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鄠邑區(戶縣)位於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在城區西北郊,有一座甘河鎮,名字源於村旁的甘河。在甘河的東岸,有一座東嶽廟,深藏在西安市鄠邑區第二中學的校園內——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甘河鎮有1400多年的歷史,曾經擁有大量的廟宇建築,包括東嶽廟、遇仙宮、黃龍廟、無量廟、太白廟、老爺廟、鍾馗廟、城隍廟、菩薩廟等。如今,僅存的這座東嶽廟,但是已經不是原貌。

2019年11月3日上午,我和家人經過甘河鎮,參觀完這裡的遇仙橋後,便來到西安市鄠邑區第二中學。週末,校園的大門緊鎖,看不到一名師生,向門衛說明來意,前來尋訪東嶽廟,便允許進入參觀。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從北門進入,向南約50米,左邊就是東嶽廟的戲臺。它坐南朝北,面對著正殿,坐落在1米多高的臺基之上,東西兩側各有一間過道門。戲樓面闊五間,進深二間,五架樑結構,單簷歇山頂,面寬13米,進深11米。

相傳,這裡始建於西漢武帝時期,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原本有五嶽殿、廂房、戲樓,大殿、後殿、獻殿等眾多的建築。據說,廟內曾經有大、小兩座戲臺,小戲臺早已被拆除,只剩下這座大戲臺,在五嶽殿北50米處。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戲臺南側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戲臺北側

過去,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這裡都有廟會,會期總共六天。每回都要演戲,先在小戲臺演三天,再在大戲臺演三天。有時,兩臺同演,相互賽戲。

如今,在中學校園裡面,周圍都是教學樓,戲臺上空空蕩蕩,曾經的廟會估計早已不再舉辦了。據說,在戲樓東補間的樑上,刻有“光緒辛巳年重修”的字樣。由此判斷,現在的東嶽廟戲臺應該是清代晚期建築。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在戲臺的底座上,東、西、北三面鑲嵌有精美的石雕,包括各類花卉、纏枝、水波紋浮雕圖案,以及兩件向外突出的獸頭。其中,兩件獸頭左右對稱,在臺基北面的兩側,五官清晰,手握繡球,好像獅子,又好像龍。從這些石雕的風格和保存情況來看,年代可能比上方的建築要早一些,跟元代遇仙橋石雕的風格非常像。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戲臺的北側,有八株柏樹,東西相對,夾道而立,應該是曾經東嶽廟留下來的老樹。柏樹的北端,戲臺的對面,還保留著一座面闊七間的殿,大門緊鎖,還在使用。根據位置判斷,這裡應該是東嶽廟的正殿所在地,供奉著東嶽大帝,也被稱為“泰山神”。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在正殿後方的屋簷下,放置著殘損的石獅和石碑。據說,這裡保存有四通明清時期復修東嶽廟的石碑,分別是明代《重修東嶽廟記》、清代《重修東嶽廟碑》《東嶽廟圖石碑》和《西安府周至縣甘河鎮重修廟記》碑。

甘河鎮:尋訪戶縣東嶽廟戲臺

在《封神演義》中講道,姜子牙封周朝武將黃飛虎任東嶽大帝之職,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嶽勘對,方許施行。

全國很多地方都建有東嶽廟,西安東嶽廟、華陰東嶽廟先後被公佈為陝西第一批和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9月16日,戶縣東嶽廟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至今沒有樹立任何文物保護單位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