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南亞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恆河-印度河流域,便已經誕生了繁榮昌盛的古老城邦。作為佛教和印度教共同的發祥地,南亞地區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列國爭雄的分裂狀態,其北部曾先後被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德里蘇丹國和莫臥兒王朝統治,從未囊括整個次大陸地區,直至歐洲人的來臨。

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首航到達印之後,歐洲各類殖民勢力接踵而至。進入工業時代之後,英國從一眾西方列強中脫穎而出,統治了除“高山王國”尼迫爾之外的全部南亞地區。也正是由於英國人的到來,重塑了次大陸地區的力量格局。二戰之後,在反殖民主義浪潮中,英國人雖然撤離了南亞,其影響卻始終存在。

遺禍丨泰米爾人遷居錫蘭

在南亞次大陸的東南方,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小島叫錫蘭,那裡自古就盛產寶石。只是隨著16世紀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捷足先登的葡萄牙殖民者們爭相開採此處,由此為葡萄牙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後來當英國人佔據此地時,寶石礦早已開採殆盡,島上的土地只能用於種植茶葉,以此挖掘殖民經濟的潛力。

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由於茶葉種植是勞力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人手勞力。然而當時錫蘭島上本土的僧伽羅族人口稀疏,難以滿足英國農場主龐大的產業需求,故此他們在19世紀前期開始大量從南亞次大陸南方運輸大批泰米爾人補充錫蘭島的勞力。然而1948年,英國人將要離開南亞之時,卻讓兩個民族在同一國家分治,埋下了動盪的禍根。如今,這個美麗的島國名叫斯里蘭卡。

動盪丨印度的野望

斯里蘭卡,在僧伽羅人的語言中是“光明富庶之地”的意思,然而獨立後的斯里蘭卡並未迎來光明穩定的局面。英國人將泰米爾人強行分離到單獨的區域居住,而在此之前漫長的英殖時期他們早已融入了當地僧伽羅人社會和生活中了。分治後的泰米爾人由於和僧伽羅人信仰不同,並且人數上處於劣勢(進而導致泰米爾人缺乏政治話語權),不滿情緒開始滋生,並逐步形成了一個極端組織。

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由於斯里蘭卡泰米爾人與南亞大陸的淵源,印度天然的認為這些信奉印度教的勢力必定親近於自己。為了能夠拓展勢力,甚至將被斯里蘭卡收入囊中(並非不可能,當時土耳其也在塞浦路斯打著相似的算盤),印度決定插手島內局勢。於是,在印度的重金支持下,斯里蘭卡泰米爾人極端組織發展壯大,並於1972年正式換牌成立了泰米爾猛虎組織。猛虎組織是一個純軍事模式的組織,其訓練、武器和早期相關經費皆由印度秘密提供,並且訓練基地就設立在印度本土的南部泰米爾難民營中。

干涉丨從幕後走上臺前

猛虎組織頭目名叫普拉巴卡蘭,他建立了一套紀律嚴明的規章,要求組織內部不能抽菸喝酒,結婚需要審核批覆等等,以此建立了一支5000人的特種式部隊。由於獲得了印度的幫助,泰米爾猛虎組織的武器精良程度一度超越了斯里蘭卡政府軍,他們甚至還擁有坦克、裝甲車、防空火炮和巡邏艇等大型精密性武器,對斯里蘭卡局勢構成嚴重隱患。不僅如此,作為極端組織的猛虎組織,同樣擅長於暗殺和自殺式襲擊等恐襲策略,斯里蘭卡政府被弄的苦惱不已。

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作為衝突的雙方,斯里蘭卡和猛虎組織並非沒有考慮過和談,奈何雙方的要求和底線相距甚遠,誰都難以妥協。1985年6月,忍無可忍的斯里蘭卡政府軍集中力量,終於將猛虎組織合圍在賈夫納半島,大有一舉殲滅之勢。奈何正當此時,印度派出空軍出動,正式出兵干涉了。印度並未主動攻擊斯里蘭卡,但卻空投了足足25噸的食品、藥品和武器,這導致斯里蘭卡政府不得不正視印度的訴求。

維和丨反噬的開端

斯里蘭卡面臨一個抉擇,猛虎組織在島內如蛆跗骨,強鄰印度又在旁邊虎視眈眈,他們需要需求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最終斯里蘭卡選擇了與印度聯繫,尋求他們不再支持猛虎組織。對此,印度方面表示泰米爾人是自己的同胞,斯里蘭卡必須保障他們的尊嚴,並給予泰米爾人更多的自治權力、將泰米爾語列入官方語言等。更為重要的是,印度明確表示,自己希望以維和的名義派遣7萬軍隊進入斯里蘭卡(後來派遣了5萬部隊),以維護同胞的安全。

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為了換取印度放棄對泰米爾猛虎組織的支持,縱然對方提出的條件再苛刻,斯里蘭卡還是選擇了接受。就這樣,雙方在1987年達成協議,印度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駐軍斯里蘭卡。然而讓印度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與斯里蘭卡的協議觸怒了猛虎組織頭目普拉巴卡蘭。或許在印度人的眼裡,猛虎組織不過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但是普拉巴卡蘭卻並不這麼看,他們將印度駐軍視為對自己地盤的入侵,反噬開始了。

決裂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當1987年9月,印度派兵進駐斯里蘭卡之時,泰米爾猛虎組織選擇了攻擊。印度軍隊遭到了由自己一手扶植的精銳猛烈打擊,死傷慘重。由於同印度的決裂,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了,1990年猛虎組織竟然選擇了和斯里蘭卡政府和談。他們寧可向斯里蘭卡政府妥協,也要將印度軍隊逼出自己的地盤。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原因,是因為猛虎組織和印度存在對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地區控制權的爭奪,而這恰恰是猛虎組織奈以維持的根本,更何況印度人並非都是泰米爾人,雙方畢竟還是存在教義信仰和風俗習慣上的差異。

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迫於無奈之下,印度只得撤出斯里蘭卡。然而在臨走之前,印度軍隊來了一記狠得,他們將猛虎的巢穴抄了,險些促使普拉巴卡蘭喪命。遭此劫難的普拉巴卡蘭豈會善罷甘休,很快他們於1991年給了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印度駐軍協議正是由他在任期間簽訂)一枚炸彈,次年印度決定將猛虎定性為恐怖組織。就這樣,印度在國際眾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戲碼,淪為大家笑柄。

後續丨猛虎的覆滅

由於實力的差距,曾讓斯里蘭卡政府束手無策的印度,居然就這樣被泰米爾猛虎組織反覆戲弄,於是普拉巴卡蘭也飄了起來。此後猛虎組織開始對斯里蘭卡國內的建築、商業中心、軍事設施以及佛教聖地發動襲擊,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美國於1997年決定將其定性為恐怖組織,次年斯里蘭卡政府再度宣佈其為非法組織。

攪動斯里蘭卡局勢,阻擊印度駐軍,釐清猛虎組織的興衰起伏

隨著國際社會對泰米爾猛虎組織的制裁,尤其是印度對本國猛虎組織據點的打擊,導致該組織日漸衰落。2009年5月,該組織頭目普拉巴卡蘭遭到擊斃,斯里蘭卡總統由此宣佈內戰結束。由於猛虎組織的運行依賴於其頭目普拉巴卡蘭龐大的國際走私網絡和海外泰米爾人脈網,並且普拉巴卡蘭並未培養出成熟的繼承人,因此他的死亡也標誌著該組織的崩潰。

印度對泰米爾猛虎組織態度的轉變,標誌著其干涉主義政策的破產和拓展自身影響力嘗試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