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我国大陆最南端的省份为广东省,而广东省最北端的地级市为韶关市,韶关市也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地处中原进入岭南的交通要道上,建制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名人辈出,自古有“岭南名郡”之誉。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五岭山脉南麓、北江中上游,现为广东省地级市,共辖3区7县(含自治县、县级市),这七个县均为历史悠久之地,其中建制史超过千年的“千年古县”就有六座,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是否有你家乡呢?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始兴县,位于韶关市东部、北江上游,与江西全南县相邻,为地级韶关市辖县,有“南岭明珠”之称,也是韶关七县中建制最早的县。始兴,古为扬州南境,后为庐陵郡南野县地,三国吴时(公元263年)析南野县南乡地置始兴县,始兴建制自此而始,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建制史。始兴建县后曾为始兴郡、南海郡、番州、东衡州、韶州、雄州、南雄州、南雄路、南雄府、南雄直隶州等辖地,建国后曾短暂并入南雄县,现为地级韶关市辖县。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新丰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韶关市南端,最早设县于南朝齐时,现为地级韶关市辖县。新丰,县名取“物产丰富”之意,其古为龙川县地,南朝齐时(483年)析龙川县地置新丰县,有一千五百多年建县史。新丰设县后先后为南海郡、东莞郡、东官郡、循州、龙川郡、惠州府等辖地,也曾改称休吉、长宁,民国初因与四川长宁县重名而复称新丰。建国后,新丰县曾隶属于东江专区、粤北行政区、韶关专区等,现为韶关市辖县。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仁化县,位于韶关市北部、南岭山脉南麓,是著名的丹霞山所在地,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仁化县也设县于南朝齐时,但不久即撤,唐垂拱四年(688年)复设仁化县,隶属于韶州,后也曾短暂撤销但沿袭至今,历史上多属韶州(韶州路、韶州府等)。建国后,仁化县曾并入韶关市为韶关市郊区,现为韶关市辖县。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乐昌市,位于广东省最北端、湘粤两省交界处,有“楚粤孔道”“广东北大门”之称,现为广东省县级市,由地级韶关市代管。乐昌设县于南朝梁时(508年),初称梁化县,隋朝时以其境内乐石、昌山而改称乐昌县,后多属韶州(韶州路、韶州府)。建国后,乐昌县先后为北江专区、粤北行政区、韶关专区、韶关地区、韶关市辖县,1994年升格为县级市,仍由韶关市代管。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粤赣两省交界处,隶属于地级韶关市。翁源县,古属百越,后为浈阳县地,南朝梁时(554年)析浈阳县地置翁源县,建县时间长达一千四百多年,翁源建县后也多属韶州(韶州府等)。建国后,翁源县先后为北江专区、粤北行政区、韶关专区、韶关地区、韶关市等辖县。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北部,地处梅岭要口,自古为中原进入岭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之称,其现为广东省县级市,由韶关市代管。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南雄,古称“雄州”“浈昌”“保昌”,其尽管为韶关六座千年古县中设县最晚的一座,但更是粤北曾与韶州并置的州、府所在。唐朝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析始兴东北置浈昌县,五代南汉时因其“雄踞边陲”而于此设雄州,北宋时因与河北雄州同名而改为南雄州,元为南雄路,明朝时为南雄府,清嘉庆年间降为直隶州,民国初废州为南雄县。1996年,南雄县升格为县级市,仍由韶关代管。

韶关七个县中有六个为千年古县,其一更是曾为州府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