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錄用為公務員,還有必要考研究生嗎?

徐徳惠


在職研究生對公務員晉升等方面沒有太大的幫助,考不考實際上無所謂,但從長遠來看,有時間有精力考研究生不是壞事,一來可以提高個人素養擴大知識面,二來也可以增加個人履歷,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歷對公務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大作用:

第一,報考公務員。比如現在公務員最低學歷要求大專以上,很多中央部委甚至要求碩士畢業生,沒有這個學歷要求,不能報名,就進不了公務員隊伍。這是成為公務員的先決條件。

第二,轉正定級。公務員錄用後有一年試用期,試用期後轉正定級,學歷是基本的參考依據。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四條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根據其學歷定職定級。比如高中和中專畢業生,定辦事員,工資為27級;大專定科員,工資為26級;本科和雙學士、研究生畢業,定科員,工資25級;碩士畢業,定副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工資24級;博士畢業,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工資22級。按照這個規定,如果是本科畢業進入公務員隊伍,再去考在職研究生不拿學位,毫無意義;即便拿到了碩士學歷,如果此前已經取得副科職位,對轉正定級也沒有幫助。

第三,提拔晉升。一般情況下,學歷對提拔晉升沒有影響,但在有競爭對手的時候,高學歷可能會對提拔有一定的幫助。比如單位提拔一箇中層幹部,有兩個人選都比較合適,能力經歷旗鼓相當,且每個人選背後都有領導支持,那麼在召開會議研究的時候,具有高學歷的一方,其支持的領導只要在會上提出一點,“某某某的學歷比較高,屬於高素質高學歷的複合型人才,建議考慮使用”,就會給提拔無形中加碼,使競爭處於有利位置。再比如,組織部來考察干部,為了選拔出合適人選,或者本身其實已有目標人選,就會在條件設置上作相關要求,如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此時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等於直接PASS,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種情況在以前的公開選拔中非常普遍,很多人在這方面也吃了虧。為什麼此前幾年有不少人都去讀在職研究生,很大原因就在此。

總的來說,有學歷總比沒學歷好,高學歷總比低學歷要管用。有時間去讀研究生,當然是好事,沒必要太過功利化。


80後小公


我是職場贏家,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建議你考一下。

此前有個同事,是個轉業幹部,中專學歷,雖然年齡不大,但在單位卻是個年輕的“老幹部”——老資格的年輕幹部。

本來他的仕途非常看好,畢竟年齡在那裡,資歷也在那裡,可是誰曾想開始鼓勵幹部在職學習提升學歷,他不以為意,別人學習他不學,認為學與不學對自己影響不大。

既然有這種導向,單位在競爭上崗時也就設置了學歷條件,一開始設置的是大專學歷,後來是大學學歷,這位同事其他條件都符合,就是學歷不符合,被卡住了。

等到他開始學習,其他學歷低的人已經拿到學歷了,一些比他資歷低的人先後走上了中層崗位。待他拿到學歷證書,以前沒有空餘崗位了,一步慢,步步慢,年齡慢慢也大了,優勢不再了。

雖然現在提拔幹部不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但是就我觀察,周邊的年輕公務員基本上都已經是研究生學歷,或是進機關時就是研究生,或是在職讀的研究生。

從領導的角度來看,人家有,你沒有,這就是你的劣勢,而且讀了研究生,不管學沒學到東西,至少從表面上看你是一個愛學習的人。

這個社會,什麼都要趁早,包括學習也是。有一句話說得好,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此外就是現在。同樣的道理,學習也是!


職場贏家


在職公務員考研,很有必要。但不是鼓勵你辭職去讀研,而是參加在職研究生學習。

從政策層面看,各級黨委政府對於公務員繼續教育持鼓勵態度,並出臺相關政策。

對公務員個人來說,爭取學歷上和能力上的提升的同時,有可能帶來工資待遇上的實惠。

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

“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定為二十七級;大學專科畢業生,任命為科員,定為二十六級;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科員,定為二十五級;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副主任科員,定為二十四級;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主任科員,定為二十二級。”

以上是針對新錄用公務員定級辦法,實際工作中,在職辦事員科員取得研究生,雖然不一定定為副主任科員,工資待遇中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是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

需要指出的是,新公務員法實施後,職級並行制度為公務員晉升級別提供了便捷渠道,碩士研究生含金量有所降低,畢竟本科公務員兩三年後就是四級主任科員了。

單證研究生已經取消,在職公務員報考研究生,從去年起,需要參加研究生統一考試,畢業後獲得雙證,主要專業是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需要向單位履行報批程序,才能安排時間學習並報銷部分經費,獲得獎勵。

在職學習最好是選擇本地院校,節省住宿交通費用。學費預算五萬元,預計兩年半畢業。畢業後憑畢業證學位證審批表,預計報銷三萬元,獎勵一萬元。自負一萬元。有的地方實行比例報銷加畢業獎勵,具體事宜請查閱當地組織人事財政部門的規定。

歡迎大家就此留言交流。


農夫三拳哦


有用的,一,在職研究生經過單位同意報考,可以報銷一部分學費,標準各地區不一樣,但差不多可以得到學費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學費補貼;二,研究生學歷可以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比普通科員高几百工資的,補貼加上增加的工資,讀研的費用差不多三年就賺回來了,還可以多個高學歷的名頭,對以後的發展有好處的。


鋒行天下55727471


當然,如果你想進高校,那沒辦法了,只能考研,而且還不夠,還需要考博,博士是一條難走的路,面臨很多壓力,正因為這樣,相對來說還比較值錢,記得讀博時,有師兄告訴我,他快抑鬱了,好多時候想跳樓,真的!有的時候你學的好,論文出的快,想早早畢業,導師可能想多挽留你一年,因為你已經入門了,什麼都清楚,導師的項目可能正需要你,這時也是你出成果的時候,捨不得😜有的時候搞的不好,就更不用說了,熬論文吧。讀博需要有個大心臟。
現在國家對研究生的出口收緊了。碩士有5%的被抽檢,博士有10%的被抽檢。所以各學校也加大了要求,不管小論文還是大論文。因為如果學校讓你畢業但國家抽檢不合格的話,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還不說,博士畢業要三個或五個盲審,盲審單位好多都是比本校層次好的學校。讀博要謹慎😁我對自己小侄子說的就是千萬不要讀博,那可能是條不歸路,需要天分,需要天分,人和人之間確實存在很大差距。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

首先,錄用公務員,是謀生手段,實現價值平臺。無疑學問越高,能力越強走得越遠。任何行業都如此,不侷限公務員這一特定身份。

其次,考研,是學習成長的新目標。與現在做公務員沒有本質上的衝突。有許多公務員還走在職研究生這條路。

最後,讀研後,可能有更大選擇餘地和發展空間。一是就公務員這行來說,起點高,關注度高,發展會相對快。二是如果有新的職業選擇,讀研可有助更好選擇。

當然,怎麼選擇都有道理。尊重共同發展和個性發展是多元社會的靚麗風景。


用戶1843621107361


可以的,如科委,教委,衛生局,水力,環保等,對知識要求又深又寬,知識更新又快的管理工作,為以後管理好,提升職務能更好勝任,讀研也是必要的。


長春中公教育vv


如果有機會讀研還是應該爭取的。

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公務員或者事業編,他們都利用閒暇時間考取了研究生。雖然平時辛苦點,但得到的好處顯而易見。無論在工資定檔還是上級部門的公務員遴選中,都發揮了知識的作用。學習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堅持提升自己,活到老學到老。


好人局長趙東來


這個沒有什麼必須,而是個人的意願和選擇,因為沒有這樣的規定。

然而,從自身的發展考慮,能取得更高的學歷,學到更多的知識,當然是再好不過。

其實一個人的發展,在校學習是基礎,而走上社會的再學習切不可忽視,否則差距很快就拉開了,所以說不可鬆懈,得與時俱進。


軍旅小故事與教育


如果你打算在體制內,那麼告訴你考個在職的就行,我們很多同事都是拿的在職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