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I-1000XM2 IFA搶先體驗,還是那個“真香”的大法

在索粉的期待和呼喚聲中,索尼WI-1000XM2時隔兩年終於來了。

“你可以把一代扔了”,這是我在IFA2019現場試聽二代產品之後對同事孫老師說的第一句話。

作為索尼WI-1000X的老用戶,孫老師曾多次向我吐槽“他熱愛的大法一點都不香”。

“開膠、掉漆、降噪一般、以及佩戴不舒適”似乎已經成為各位索粉吐槽愛機的共同詞彙,而這也同樣是索尼WI-1000XM2備受期待的重要原因。有意思的是,期待聲中還不乏BOSE用戶。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細節全面升級,只為更舒適

體驗過索尼WI-1000XM2之後,我的第一感受並不是它的降噪效果因為有了QN1(與WH-1000XM3相同的降噪芯片)有多好,而是一代完全無法匹敵的佩帶舒適度。

具體來看,WI-1000XM2的佩帶舒適度主要體現在頸掛和耳塞兩方面。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相比一代硬邦邦的金屬材質,此次WI-1000XM2頸掛設計完全採用軟硅膠材質,觸感柔軟舒適且親膚,即使夏天身穿無領T恤也不會覺得難受。

同時,由於軟硅膠材質的加持,WI-1000XM2機身重量僅為58g,相比一代產品輕了10g以上,大大減輕了脖頸的“負重”,最大的感受就是脖子後面再也沒有東西“礙著”了。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值得注意的是,WI-1000XM2線掛部分有所上移,個人認為這樣設計的好處之一便是令耳機佩戴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回頭看一代從最下端往上帶的設計,想想都很彆扭。

相比軟硅膠等設計帶來的舒適,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耳道設計帶來的舒適度或許更具誘惑力。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帶WI-1000X超過一小時耳朵就痛的要死,根本撐不住整個高鐵飛機行程”,我的同事孫老師表示,“因此耳道、耳塞設計的改變非常關鍵。”

實際體驗上,WI-1000XM2耳塞入耳後完全不會感受到漲耳朵,柔軟舒適,與耳朵更加貼合,現場體驗大概接近一個小時後並沒有感到任何不適。

此外,為了確保佩戴的舒適性,WI-1000XM2搭載了新的氣壓優化技術,令其在高海拔或飛機航行中也能夠佩戴更加舒適。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22級降噪下的優秀聽感

搭載與WH-1000XM3相同的降噪芯片QN1可以說WI-1000XM2的主打賣點之一,現場體驗後相比一代確實有所提升。

除了常規的完全降噪Noise Canceling和20級環境音外,索尼此次還增加了Wind Noise Reduction降噪模式,直譯為減少風噪聲,因此此次降噪等級共分為22級。

據悉,WI-1000XM2設計了兩個相互垂直襬放的麥克風以立體捕捉環境噪音,從而提高整體的降噪效果。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初步體驗上來看,Wind Noise Redution更適合在辦公室與同事對話或者戶外跑步場景。相比完全降噪,該模式依然能夠聽到較為清晰的說話聲。當然,該模式下噪音也會略大,播放音樂後仔細聽也會有細微雜聲。

由於IFA現場非常吵,因此WI-1000XM2 Noise Canceling模式並不能完全降噪,仍然能夠聽到少許吵鬧說話聲。不過,如果你播放音樂,即使聲音不是很大,也能令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在IFA煩躁的現場,佩戴WI-1000XM2聽音樂便彷彿置身於一個“世外桃源”。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為了確保好的降噪下也能有好的音質,WI-1000XM2搭載了一枚動鐵單元和一枚9mm動圈單元,能夠為用戶提供較好的中低頻和高頻音。同時,WI-1000XM2依舊支持SBC、AAC、以及LDAC高音質藍牙編碼,擁有Hi-Res小金標認證,支持DESS HX技術。

初步聽感方面,WI-1000XM2依舊沿襲索尼一貫的討喜風,其低頻下潛很深,試聽《加州旅館》等音樂時有一種直擊人心的感覺,非常適合偏愛低頻音的朋友。中高頻方面,WI-1000XM2也很通透,解析力強,整體來看非常適合流行音樂。

續航方面,WI-1000XM2擁有最長10小時的續航時間,並支持USB Type-C快速充電,充電10分鐘聽歌80分鐘。此外,WI-1000XM2依舊支持NFC藍牙一觸即連,其歐美版本還支持Google Assistant和Amazon Alexa兩大語音助手。

索尼WI-1000XM2 IFA抢先体验,还是那个“真香”的大法

“無論一代再糟,都不影響我喜歡索尼,”一位IFA現場的索粉表示,“如今二代來了,終於可以‘言行一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