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工作五年了,如果年薪不能達到五十萬左右,還能發展嗎,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千千千里馬


年薪50萬,已經超過了90%的職場人士,即使是號稱高薪的互聯網圈、金融圈,這個收入也是中上級別。

大部分職場人士都達不到這個收入級別,但他們依然努力的奮鬥,每天早出晚歸,熬夜加班,只求能夠儘快的升職加薪。其實50萬年薪除了金融、諮詢、互聯網等少數幾個行業可以快速的達到外,大多數行業工作十年也達不到這個層次,如果是發展潛力不大的傳統行業,即使大公司的中層幹部,也沒有這個收入。

我認識幾個年收入50萬以上的朋友,給你看看他們的收入情況。

朋友一,華為工程師,985畢業,入職時候是白菜offer,目前工作5年,基礎月薪加獎金加年底分紅,總共大約60萬,他的考評中上,休息時間特別少,每週至少加班4次,回家的時間基本上10點以後。

朋友二,阿里工程師,985畢業,年薪55萬,工作4年,入職時年薪20萬,每年上漲到10多萬,第四年開始又少許股票分成,未來收入會爆發性增長。

朋友三,硬件工程師,211畢業,年薪35萬,工作5年,入職薪水15萬,互聯網公司偏向硬件,收入每年漲幅不大,但目前開始帶小組,有股票分成,未來可期。

朋友四,公務員,工作3年後考上的深圳公務員,年薪不詳,大概20萬左右。工作時間早九晚五,個人支配時間較多,有副業,收入10萬以上。朋友們最羨慕這個哥們,他沒有中年危機,收入也穩定,還有正當副業,生活質量最高!

你看只有在頂級大公司,工作5年才有希望達到50萬,如果是小公司,這個年限就需要拉長,但一線城市工作崗位多,跳槽的空間大,50萬年薪不算難。

沒有50萬又如何,繼續奮鬥啊。只要選擇一個行業,站穩腳跟,不斷的提升自身能力以及專業知識,收入遲早會達到的!你看我的朋友就是這樣,開始收入低,然後不斷努力,加班熬夜,在4年或者5年以後,收入就會非常可觀!


HR沐雲君


座標深圳,我們部門曾有兩個同事,一個月薪8000,一個月薪3萬。

月薪8000的同事有自己的私家車,算不上豪,也是30萬+起步的,老婆孩子也都有,他經常在朋友圈曬今天又去了哪裡,美食、美景,不帶重樣的。

月薪3萬的同事經常叫窮、叫壓力大,開著一部10多萬的小車快8年了,也有老婆孩子,但幾乎不曬,他經常當加班狗,外賣是他常吃的美食,聽說父母要過來住一陣子,他的壓力更大了。

月薪8K和月薪3W的同事除了崗位和工資不同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一個爹十幾年前把生意轉讓順便在深圳買了幾套房,另一個爹在十幾年錢掙了點錢回家開餐館……

世事弄人!所以說在一線城市工作5年,與年薪多少萬沒有必然聯繫。

你能生活下來,年薪不用五十萬也照樣發展的很好,你不能承受生活壓力和各項支出,給你年薪五十萬也很難沒有壓力。

所以在我看來,作為年輕人,要想在一線城市紮根,就應該做好艱苦奮鬥的心理準備,不要既想過上有品質的高消費生活,又想在這裡留下來,那真的是想多了,除非你有個好爹!

反過來,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能夠持續的奮鬥,年薪不到五十萬,有三十萬、四十萬也不錯啊,重要的是有規劃、有計劃,不要揮霍無度,只要每年能存下一部分錢,日積月累你會很快在一線城市立足的。

千萬不要被那種年薪百萬在一線城市活不下去的說法給嚇住了!那些都是很矯情的人,只要定位為普通人,不追求要在市中心險要位置買房置業,不是去消費最貴的商品,享受最高檔的生活……相信有很多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不要什麼都被均價給唬住了。

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收入,只要有信心能夠立足,那你一定可以得到發展!相反,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一看到人家說一線壓力大就萌生回去的想法,肯定很難在一線城市生存下去。

重要的是堅持,還有遇到困難去想辦法克服的勇氣,這一點相當重要,否則在哪裡工作都沒有發展,你說是嗎?

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我發小在高中時候戶口轉到了北京,順便在那邊上學,因為那邊的錄取分數線低,而且環境比較好。

畢業之後他留在了北京工作,現在已經快到中年了,但是薪資並不是很高。與他同齡的員工年薪一般都是將近50萬,可他卻一直不漲。主要是因為他是本地戶口,所以並不想很努力,只想安穩的過日子。

覺得朝九晚五的生活很好,每天下班之後健身、喂貓生活很規律。他倒是不希望自己漲工資,因為拿相應的工資就要多做工作,這樣他就不能好好享受生活了。

我另一個同學就不贊同他的觀點,而且本身比較要強。在工作三年的時候,他就能達到發小收入的兩倍了。平時只要自己不會的東西都會積極學習,職場中也吃了不少苦,才有現在的收入。

1. 具體發展應該根據此職業以及公司的前景來定。

每個老闆能給員工提供的資源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如果現在從事的職業是未來的新興行業,就可以堅持做。

2. 如果想跳槽,應該抓住時機。

如果你的收入低於自己的預期目標,而且覺得此公司不能給自己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可以選擇一個更好的平臺工作。

3. 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給公司創造出業績才有漲薪資的可能。

很多員工埋怨老闆不給自己漲工資,並沒有反省自己平時給公司所創的收益。如果工作五年薪資仍不能達到自己的期待值,就應該反思自己的能力問題。


時小慢


一線城市工作五年了,如果年薪不能達到五十萬左右,還能發展嗎?

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能發展。

我在深圳工作10年了,做軟件開發,年薪也沒達到50萬,但趕在恰當的時候買了房,也置配了車,目前感覺一切良好。雖然有中年危機感,但沒那麼焦慮。

我舉幾個我身邊同事的例子吧:

1、我前同事,目前軟件工程師,在某芯片方案公司工作,年薪沒到50萬,在深圳有套價值700多萬的三房,帶重點學位,幾個月前買了寶馬X1。目前還一直在拼搏中,沒有要離開深圳的想法。

2、我前領導,目前研發總監,在一個方案公司做總體定製方案,年薪接近50萬,在東莞松山湖有套價值200多萬的無產權房,有車一族。目前還在奮鬥中,沒有離開深圳的想法。

3、我前領導,目前研發總監,在一家VR公司拿海思做整體方案,年薪應該有50萬,還有1%的公司股權,在深圳有2套房,一直有車。目前還在拼命找項目投資中,沒有離開深圳的想法。

4、我前同事,曾經是軟件工程師,離職創業做外貿,目前公司有10多人,年薪不詳,在深圳買了一套房,有部哈弗H6,準備換車中。目前在想辦法提升業務量,沒有離開深圳的想法。

5、我前同事,資深軟件工程師,在深圳有一套房,沒車,3年前離開深圳去了武漢華為,年薪接近50萬,再加上分紅,應該超過了。但據說有著比較強烈要回深圳重新發展的念頭。

6、我現同事,硬件工程師,年薪20萬左右,考上了深圳公明的公務員,辭職了。也沒離開深圳。

以上的例子,都是我身邊同事的真實情況,他們的收入比起大多數人來說都高,也都沒有離開深圳的想法。

在什麼情況下會離開深圳呢?

1、考上老家公務員,必須要回。

2、在深圳買房渺茫,同時老家也不賴,那麼離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從深圳回成都。

3、在深圳混不下去,家裡有礦,回去當個財主。我有好幾個同學,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雖然你年薪沒到50萬,但你也只奮鬥了5年啊。我的很多同事工作5年時,年薪不過20萬,現在不也照樣過得很滋潤?

你現在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能達到50萬年薪的標準,這樣才有可能儘早實現你的願景。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我是一隻程序猿,研發部軟件負責人,副業賺錢能手,專注寫職場,講述職場故事。歡迎關注我 ,一起抱團成長。

職場猿話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誇張。

中國目前只有四個一線城市,按照排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我們就拿北京為例,如下圖,2019年上半年統計的平均工資數據,大部分人月薪是在4.5-8K之間,即使最高的20-30k,也僅佔7.3%,您所說的年薪50萬並不在統計之中。

所以年薪50萬,可以說99.9%的人是達不到的。能達到年薪50萬的人都是什麼人呢?

1.企業家。自己創辦公司的,在北上廣深這種城市,很容易賺到50萬,前提是需要有資源,有好的思路。

2.公司高管。我說的是中型以上的公司的高管崗位,不是一般人能坐上去的,公司效益不用多講,作為高管,年薪50萬自然不足為奇。

3.有提成的工作-銷售等崗位。銷售是一個提成無上限的工作,好不誇張地說,有時候一個銷售人員可以決定公司的存亡。在一線城市,客戶需求大,一件產品只要有足夠好的市場定位,躺著都可以賺到錢。我是在二線城市工作,我們公司好的銷售一年也能拿二三十萬提成,一線城市基本就是翻倍的比例。

但是綜合來說,絕大多數人還是拿不到50萬的,五年的時間還是有點短,一個人的工作經驗是需要沉澱的,也許八年十年之後就可以達到,不過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的建議是踏實做事,低調做人,不要好高騖遠,不斷學習,提成自己的能力,再過幾年你的努力就會有成效。


橋好吃


二點建議。

你掙50萬年薪,如果是打工族,你基本上要把你整個人都奉獻給公司了吧。老婆上班嗎?雙職工孩子肯定關愛不夠,萬一學習不好,今後你現在的錢都是給他預留的。老婆不工作,賢內助做不了二年,寂寞的靈魂就會有尋求安慰的渴求,離婚了,財產半劈。你的50萬就是25萬了。

年薪50萬,各種酒局,放縱的夜生活交際,40出頭就神經系統受損,不久後就要花錢給醫院了。花錢不說,醫生護士還把你當殘次品看,精神再受打擊。



第一,趁著年富力強,如果家鄉在二線三線城市,尤其東北地區,應該抓緊時間回家卡位。中國的發展,大城市虹吸效應的優勢已經衰弱,已經在開始擴散式發展,目前回去卡位,是個非常好的時候。

第二,一線打工生活要深刻認識到,你在這個城市能否紮下根來,比你是否年薪50萬一樣重要。甚至退而求其次,寧可拿年薪10萬,多保有一些私人的時間,更重要。

第三,你家三代就在一線,那50萬你需要當個目標去努力追求一下,沒有後顧之憂啊!


劇影定福莊


年薪不到50萬就沒有在一線城市發展的意義了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99%的一線城市工作者都可以撤了,甚至可能更多。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現在年薪是多少,而是該如何在大城市發展。


為什麼選擇大城市發展

不想談什麼遠大的理想,我相信大部分人來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打拼,就是為了能有機會多掙點錢。


小城市安逸、舒適,在那裡待久了,人確實容易懈怠下來。回老家跟同學們相聚,卻發現個別同學已然是暮氣沉沉的狀態,這著實讓我很吃驚。而他們也很吃驚,我怎麼還有心思折騰這麼多事情。


雖然大城市壓力大、節奏緊張,但還是有那麼多人前仆後繼地趕來,為什麼呢?


首先,大城市機會多。越小的城市越講人脈,如果你不在那個人脈圈裡,那這輩子可能都難以出頭。大城市出人頭地也不容易,但是在這裡山頭多啊,這個不成,我還能換個地方繼續磨練。只要能力夠,總有一天會有屬於自己的小山頭。


其次,大城市的資源好。這裡的資源包括很多,比如教育、人脈、信息等,就不一一例舉了。


如何在大城市發展

五年看起來很長,可實際上卻很短,匆匆一瞥就過去了。每個人都希望能儘快成功,可現實並非如此。


我有一朋友來北京快15年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前10年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永遠處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狀態。直到2013年,他才把諾基亞淘汰掉,換了不智能手機。那些年,跟老婆出去吃個呷哺呷哺就算大餐了。
如今的他雖然算不上成功人士,但終於迎來轉機,收入大幅增加,準備買房,終於要在北京紮根了。


任何轉機的到來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更長。


作為一名外來者,我們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才有可能留下來。因此,努力是在大城市發展的第一要素。在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大城市,優秀的人很多,有資源的人也不少,我們能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努力一點。


其次,要堅持學習,不斷成長。只有保持成長,你在不會被淘汰,才能抓住紮根的機會。關於這點,我講過很多,有興趣的可以看下我的專欄和文章。


收入的增長不是線性的,抓住一個機會,就是一次爆發。重要的是,當機會降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了!


風哥聊成長


首先,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也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能達到年薪五十萬。

1、大企業老員工,一般在中產以上,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大型汽車企業的財務經理,45歲左右,年薪50W左右。  

2、利潤好的中等企業採購和銷售精英,銷售提成高這個不用說,採購油水多。 

3、高科技公司技術骨幹,如華為的軟件工程師,華為海外外派人員(比較苦)。  

4、利潤好的小企業老闆和個體生意人。

當然包括上面這幾類行業但不限於,所以說,你首先要看你所從事的這個行業的個人平均收入大概是多少,普遍就二三十萬,你一定要達到五十萬,要麼不現實,要麼就是你的確認為自己有過人之處。

所以說,其次,根據你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你的職業規劃。

如果你心有不甘,那麼就去追求你的目標,去能給你這個數字待遇的公司,如果能力水平你值這個數兒,在一線城市肯定不可能埋沒掉。

如果還是不行,那麼就只能說明你眼高手低,或者強中自有強中手,要知道一線城市的人才儲備是很豐厚的,競爭非常激烈。

最後,記住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還有一句,樹挪死人挪活。

做不了鳳尾,還是可以做雞頭的嗎。我這麼說不是讓你對付、湊合,或者消沉。

職場也好,做人也罷,第一要務是生存。

你的目標都已經設定在年薪五十萬了,那麼肯定生存對你來說不是問題了。

而要談發展,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曲折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如果你在你的行業中,你的能力水平甚至性格已經為人所熟悉,並且印象已經固化。

不妨試試換個與你現在從事的行業相關的領域,你的原來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可以用,並且這個領域有發展前景,目前環境寬鬆。

先別盯著年薪五十萬,哪怕只有一半也行,至少在新的領域裡你可以總結上一段工作的經驗,重塑你的發展規劃,乾的好的話沒準不用五年就達到你的期望了。

另外,估計你還年輕,機會多著呢。別總跟別人比,先認清自己,停下來思考思考,想明白了,再去做。

一年掙五十萬,不容易!但也絕非那麼難,尤其在一線城市,著什麼急。


犀鋒442


工資多少跟是否一線城市並沒有直接關係,甚至跟你工作的年限也沒有很大關係。

不能說你待在一線城市五年了,就應該理所當然的拿到五十萬年薪,如果真按你這種邏輯的話,那麼所有窮人都擠在大城市就好了,然後熬年限,誰待的越長誰就賺得越多。

顯然這種邏輯是不對的,我考察過上海的市場環境,即便是大學畢業生也有拿3000-5000的,除去租房,基本生活費用,每個月能餘下錢就算不錯了。

也許,很多人都想當然的以為在北上廣深這種超一線城市,至少得年薪幾十萬起步,但實際情況卻比想象要殘酷的多。

另外一方面,你把個人的發展完全等價於年薪的多少,這個未免太不切實際了。

還有賺錢多少跟行業整體形勢,國家經濟環境,個人技術含量等有莫大的關係,再加上運氣等不確定因素,能賺到年薪50萬絕非等閒。

建議你根據自己能力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不要太過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標,要多看看實際情況。祝你好運!


職場領航


在建議之前,想問一下題主幾個問題。

一、請問你是背井離鄉一人到的一線城市,還是和家人一起?

1、背井離鄉奮鬥事業,必然面臨的選擇就是:業成後在一線城市安家,舉家遷徙。另外就是奮鬥之後迴歸家鄉。這個選擇也是很多外漂的職場人士終會面臨的選擇性問題。

2、如果是一個奮鬥在一線城市,選擇性就多一點,沒有家庭的拖累,進退皆有可能,成功就可以舉家到一線城市,買房買車;如果失敗還可以退回家鄉。

3、如果是家人已經定居在一線城市,那就是孤注一擲的奮力拼搏,回頭的可能性比較小。畢竟家庭的根基已經慢慢滲入一線城市,再次回遷的成本大於你的拼搏的成本,現實也比較難實現。

二、年薪50萬是你的理想標準?還是養家立業必需?

1、年薪50萬,月均4萬,在一線城市當中算是不錯的標準。不知道題主距離50萬的差距大不大,如果說差距不大,努力一把還是可以的。但是差距大的話,就需要思考一線城市的成本與理想的差距了,如果差距過大,就得考慮撤退了。

2、如果年薪50萬是養家立業的必需,這就需要題主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這個目標了。而留在一線城市的可能性更高點。

三、你想要的發展是標準?達到年薪50萬後就會停滯不前,還是會繼續奮鬥?

1、想請問題主的職業規劃是明確的嗎?如果職業規劃是明確的,那麼奮鬥5年是在規劃中的一小部分,目標完成了嗎?假設說你的規劃的技術員-高級技術員-項目負責人-項目總監,如果你目前停留在高級技術員,難道就因為目前年薪達不到50萬就停止不前?職業規劃應該是跟經驗和專業技能掛鉤的,而非工資,當你到了那個階段工資自然而然會增加。

2、年薪50萬不應該是作為一個影響職業發展的判斷依據,而是作為一個階段性的目標。明確目標是需要超越完成的。要想做到50萬年薪,必須要具備50萬年薪的能力和資源,如果正職沒辦法做到,也要從副業上去著手。雙管齊下,達成年薪目標,同時磨鍊自我。

3、超越50萬年薪後,我們的追求只會更加努力,而不是停滯不前。因為每到一個階段,我們都會有一個對應層級的目標,目標不可能是一層不變的,接觸到50萬年薪的人,別人的目標就是100萬年薪,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定製適合自己的目標,切莫盲目跟隨。

4、如何做到50萬年薪?重要的是找對參考對象。找出你們行業或者你認識的、崇拜的高管或者最想成為那個職位的人。觀察他、模仿他、跟他學習。因為他能拿到的薪酬和能夠做到的事情,就是你可以看到可以實現的,對標他來學習,他就是未來的你。

希望對題主有用。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