廊被吐蕃攻佔,西域與內地聯絡基本中斷,從此內地再無一兵一卒開赴安西。

在十分艱險的情況下,這名老兵與戰友們困守飛地、苦撐危局達30年之久,最終因寡不敵眾,被髮動夜襲的吐蕃大軍攻破要塞,他本人也不幸淪為戰俘(奴隸)。這位老兵的個人不幸,其實也道出了唐帝國因丟掉河西走廊而痛失整個西域的歷史悲劇。

再說河西走廊為啥是“屏藩”。河西走廊在歷史上,尤其漢唐盛世期間,一直是中央王朝與周邊強敵殊死拼搶的“兵家必爭之地”。漢唐盛世的出現、中華帝國的威名遠播,都與當時西漢痛擊匈奴(河西走廊是主戰場)、唐軍平滅突厥,進而將版圖拓展至西域有直接關係,而要做到這一切都離不開佔據河西走廊。

先說漢代。由於立國之初百廢待興,漢帝國暫時無力奪取河西走廊,導致西北方向防禦薄弱,常年邊警四起,令漢廷不勝其擾。當時,匈奴從漠北南下,將休屠王、渾邪王、折蘭王、盧胡王等多個強藩安插在河西走廊,直接威脅到漢帝國京畿重地(關中)的安危。

公元前166年(漢文帝在位),匈奴集結14萬鐵騎南下入侵,其中一路闖進關中地區,不僅把距長安城西北約260公里的回中行宮焚燬,其前鋒更是一路進逼至距長安僅80公里處,迫使漢朝緊急部署10萬大軍鎮守京城。

而奪取河西走廊後,漢帝國戰略局勢為之一變——不但重創了匈奴的遊牧經濟基礎(匈奴人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還形成對匈奴的三面夾擊態勢,更讓大漢天威遠播,給後世留下了“強漢”的美譽。試想,若無河西走廊在手,縱橫西域的大漢名將陳湯又怎麼可能自信地說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振聾發聵、流傳千古的豪言壯語呢?

對於唐朝而言,河西走廊同樣是“命根子”。由於安史之亂後丟了河西走廊,唐帝國不僅逐漸喪失西域控制權以及由此帶來的經貿、文化等巨大利益,還使得強敵吐蕃趁勢崛起,一路東進,甚至將戰線推到了唐廷眼皮底下。

吐蕃勢力最強時,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國土幾乎全部淪陷,以至於出了長安城往西不到300裡就是吐蕃控制區。由於吐蕃人幾乎每年秋天都會趁“秋高馬肥”之機前來襲擾長安,迫使唐廷每次都如臨大敵、京師戒嚴,還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名為“防秋”的歷史詞彙。

公元763年,吐蕃大軍甚至攻佔長安,還扶持了一個李唐宗室(廣武王李承宏)當了10余天傀儡皇帝。20多年後的公元784年,在西域逐漸取得戰略優勢的吐蕃,再度攻進了長安城。充滿諷刺意味的是,這一次吐蕃大軍居然是作為唐廷“友軍”來幫助平定涇原兵變的,而他們擊敗的所謂“叛軍”(約5000人)正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

這批老兵(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只因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刁難歧視,才被迫鋌而走險,沒想到腐朽的唐朝統治者竟勾結死敵“自毀長城”。而在唐廷舉起屠刀的那一刻,其或許已經忘記了這些忠勇將士的戰友和親人仍在遙遠的西域為大唐頑強堅守最後一塊陣地。

接下來聊聊河西走廊為啥是“歷史推手”。河西走廊對於漢代強盛的發揮的重要作用前文已提及,這裡無需贅言,而在喪失了對於這條長約1100公里、寬度從幾公里至200公里不等的咽喉要道的實際控制權後,漢家天下的末日便不遠了。

東漢年間,由於長達百餘年的漢羌戰爭以及各族雜居、相互通婚,使得涼州(漢代涼州範圍很大,包括今陝西的西北部、甘肅大部以及青海、寧夏、內蒙一部,河西走廊是其核心區域)民風剽悍,勇猛尚武,當地鐵騎更是名揚四海,甚至到了西晉後期的永嘉年間還流傳著“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民謠。

早在漢安帝在位期間(公元94至125年),涼州兵戰力之強悍,就已經到了讓當時東漢中央政權深感恐懼的地步。而漢安帝永和4年(公元110年),大臣虞詡更是不無憂慮地指出,涼州多英雄豪傑,如果這些人與羌胡聯合起來“席捲而東”,恐怕東漢中央軍會抵擋不住。

虞詡果然一語成讖,他的預言在70多年後被應驗——公元185年,涼州叛軍首領韓遂率數萬鐵騎大舉東進,“入寇三輔”(東漢西京長安所在區域),兵鋒直指漢皇室陵寢,一時間“天下騷動”。3年後,涼州叛軍再次兵髮長安,迫使東漢朝廷重用董卓等西涼將領。

結果卻是“趕走一頭狼,引來一隻虎”,董卓於公元189年帶兵入京師洛陽篡奪漢廷大權,此舉不僅開啟了之後三國並立、魏晉南北朝的近400年亂局,還掀開了以河西走廊為大本營的涼州武裝集團主宰華夏曆史300餘載的新篇章。

從公元6世紀上半葉到7世紀前期,創建西魏、北周、隋、唐4個王朝的幾位君主無一例外都出自赫赫有名的關隴集團,而後者的發祥地正是以河西走廊為重要組成部分的關中-隴山(或稱六盤山)及周邊地區。

前文提及,河西走廊締造了隋唐2大帝國和“海納百川、萬邦來朝、富甲九州”的盛唐氣象,而反之,一旦丟掉河西走廊,唐帝國就再無“翻盤”的機會。

由於安史之亂後吐蕃連年犯邊,唐帝國被迫將中央掌控的重兵集團長期用於抵禦前者(當時唐軍紀律變得十分敗壞,經常將從吐蕃逃回的西域唐軍老兵充作“戰俘”冒功領賞,元稹《縛戎人》一詩對此曾做深刻揭批),從而無暇對付日漸做大的各地節度使,導致藩鎮割據局面愈演愈烈,唐朝也在內憂外患中走向窮途末路。

繼唐之後建立的宋朝,雖然短暫收復過河西走廊大部,但由於西夏興起,北宋最終失去了這一戰略要地和軍馬關鍵產區。結果,有宋一代,始終在對抗擁有騎兵優勢的遼、金、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時處於劣勢。特別是蒙古興起後南下攻宋,河西走廊的戰略價值更得以凸顯。

公元1247年,蒙藏在河西走廊重鎮涼州(今甘肅武威)會盟,將藏區正式納入中華版圖。5年後,忽必烈以河西走廊為橋頭堡集結10萬大軍,繞道川藏迂迴穿插上千公里,遠程奔襲雲南攻滅了大理國,從而形成了對南宋的南北夾擊態勢。

此後到明朝初期,中原王朝還險些遭遇一次來自河西走廊方向的強敵入侵。1405年,中亞雄主帖木兒打算率20萬大軍從費爾幹納盆地出發,經西域、河西走廊前往攻打明朝西北重鎮嘉峪關。只因前者中途病逝,才讓這次世所罕見的“東西兩強大碰撞”未能發生。

清朝建立後,更是對河西走廊的戰略意義看得極重。康雍乾祖孫3代依託河西走廊步步為營,花費近70年時間最終消滅了準噶爾汗國,並收復西域、平定回部之亂,實現了中華文明對西北地區完全、徹底的管控。至於晚清左宗棠西征大捷,其勝利的一大關鍵因素同樣在於有效控制了河西走廊,才確保西征大軍獲得源源不斷的裝備、糧秣和輜重補給,從而收復並保住了西北大片國土。


網言軍事


一條走廊能夠影響一個國家的興衰說起來可能有點小題大做了,但是中華幾千年裡,河西走廊的存在確實能夠影響中原帝國的興衰,總得來說,中原王朝只要擁有河西走廊,那麼他的綜合國力一定是非常強大的。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及其重要的養馬地區,從另一方面來說,河西走廊的存在可以加強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區的聯繫,這樣一來更能夠促進中原王朝經濟的發展。

河西走廊直到今天依然很重要

直到今天,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下的山丹軍馬場依然存在,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馬生產基地。


山丹軍馬場也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軍馬生產基地,因為它就是在漢武帝時代,由漢朝著名將軍衛青和霍去病所開闢出來的。而北伐匈奴戰爭期間河西走廊地區出產的大批軍馬,也成為了漢朝最終扭轉和匈奴戰爭戰局的關鍵因素。


除此之外它也是古代中國從內地通往世界的通道,它的存在加強了內地和西域各國的物質和文化交流,使得河西走廊成為了當時非常繁華的商戶往來之地。所以說,河西走廊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戰略要地。


湯姆貓談歷史


中原王朝鑿通河西走廊的目的,一是隔絕羌胡,二是經略西域。這大概就是河西走廊的戰略價值。


古代先民最先領有黃河中下游的宜耕區域,炎黃二帝越過黃河進入華北平原,周人走出隴山一路向東,而始皇大帝彷彿就是在東亞圈了一塊農耕區域,北部用萬里長城給遊牧民族劃了一條邊境,西部有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

秦的疆域成為漢民族的基本盤。

如果說秦皇是“堵”的話,漢武則是側重於“疏”。仰或始皇大帝根本來不及實施這二步方略。


說河西為走廊倒不如說它為孔道更為確切。甘肅省的上半部是為河西走廊,是兩大高原硬生生擠夾出來的狹長孔道。

甘肅省的下半部主體為古隴西,又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

看甘肅的地理形致,你就會深切理解古人的政治智慧。


在中國的版圖上,甘肅最為奇特,她就是為承擔一種歷史使命而生,她象一個巨大的榫頭,牢牢地契合在祖國的版圖上。

大漢是這樣描述河西走廊的作用的,“隔絕羌胡、斬匈奴之右臂、張中國之肩腋,”

後來的情況看,河西走廊的功效遠不止於此,她還具有紐帶、融合、緩衝的作用,收穫了西域,聯繫了西方,融合了漢、蒙、藏及西域各少數民族,


河西走廊的戰略價值囊括政治、經濟、軍事多個領域。幾千年來,河西走廊的得失,成了中原王朝興衰的晴雨表。
看看大唐的版圖,隴右道彷彿中原王朝的右臂,河北道就是左臂。河西走廊這一肩腋不張,右臂便很難伸張。而且兩大高原上的遊牧民族會合夥來襲擾中原王朝,河西走廊的價值即在於此!


手機用戶4142248477七王


可以這麼說吧。下面談談個人的觀點。

《詞海》上有河西走廊專條的概念。即,河西走廊,一稱甘肅走廊。在甘肅省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與龍首山以南,烏鞘嶺以西。以在黃河之西,故名。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100到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砂磧、戈壁,綠洲斷續相連,賴雪水、河水灌溉。農牧業校盛,有玉門,嘉峪關,武威,張掖,酒泉等市縣。自古是通往新疆及中亞細亞的要道。



說河西走廊的重要價值,應與以下三點聯繫起來看。

一是在開拓疆土促進民族融合上意義非凡。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由此拉開了了漢帝國開疆拓土的帷幕。張騫是漢中人,多次受漢武帝派遣,帶人出使西域。雖然當初西漢王朝的主觀意志是,為了聯繫大月氏共同擊退匈奴,確保邊疆安寧,但是客觀上,在打通西域通道過程中,西漢王朝用戰爭拓展了疆域擴大了國土,在平定河西走廊中,也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再如清朝左宗棠,與主張放棄新疆大片河山的李鴻章相反,積極利用河西走廊,募集準備糧草、製造兵器等,為收回新疆伊犁等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奠定了基礎等。



二是暢通了商道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說到河西走廊,就會想到一個詞,絲綢之路。如前所述,受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歷經13年的艱苦卓絕努力,出使西域的100多人,團隊最終只有兩人生還,漢武帝根據張騫提供的報告,瞭解了西域情況,決心加強雙方聯繫,與公元前121年,漢王朝終於擊敗匈奴,奪取了河西走廊。從此,自鹽澤以東,空無匈奴,漢朝與西域之間開闢了一條安全通道。中國與中亞,西亞,北非,歐洲的通商關係也開始發展起來。中國的絲綢和絲織品自長安西運,經河西走廊,然後分南北兩路。南路有玉門關西行沿崑崙山北麓,新疆莎車縣,越蔥嶺出大月氏到安息。北路由玉門關西行,沿天山南麓,越蔥嶺到大宛、康居,在往西到達安息。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北非和歐洲的大秦即古羅馬,這就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他溝通了中西方商業貿易,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如葡萄酒、苜蓿、石榴、血汗寶馬等入中原等。



三是正肩負著國家戰略即“新絲綢之路”實施的重任。2013年9月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其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就是陸上“絲綢之路”。也正是河西走廊這個既古老又現代的經濟帶。國家實施的這個“一帶一路”戰略,正是借用了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實現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在某種意義上說,在新的歷史機遇期,河西走廊,或者說甘肅走廊,承載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亦不為過。


出於幽谷


古代的河西走廊對中原統一王朝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其寶貴价值的所在,包括:經濟文化、戰略位置、人力物力資源。



經濟文化

河西走廊自從漢武帝之後,便是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它對中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經開通,此後便被視為是我天朝上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可見其寶貴价值的重要。



戰略位置

古代的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是中原王朝鉗制漠北遊牧帝國的重要一臂。

事實上漢武帝開河西走廊、開西域,也確實是因要對匈奴動手。

而一開之後經兩千餘年,直到今天都是我們重要的一部分,可見其寶貴价值的重要程度。



人力物力資源

古代河西走廊的人力物力資源,是十分龐大的一股力量。

其民風彪悍還盛產軍馬,另有大面積的可耕種土地,這就成了穩定中原的重要側冀。這點從蒙古鐵騎南下爭雄時,就可看出。

想要安心南下,必先取河西走廊,就是最好的證明。畢竟這股力量實在是太龐大。



綜上所述河西走廊確實影響帝國的興衰,這是因其寶貴价值所決定的。其價值包括:經濟文化、戰略位置、人力物力資源。


林子說歷史


導讀:之前似乎寫過類似的問題也記不清了,重新梳理一遍吧。河西走廊的價值關係著中原王朝興衰,所以說張騫鑿穿西域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功業。我國古代中原王朝是典型的陸權強國,當然除了清朝我們的水師也不弱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跨海出征。所以古代東方是大海沒有外敵;西方自從秦國拓地千里遂霸西戎後西方也機會沒有了敵人;南方自從始皇帝陛下平定南越就把國境線推到了大海,所以也沒有敵人,所以說中原王朝的敵人往往是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政權。既然是敵人主要是遊牧政權,那麼就需要中原政權不但有擊敗對方的實力還要有長久威懾對方的手段。基於這種情況,由河西走廊溝通中原和西域的核心戰略地位凸顯出來。



在我國曆史上大概讀者們也能發現凡是比較強大和牛掰的王朝都能突破狹窄的河西走廊完成跨越蔥嶺控制西域的戰略構想。從而形成在正北和西北兩個方向上對草原遊牧政權的半包圍的戰略威懾。


河西走廊的巨大的軍事意義

那麼突破河西走廊控制西域和中原王朝的強大究竟那個是原因?哪個是結果呢?這麼我們可以分析來看,首先要想控制河西進而進駐西域沒有強大的國力是不行的。只有擊敗對手才能從容的以河西為跳板把觸手深入西域,在打通絲綢之路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完成對遊牧政權側翼的威懾。如下圖所示:西漢武帝時期擊敗匈奴在河西設置漢四郡後才以河西走廊為基地,跟隨張騫的腳步控制西域完成對西域都護府的設置。

但是花無百日好人無百日紅,所以王朝也不能數百年如一日的一如既往的強大。所以佔領西域對遊牧政權的威懾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中原王朝憑藉一時強大的國力能打通河西走廊經營西域是手段的話,那麼長久經營西域完成對草原政權的威懾才是真正的目的。這就保證了中原王朝即使不在鼎盛時期照樣能憑藉這樣的機制徹底解決草原政權對於中原王朝的訛詐和威脅。雖然不能避免戰爭,但是對方再也不能非常輕鬆的進入中原擄掠財富。

當中原王朝要和草原開戰的時候,河西走廊又成為了王朝在西北和北部兩個方向上調配軍事資源的通道。這就讓中原王朝在兩個方向的進攻策略變的遊刃有餘,真真假假避實就虛的策略得以遊刃有餘的進行。



得河西走廊得天下

河西走廊古代水草豐美,兵精糧足是一塊寶地。從漢朝開始,河西走廊的雍涼都是出精銳騎兵的地方,和幽、並二州不相上下。每到戰亂年代總有人割據河西建立以涼為國號的割據政權強橫一時,什麼西涼、北涼、南涼等等。失去了河西自然喪失了一個養馬和精銳騎兵的河西位置,如果在失去了幽州、幷州那基本可以告別精銳騎兵了。在這方面的反面典型就是宋朝了。

河西走廊連接王朝腹地關中地區和西域,戰略位置非常關鍵。可以說河西走廊的得失關係到西域的得失甚至西北和北方鉗形攻勢和威懾能否保持和形成。一旦河西四郡被外敵切斷,那麼西域和中原的鏈接被切斷必然會造成首尾不能相顧實力大損。

這個在之前只有北方草原能威脅到河西,除了他們之外除非中原王朝的實力下降不足以控制西域和河西才會退回中原。但是在吐蕃異常強大時期的唐朝時期,趁安史之亂抽調安西重兵進入中原平叛之機切斷河西走廊。得不到支援的安西都護府成為一片孤島,在武威君王郭郭昕在堅持四十年後最終淪陷。留下了“白髮龜茲”的千古遺憾。自此,西域千年不為中原王朝控制。直到大清王朝平定徹底準噶爾才恢復了對西域的再次控制。

由此可見河西走廊的重要作用,所以說得河西者得天下並不誇張。 千萬不要小看西域駐軍的戰鬥力,無論是西漢的陳湯僅僅憑藉一兩萬軍隊橫掃匈奴;唐朝的高仙芝憑藉兩位安西軍不但吊打西域各國,還可以壓制吐蕃直懟大食。所以說中原王朝通過一支人數不多的精銳軍隊結合西域各國的僕從軍就可以形成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以少打多這樣的投入產出比絕對合適。


政治、經濟層面

從西漢開通西域都護府後中原歷代大一統王朝都把控制河西走廊作為重要的任務,得到河西機會就意味著拿到了掌控西域的鑰匙。退一步說即使沒有拿到西域,吧河西走廊控制在手中也可以作為抵禦外敵的橋頭堡。沒有拿到河西的是宋朝,也許這也是宋朝作為大一統王朝非常勉強的原因。失去了河西走廊乃至西域,宋朝如同斷了一臂自然束手束腳。而拿到河西走廊沒有控制西域的是明朝,好歹保持了在西域邊緣哈密衛、甘州衛、西寧衛等等牽制蒙古的九邊之地。


雖然說我國幅員遼闊、物產豐饒,但是依然有必要和外部互通有無。我國古代大致有三條對外通道:海外通道、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東北亞通道和西南的茶馬古道。除了宗藩體系的正常朝貢外,我們通過這些通道和外界保持民間的互通有無。在宋朝之前絲綢之路的貨物運送量佔據了絕對的比例。宋朝大力發展海運也是在失去了河西絲綢之路後的被迫選擇吧。

不能小看有河西連通的絲綢之路,我國很多農作物和調味品都是通過西域傳入的我國。不但涉及到胖的稅收,還能通過民間的力量推動整條絲綢之路的繁榮。只要保持頻繁的交往,那麼東西方在經濟、文化、宗教技術的交流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進行。



小結:

綜上所述,河西走廊對我國古代有著巨大的作用。甚至說這條河西走廊關係著帝國的興衰都不過分。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