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雅迪的石墨烯电池,

是改变铅酸锂电竞争格局的新物种?

还是又一个概念化的营销炸弹?

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已经满天飞的公关文稿相信大家都看得多了,咱们提炼一下雅迪官宣内容中的三个核心点:

1、循环超过1000次2、支持1小时快充3、支持两年换新

仅从数据来看,雅迪推出的石墨烯电池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而言是革命性的突破,数据值甚至超过了三元锂电,当然,本质依然是铅酸电池。

在当下这个锂电快速上量,铅酸努力求变的状态下,石墨烯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第三极的新物种存在,进一步打破市场竞争格局?

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所有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都是围绕“成本”和“效率”两个方面来产生价值,

进而对应到不同的人群和企业发展战略逐步形成领先或壁垒的结构。

同样,我们也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讲石墨烯的故事。

一、数据对标,石墨烯PK传统铅酸PK锂电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做了这么一张简单的数据表,协助理解。

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从数据上看,除了低温放电数据暂不清晰外,雅迪石墨烯电池是碾压传统铅酸的状态,虽然价格略高,但是对于用户而言,成本和效率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对标锂电

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石墨烯的循环次数在三元和磷酸铁锂之间,换新时长也很接近,回收价值各有各的通路,价格上有较大的优势,当然,重量依然是铅酸最大的桎梏。

除此之外,铅酸电池本身存在的SOC不准确,无法做到整车通讯智能化等问题并不是石墨烯可以解决的,所以,仅从产品本身而言,石墨烯依然不是物联网时代的主流产品。

二、石墨烯的市场方向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新国标之下,车辆限重在55KG,这是对铅酸电池形成的最大打压。

雅迪的石墨烯电池48V12AH重量在17KG以上,这也决定了在新国标序列中,石墨烯的发挥空间也没那么大。

换到轻摩和电摩的序列中,石墨烯的价值会开始明显的呈现出来,综合使用成本降低和充电效率提升效果对打动用户价值非常明显,而基于铅酸电池本身的重量,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有辅助的加分作用。

站在企业角度思考,在大功率的电摩序列中,雅迪采用石墨烯电池后,车辆成本对照锂电车会形成价格优势,对照传统铅酸则是通过寿命、循环、充电效率全面碾压。

其次,

目前火热的外卖市场也将是石墨烯电池的重要发力点所在,

骑手的需求很简单,跑得远,充电快,车也要舒服,效率提升就是钱。


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铅酸本身的不爆炸属性决定了充电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在一小时快充解决了充电效率这一最大难点后,石墨烯具备了适应于骑手使用的底层基础,重量虽然很重,但是成本相对较低,维护方便,起火爆炸风险系数小,

尤其在新国标执行力度弱的4~6线城市,反而石墨烯的快充模式更有可能成为外卖骑手选择的主流。

三、雅迪石墨烯会成为新物种吗?


其实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去问问天能和超威这两大巨头

而早在两三年前,天能超威海宝等一大堆铅酸企业就以“黑金”为名推出石墨烯概念的电池,再回顾一下早些年新日搞的两年换新,市场反应均不如人意,被验证了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营销概念。


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迪的石墨烯电池据市场传闻是雅迪买断的专利技术,交由南都电池代工,正常情况下专利垄断期也就是三年以内就结束了。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只能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看这个事儿。


雅迪电动车的石墨烯电池,是电池新物种还是营销旧故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两个电池巨头不可能放任雅迪一路狂奔,再来个企业借力上位,

对应到雅迪推出石墨烯之后两个巨头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

吃瓜者们默默的笑了。

其实,不管技术是否完成了复制或者超越,我们相信天能超威最晚不会超过2020年天津展必然推出石墨烯或者类似新品。

So,

我们可以清晰的形成一个认知:

雅迪推出石墨烯,抛开技术来看,哪怕是营销概念在一个阶段内形成领先优势,这是符合“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领先战略,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技术或者核心科技可以确保企业百年基业长青。

同样,假如石墨烯真正能如官方数据呈现的技术革新,那么对原有的铅酸电池行业可能形成整体的带动和产品的全面升级,对消费者和行业而言,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当然,这也需要更多的企业来共同推动,

在市场的层面,锂电,传统铅酸,石墨烯依然是各有千秋,一个新物种如果很容易被定义,那么它就不是新物种了,石墨烯带来的是需要站在更长远发展角度去思考的蝴蝶效应,谁是王者,现在谈论为期太早。

至于雅迪石墨烯究竟是又一个营销炸弹,还是真的解开了潘多拉盒子的密码,

还需要市场和时间来验证。

但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拥抱变化是走向成功的最好方式。

我们永远不要尝试改变世界,而要改变我们自己。向错误学习,向他人学习,改变自己,我们才可能成功。

你说呢?

OK,今天聊到这里,文中各项数据有不详实之处,欢迎更多的专业大咖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