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用科學延續文明

想要判斷一項技術是否成功,除了要了解這項技術出現的背景以及技術原理之外,觀察其在未來幾年的發展狀況同樣有效。而提到近年來頗受關注的那些技術,3D打印始終是一個無法忽視的話題——因為相關的技術成果報道層出不窮。


3D打印 用科學延續文明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的報道中出現了一款不到1美元的助聽器,而讓大眾感到驚訝的不僅僅是其遠低於市面低成本助聽器售價的價格,更重要的是它是採用3D打印技術打造的。

據悉,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薩阿德·巴姆拉和蘇哈姆·辛哈通過3D打印製造助聽器外殼,並將之與廉價的電子元件結合,生產出了廉價的3D打印助聽器。儘管,目前該款助聽器還在解決內部電路聲音過大的問題,但是作為廉價助聽器,前景依舊非常可觀。

無獨有偶,讓我們把視野集中到自己的祖國。

雲岡石窟位於我國山西省,是中國大規模古代石窟群之一,屬於難得的藝術寶庫,其中,第12窟又名“音樂窟”,記載了我國古代最早宮廷交響樂團演奏中西式樂器的天人形象。日前,雲岡石窟第12窟原比例3D打印複製窟項目完成上色總裝,距離該項目立項時間2017年3月花費不到3年。而該項目的竣工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移動展示雲岡石窟第12窟近在咫尺,對於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有很重要的意義。

3D打印技術屬於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原理上接近傳統的打印技術,但是加入了空間感的感念,並且涉及到了材料學的知識。儘管近年來3D打印才正式進入我們的生活,但是3D打印的出現卻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

事實上,就像傳統打印技術和掃描技術存在一定的互利關係一樣,3D打贏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和掃描技術的發展相依託。以前文提到的3D打印複製窟項目為例,該項目在準備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瞭解石窟的細節結構設計,運用了包括激光掃描在內多種無損檢測技術來繪製數字模型。

如今,3D打印技術涉及的領域已經囊括製造業、食品、醫療等領域,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項技術在2012年、2018年、2019年,先後完成了人造肝臟組織打印、實驗鼠甲狀腺打印、3D打印心臟的技術突破,儘管,目前技術本身還不足以製造出滿足臨床手術需求的器官,但是為未來醫療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不誇張的說,3D打印是一種依託於傳統生產思路,但有別於傳統方向的科學技術,從目前來看,這項技術正在幫助我們突破現有的格局。無論是工具的製造,還是針對古文物的保護、文化的傳播,都有著重要的價值。3D打印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文明延續做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