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198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

人到中年》改编自谌容同名小说,由王启民孙羽联合执导,潘虹、达式常、赵奎娥等联袂主演。电影《人到中年》堪称是潘虹巅峰之作,也是长影厂难以超越的经典影片。影片一经公映便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及最佳女主角奖、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01

电影《人到中年》是知识分子题材的代表作,比起稍早几年的《李四光》(孙道临主演)、《海外赤子》(陈冲秦怡主演)、《天涯海角》(王心刚王馥荔主演),电影取得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人到中年》有着严谨真挚的创作态度、丰富完整的故事情节、动人又逼真的细节,更有陆文婷这一高度浓缩了知识分子优秀品质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的艺术形象。陆文婷是众多看似平凡普通的知识分子写照,他们生活贫寒,却有着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在事业家庭重压之下深感疲惫,却仍旧无私奉献着。

电影改编自谌容的同名小说,又经第四代导演孙羽与长影厂知名摄影师王启民联合执导,电影在文本自身的文学性与影像表达上均体现出了很强的感染力

02

电影《人到中年》最成功之处便是陆文婷一角的成功塑造,这与剧本提供的文本支持、导演的表现技巧以及潘虹细腻动人的表演是分不开的

金鸡奖评委会给予的评语是:“《人到中年》在银幕上成功地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人陆文婷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在新中国成长的一代知识分子崇高的精神面貌,并触及了一个富于时代意义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陆文婷形象之出色常常使观众忽略了影片中其他个性色彩鲜明、富有象征意义的角色。事实上,这些身份、性格各异角色不仅是真实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写照与艺术性再现,她们的成功塑造也使得女主角陆文婷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电影中陆文婷形象有着极大的时间跨度,从刚毕业起的青涩稚嫩、到顶着压力为焦成思(浦克饰)做手术时性格的愈发成熟、再到成为家中女主人与社会顶梁柱后的疲惫,陆文婷这一银幕形象被呈现得极富层次感。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陆文婷的气质特点、精神状态都会有着微妙的变化,不变的是她内在的沉静、隐忍与坚韧,这是陆文婷骨子里的性格体现与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导演又巧妙地将陆文婷这一形象与影片中的其他角色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电影首先在开头呈现得是病倒后的陆文婷,电影以孙主任的视角回忆起18年前的陆文婷,在他的回忆中,年轻的陆文婷是羞赧且拘谨的,但内在却有股灼热与赤诚。用孙主任的视角正是说明了,在医学界骨干同事眼里,尚且年轻的陆文婷俨然是一个精神值得钦佩的好医生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紧接着便是将陆文婷与她的闺蜜姜亚芬(赵奎娥饰)对比,她们是同样的医学知识分子,志趣上大抵是相同的,但他们内在的性格却有差异。亚芬性格更为活泼,从某种程度上看,她更代表了普通人,会对枯燥的工作厌烦,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经历坎坷之后,虽有挣扎却还是不可避免地选择了出国。这对闺蜜朋友性格“一动一静”的对照不仅突出了陆文婷性格中“静”的力量,更用亚芬与其丈夫、用他们代表的那些不堪重负者的人生道路选择来衬托陆文婷精神上的坚韧

这个“坚韧”不是制式化、脸谱化的,电影用更多的人物来使得陆文婷的形象显得更为生动。陆文婷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她内心深处的不卑不亢,来自于她对医生道德操守“医者仁心”、“医者无类”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她深切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面对思想刻板、行为僵化、内里却自私且充满优越感的秦波老太,陆文婷的回应可谓是不卑不亢,她既不会失去理性与之针锋相对,也不会软弱退缩畏手畏脚,她的回答总是体面又丝毫不失力度。在这里,她的言辞柔和却不失锋芒,外表纤弱内在却仍保持着一个医生的傲骨,外表的纤弱、言辞的温柔却更加凸显陆文婷性格上的棱角,那是种不卑不亢的精神力量

面对较弱胆小的小女孩、性格直率爱说话的老大爷,无论是什么样的病人,她总是展示了耐性与关怀,丝毫不见医生的职业式冷漠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陆文婷早就发现焦成思是她当年冒着风险艰难治疗的病人,但她仍旧是保持沉默,没有借此向焦夫人秦波邀功,即便是被焦成思认出并被焦夫妇致以强烈感激之时,她心中仍旧没有大的波澜,仍旧借以“分内之事”的说辞自谦。这正说明,陆文婷的心中,已经将医学工作、救死扶伤看作是自己的使命,她的内心深处将抚慰生命看作是自己毕生的价值追求并不会借此过分换取世俗上的物质报答,这种内在的高洁是她精神力量之源

陆文婷是一个理想化的角色,而正是这些丰富的人物与细节,使得这个理想化角色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她具象化的让人信服

03

影片的另一大成功之处是对影像造型的强化运用。影片中最常出现的场景空间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医院——陆文婷的工作场所,其次是住所(包括陆文婷的屋内、院子),然后就是在陆文婷与傅家杰相恋时的自然景象。一方面,它们本身即是

对当时城市人文风光与中国自然风光的记录,本身具有纪实性,具有史料意义;另一方面,电影对这些影像的精心设计更丰富了电影意蕴、强化了电影表达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在陆文婷住所内,环境是狭小、简陋的,逼仄的空间甚至使人感到压抑。两个中年知识分子、两个孩子,室内却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寒碜的厨房,这体现了陆文婷物质生活条件之差。而电影尚不止与此,电影将人物的活动与家中场景巧妙结合在一起。在这一重空间内,

他们的生活既是贫寒的,却也不乏人情味。这些邻里、亲子、朋友、陌生人之间的温情使得陋室之中有了温暖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例如,陈奶奶就像亲奶奶一样照顾陆文婷的孩子、看到家中来客心照不宣地送来板凳;陆文婷在百忙之中凶了孩子之后感到心有愧疚,看到儿子送来的烧饼在桌子旁落泪;亚芬离别前的最后一次聚会,陆文婷保持沉默,傅家杰与刘学尧“笑谈”几十年的辛酸历程,过去的辛酸与“今朝”的笑谈使得陆文婷百感交集,一向不喝酒的她也举起了酒杯;陆文婷突然发病后,傅家杰拦下了一个货车师傅,师傅语气恶劣内心却极为热心,与医院里那些语气和蔼却互相推诿的服务者形成鲜明对比。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在陆文婷工作的医院中,呈现的是现代化冰冷的医学机器,陆文婷仍旧用那充满爱意的眼睛去温暖病人。在这一重空间内,电影呈现得是现代化都市中的人情百态。有满身傲气、刚下专车径直走入陆文婷办公桌前盛气凌人的秦波,也有热心肠、心直口快的老大爷,更有一些表面态度亲切实际内心却丧失了工作热情的接待员。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在陆文婷重病之际,电影用了一种颇为意识流的表现手段去表现陆文婷的幻觉,此时陆文婷躺在医院的病床里,电影画面中却出现了陆文婷拖着疲惫身躯在沙漠中踽踽独行。两个画面交叠,便极具象征意义,在事业、家庭、生活重负中“断裂”的陆文婷就像是在沙漠中苦苦支撑的前行者。在爱人、朋友、同事的关怀、社会的帮助后,陆文婷逐渐站了起来,此时傅家杰打开窗帘,这时的场景构图也是极具设计感的,

画面之中出现了暖色,这隐喻着陆文婷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而在陆文婷与傅家杰相恋的过去,电影中呈现的则是广阔的室外空间,即是大自然的场景。这些广袤美丽的自然场景配上傅家杰吟诵裴多菲的诗使得一部现实主义题材有了几分浪漫主义气息,这种诗意写实与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题材是高度吻合的

潘虹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虽然生活是坎坷的,事业是辛劳的,但是自然世界的美好缓解了陆文婷现实生活中的忧虑,这种诗意消解体现的意境美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审美习惯下的追求,她更为陆文婷的家国情怀提供了更深层的心理依据她爱这片生养她的土地,这里见证着她的童年、青春、成长与爱情,所以她内心坚信自己的朋友亚芬“会回来的”,她深爱着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