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探親散記(五)

十二、倫敦

北安到倫敦也就近一個小時左右火車,相當於北京的六環邊,而且火車半小時一趟,去倫敦是非常的方便,我們到英國的當天飛機降落的希斯羅機場就屬倫敦地界了,只是當時繞城而過,對倫敦也沒有什麼印象,但我們的心情希望能早日揭開倫敦的神密面紗。女兒似乎很理解我們的心情,所以到英國後沒幾天就安排我們到倫敦了,之所以將倫敦遊放在我這篇文字的最後寫,是因為倫敦太有名了,有名的東東總是放到最後壓軸。我也擔心那麼有名的大英國帝國首都在我筆下搞成拙筆,那如何對得起女兒的一番周密計劃。記得去倫敦前那幾天,女兒在網上又是查信息、又是拔計算器,仔細算清我們去倫敦的各項開支。最後決定我們到倫敦不住,當天去當天回,今天玩不夠明天再來,這樣來回車費也比住倫敦的賓館便宜,沒辦法出門在外精打細算。

記得那天去倫敦我們是錯開高峰期的,非高峰期火車票比高峰期時便宜許多,可見倫敦人是如何治理高峰期擁堵的問題,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

第一次到倫敦我們完全步行,路線是這樣的,倫敦優斯頓火車站下車後經倫敦大學醫學院、國家藝術館到大本鐘附近,周邊有大本鐘、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景點。這幾個景點堪稱倫敦遊中的極品,有歷史有故事非看不可。然後再步行至白金漢宮,到白金漢宮時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趕上皇家衛隊換崗儀式,不然也是一個看點。游完白金漢宮後到大英博物館及唐人街周邊,大英博物館如果有時間有興趣侍一天也值得,裡面有英國從世界各國掠奪來的珍寶,包括我們中國的珍寶。在唐人街街口看到大紅燈籠高高掛,才想起是全球華人的龍年伊始,到英國後這是看到的唯一有過年氛圍的地方。從大英博物館到優斯頓火車站很近,最後從優斯頓火車站返回北安。以上幾個景點基本都在一起,用時一整天,全部步行,行程約十二三公里。

第二次到倫敦是去溫莎古堡時途徑倫敦,沒有細玩,如前所述只是重複地在倫敦各火車站、地鐵站倒車。

第三次到倫敦是從愛丁堡返回時,在國王火車站下車,參觀了附近的大英圖書館,本想找一下馬克思寫下鴻篇鉅作《資本論》的地方,但沒能如願。而後乘地鐵到倫敦橋及周邊商業區,游完後從倫敦橋乘地鐵到優斯頓火車站,從優斯頓站返回北安。這一次交通工具都是地鐵。

女兒的周密計劃,使我們在倫敦的行程科學而經濟。對倫敦的各景點我也不多說,都是世界級品景點,各類旅遊書籍中都大書特書過,各位看客將來如有機會到倫敦切不可放過這些景點,我只談談對倫敦之感受。

倫敦總的感覺道路窄,雙向四車道是寬的路,窄的路只有雙向兩車道,無立交橋和環路。但倫敦交通不太堵,車輛運行次序井然。倫敦無高層建築,但百年以上的建築比比皆是。倫敦的人感覺還是比較多,特別是唐人街附近,快趕上北京王府井。倫敦沒有大興土木為奧運,只是有些街道圍起來進行翻修,但都留好了人行通道。倫敦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早已沒有了工業革命時“霧都”之感覺。

據說外地車輛進入倫敦需交納一筆不菲的進城費,倫敦停車費也較貴,人們上下班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鐵、公交等,加上倫敦有效控制高峰期車流人流等措施,所以倫敦交通不堵。倫敦老建築較多,主要原因是政府規定建築不可拆舊只可翻新,而且要與原貌和周圍建築相協調。倫敦基本沒有工業,全市五分之四的人從事銀行、保險和金融等第三產業,沒有了汙染企業和過多的汽車尾氣,倫敦人好象回到了工業革命以前的田園城市,倫敦人是用心在打造這個“世界”的首都。

英倫探親散記(五)

和著名的倫敦橋合個影

十三、英倫之行的思考

短短一個月的英國之行,我們到了英格蘭倫敦、伯明翰、考文垂、牛津、劍橋、比斯特、布里斯托爾、巴斯、北安普敦,蘇格蘭的愛丁堡、格拉斯哥,威爾士的加的夫等城市,遊覽了這些城市的風景、名勝、古蹟;領略了英倫三島的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瞭解了英國的體制、宗教、教育等。這一個月可謂是細品英倫慢遊不列顛。本文不可能對這些地方一一敘述,也沒有這個必要,只摘其中之精華以嗜讀者。也算對有心或將來有意踏上英倫之人一個拋磚引玉。感謝女兒帶給我們的英倫之行,她使我們長了見識、開了眼界,有了感慨、有了思考。 歷史上的英國是一個很霸權的國家,日不落帝國的戰艦曾踏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國人不會忘記鴉片戰爭帶給我們的羞辱,香港的割讓帶給我們的哭訴。幾個世紀以來,兇殘的英國人不但和世界其它國家爭鬥,國家自己內部也一直在爭鬥,爭鬥的結果就是使整個英國社會趨於一種平靜,鬥多了自然累了。動久必靜、靜久必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在英國給人的感覺是二個字“平靜”,表現在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而在這方方面面中主要體現在人們的心靜。經過憲政制和工業革命,好象整個英國社會都處在一種安心靜養之狀態,讓我們從一個繁雜、浮華的環境一下進入這種狀態,還真有點難以適應。感覺在英國人們沒有浮燥、沒有路怒,有的是笑容、有的是客氣。人們掛在嘴邊最多的二句話就是“I'm sorry”和“Excuse me”。地鐵和列車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在閱讀,如果你要問個路,人們會不不厭其煩給你說半天。在英國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排隊,包括銀行、超市、上下車等,只要有排隊的地方都自覺形成一米線。在公共場所絕對沒有人大聲喧譁,在有屋頂的地方絕對沒有人抽菸。每個人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公路上的車輛沒有按喇叭的,英國交通法規定只能從右側超車,我們幾乎沒有看見從左側超車的。輔路上的車只有確保主路沒有車輛以後才能加入主路。在英國的一個多月,我們沒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也不見車輛發生蹭刮後在路邊的相互謾罵扯皮等現象。 英國人口六千多萬,和我國安徽省差不多,但英國高等教育機構中有180多所大學和學院有權授予本科以上的學位,而安徽省大學和學院有權授予本科以上學位的學校只有27所。英國有博物館近2000家,密度之高,世界罕見。而我們發達的上海只有近30多家博物館,而安徽省有多少博物館無人統計過,估計不會超過上海。世界發展到今天,中國在變,英國也在變。中國注重物質的,英國注重精神的。中國人斂財,英國人斂才,這就是區別與差距。 可喜的是發展中的中國已經意識到教育的重要。女兒現在所在的北安普敦大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國留學生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富裕起來的人們已經意識到教育的投入是一本萬利的財富。而來自雲南、貴州等邊遠貧困省份的留學生少之又少,除了經濟的原因以外,思想觀念上的桎梏和思想意識的落後也是主要的原因。感謝女兒帶給我們的英倫之行,她使我們的心靈更加溝通和理解,別人再好是別人的,祖國再窮是自己的,學成報國才是最根本的。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希望,廣大的中國留學生為了中華的騰飛在勤奮苦讀。他們忍受著海外的孤獨,親人的別離。他們都是當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本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他們現在得衣食住行樣樣操心,他們得跑銀行、下超市,到中介租房、去餐廳端盤,到使館續簽、去警局登記,他們夜下挑燈、日出晨讀。他們有去超市買東西被誤為小偷的經歷,他們也有在荒無人跡的地方迷路的經歷,這些苦他們都能忍下。但他們的付出有時得不到國內親戚朋友的理解,他們心中的苦和淚,他們無處哭和訴。記得去年女兒假期後返校時,夜裡12時到達北京2號航站樓,凌晨4時從3號航站樓飛倫敦。女兒過後電話與我們訴說,四十多公斤的體重拖著近四十公斤重的行李,從2號航站樓轉至 3號航站樓短短的三四公里,感覺好似上千裡,到3號航站時幾乎癱下。我要握緊自己的行李,還得撐住自己的雙眼,生怕睡過去而誤機。當時不是想起你們的殷殷期盼,我真想買張機票飛回來算了。是啊,這就是新一代的留學生,他們比不上老一輩留學生,畢竟時代和環境不同了,但他們的心中同樣有祖國的期望和親人的囑託。我在這裡要呼籲,多理解這些孩子們,他們比在國內的大學生苦。我在這裡也要大聲地對海外的孩子們說,堅強些孩子們,祖國的親人在時刻惦記你們!

謝謝!(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