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逃七年之癢?瑞康醫藥前三季淨利持續下滑 迴應稱“淨利已重拾升勢”

中國網財經11月6日訊(記者 張潤琪)自2011年上市以來,連續7年保持高速增長的瑞康醫藥遭遇“滑鐵盧“,在去年淨利首次出現下滑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淨利依然持續下滑。

日前,瑞康醫藥發佈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89.87億元,同比減少0.68%;淨利潤1.96億元,同比減少22.7%。前三季度營收269.44億元,同比增長9.73%;淨利潤5.79億元,同比減少30.56%。

對於前三季淨利潤持續下滑,瑞康醫藥在回覆中國網財經時表示,“公司淨利已經重拾升勢,明顯轉暖。”

2018年淨利首次出現下滑

資料顯示,瑞康醫藥成立於2004年9月21日,2011年6月登陸A股市場,是一家向全國醫療機構直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同時提供醫療信息化服務、醫院管理諮詢服務、院內物流服務和醫院後勤服務的綜合醫療服務商。

瑞康醫藥上市後的七年間,營收、淨利潤一直保持持續增長,2017年實現營收232.94億元,同比增長49.14%;淨利潤10.08億元,同比增長70.66%。但是2018年,這一增長趨勢被打破,淨利潤首現下滑,數據顯示,瑞康醫藥當期實現營收339.19億元,同比增長45.61%;淨利潤7.79億元,同比減少22.77%。隨後,2019年上半年,瑞康醫藥淨利潤仍同比減少33.99%,達3.83億元。

對於2018年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瑞康醫藥在回覆中國網財經時表示,主要由兩個方面造成,一方面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公司融資金額和融資成本有所提高,財務費用增加較大。另一方面,2018年是公司併購的整合年,業務全國化之後,人員、辦公、差旅等管理費用支出階段性上升,導致管理費用率有所上升。

隨後,瑞康醫藥公佈的三季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淨利潤出現雙下滑,前三季度淨利潤下滑近31%。對於前三季業績,瑞康醫藥認為,公司淨利已經重拾升勢,明顯轉暖。

瑞康醫藥稱,公司第三季度單季度的營收89.87億元,環比二季度略微下降了2.48%,但三季度扣非歸母淨利環比二季度上升了11.4%。“2019年前三季度幾個核心的財務指標方面均有改善,首先是資產負債率,三季度末的資產負債率是68.05%,相對中期報告略有下降;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自去年的三季度以來持續保持淨流入,在今年一二季度均實現淨流入的基礎之上,三季度單季度淨流入超過20億元;前三季度公司的綜合毛利率是19.38%,這兩年來一直保持在19%—20%這麼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第三季度毛利率小幅抬升至20.28%。 ”

數據顯示,瑞康醫藥2019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6.54億元,同比增加40.98%。不過,其第三季度財務費用2.4億元,同比減少17.89%。

5000萬擬收購兩家虧損公司

值得注意的時,瑞康醫藥在發佈三季報當天,宣佈擬5000萬元收購控股股東兩家公司,資料顯示,擬收購的兩家公司2018年和2019年1-9月均未產生營收,以及淨利潤均為負值。

10月31日,瑞康醫藥發佈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購買威海衡健醫院管理有限公司72%股份、內蒙古包氏蒙醫國際整骨醫院有限公司70%股份,收購價合計4975.18萬元。公告顯示,此次交易為關聯交易,其中,威海衡健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瑞康醫藥控股股東韓旭、張仁華,購內蒙古包氏蒙醫國際整骨醫院有限公司70%的股份系瑞康醫藥控股股東張仁華以及其子韓春林的股份。

資料顯示,威海市衡健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醫院管理服務、養老服務、旅遊諮詢服務、診療服務,其2018年、2019年1-9月淨利潤分別為-1037.90萬元和-33.35萬元。內蒙古包氏蒙醫國際整骨醫院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蒙醫診療服務、蒙藥銷售、蒙醫整骨,該公司目前正在裝修改造,尚未開始運營,其2018年、2019年1-9月淨利潤分別為-39.91萬元和-17.21萬元。

對於此次併購,瑞康醫藥表示主要基於兩點考慮,一是作為集團對下游醫療機構產業鏈延伸的初步嘗試,也是小規模的嘗試,行業中參與醫院經營的同業公司也並不少見;二是解決兩家醫院與集團關聯交易的問題,“因為兩家醫院的藥品、器械耗材比較多的是從瑞康採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