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鑽石供應過剩 130年營銷神話或被中國人工鑽石戳破 全球鑽石供應過剩鑽石會降價嗎?

  由於消費需求轉疲弱,加上人工鑽石激增,全球鑽石產業自8月起就處於低迷邊緣。紐約寶石分析師PaulZimnisky表示:“目前市場疲軟是因供應過剩。鑽石買家手上的庫存太多。”

  曾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而聞名的鑽石巨頭戴比爾斯(De Beers),如今也難逃銷售疲軟的厄運。據外媒11月5日報道,全球最大鑽石礦商戴比爾斯宣佈鑽石供應過剩,將原鑽價格下調約5%。

  本週三,這家全球最大鑽石供應商表示,截止目前,其在8月的鑽石原石銷售額為2.8億美元,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5.02億美元。

  這也是延續了上月的銷售表現不佳,今年7月的原石銷售額比去年同期銳減53%,至2.5億美元,創下自2015年底以來新低。

  年初至今,戴比爾斯鑽石原鑽銷售總額僅為29.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9億美元下降了26%。

  由於今年客戶們購買原石的意願十分低落,鑽石珠寶需求遲滯不前,目前已經切割的裸石庫存仍多。

  不過戴比爾斯首席執行官Bruce Cleaver對此表示,中游客戶仍在努力消化裸石庫存、減少寶石切割中心的產量。戴比爾斯也會為客戶提供更有彈性的供應方案。

  鑽石行業獨立分析師Paul Zimnisky認為,目前鑽石市場萎靡不振的原因主要是供應過剩。在他看來,鑽石買家手中的庫存已經飽和。

  除此之外,礦商還面臨著來自人造鑽石的更大競爭。儘管人造裝飾用鑽石與天然寶石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學和光學特性,但二者的價格天差地別。1克拉人造鑽石的價格約為4000美元,而同等的天然鑽石售價在8000美元左右。

  此前為應對低迷的銷量,戴比爾斯曾一改以往打包銷售的做法,為看貨商(Sightholder)提供了重新配置一些體積較小、價值更低的鑽石原胚的機會。不過現下看貨商所獲利潤越來越薄,即使將原鑽買入二級市場也是入不敷出。

  鑽石交易平臺Bluedax創辦人David Harari指出,客戶都在等裸石價格回升,所以儘量少買原鑽:“二級市場不但沒有需求,且交易甚至都是虧損的。”

  在此情形下,戴比爾斯目前決定調降看貨商的購買額度,並允許他們延後交易。

  截至目前,戴比爾斯母公司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股價已較年內高位下跌逾24.9%。

  

全球鑽石供應過剩 130年營銷神話或被中國人工鑽石戳破 全球鑽石供應過剩鑽石會降價嗎?

  事實上,鑽石本就是一個騙局,而且可以說是“20世紀最大營銷騙局”。

  200多年前,鑽石確實很稀罕,因為以當時的技術,人類1年只能收集到20斤鑽石左右。然而在1870年,南非發現的大鑽石礦每年可以產出數噸鑽石,一下子可以扭轉供求。

  為了保住高價,全球幾大鑽石商聯合成立戴比爾斯公司,壟斷鑽石礦,控制供給。並且通過強大的營銷手段,將鑽石和愛情綁定。

  不過,近十幾年中國的人造鑽石技術突飛猛進,一下子打亂了鑽石市場供給。中國人只需一半成本、花幾個星期,就能得到一顆字面意義上完美無瑕的鑽石,色澤、紋理上跟天然的鑽石沒有一點區別,甚至在純度、透明度上好不少。

  儘管戴比爾斯此後開始大力宣傳“真鑽”並花4000萬美元造了一臺“人造鑽石鑑定器”,但單純的營銷難敵市場客觀需求規律。於是在去年,戴比爾斯也開始推出自己的人造鑽石品牌。這一維繫了130多年的騙局即將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