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推動開發區人才引進

今年以來,河口經濟開發區創新人才工作理念,牢牢牽住人才工作的“牛鼻子”,抓好“內育外引”人才體系建設,以人才聚集推動創新要素聚集,以人才新優勢打造發展新引擎,以人才工作創新服務產業轉型、加快發展,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為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全力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聚焦重點精準發力,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功以才成,業由才興。河口經濟開發區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觀念,不斷強化人才導向,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吸引各類人才紮根河口。加強對人才政策的學習與研究,進一步理清思路,探索途徑,多調研,多思考,努力探索新形勢下“雙招雙引”引進人才的新方法、新途徑。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主抓手,不斷解放思想,強化改革創新,以擔當有為、真抓實幹的作風,做實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發揮雙招雙引主戰場作用。針對高端人才存量和增量不足的短板,深入細緻分析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和堅強有力的措施,在高端人才引進方面謀求突破。建立人才工作定期研究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人才規劃和目標的落實。大力實施“智匯開發區”行動,堅持引培並舉、管服並行、名利並重,探索“人才+項目”開發模式,創新“普訓+優選”孵化機制,積極構建全方位、多領域、體系化人才工作格局,為推動開發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人才支撐。

創新招才引智方式,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一是堅持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並舉。探索以招商項目為載體打包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的有效模式,在引進資金、項目的同時,積極引進人才、技術、品牌,實現人才和項目的同頻共振,達到引資與引智的“雙贏”。二是注重以才引才,以才薦才。利用現有“萬人計劃”、黃河三角洲學者等專家資源,以家鄉情、校友情和人才政策的“口口相傳”,形成人才集聚發展的“滾雪球效應”。三是注重項目引才,產業引才。圍繞河口經濟開發區重點產業,建立重點推介項目庫,制定急需緊缺領軍人才目錄,積極為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牽線搭橋”,通過採取兼職聘用、聯合攻關、項目合作等方式,促使風電、石墨烯、高性能陶瓷等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在園區彙集。近日,山東匯海醫藥化工有限公司和東營安諾其紡織材料有限公司2家企業被列入山東省第十五批“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企業名單。

落實人才優惠政策,激發創業創新活力。一是在落實省、市、區引進人才相關優惠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軟環境建設,制定人才激勵措施。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和暖心的服務保障,不斷提升人才的榮譽感、歸屬感和社會地位。確保各類人才在開發區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二是依託現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創業平臺,推動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博士後流動站建立常態化合作,為企業培養輸送高層次人才。持續關注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考核評價動態,在加強現有企業技術中心管理服務的同時,篩選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儲備庫,重點培育,引導海螺型材、源納科技、歐米勒電氣等重點企業構建創新載體,安諾其紡織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優政策、引人才,搭平臺、聚人才,強服務、留人才,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人才集聚之地、輩出之地、嚮往之地。東營安諾其紡織材料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連續硝化合成2,4-二硝基氯苯的微反應器系統開發與研製”項目、山東萬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合作的“糖尿病足新藥歸知糖疽顆粒Ⅱ、Ⅲ期臨床研究及產業化”項目被列入2019年度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 (第二批)立項項目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