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萊剋星頓“圖書館之夜”活動介紹中國24節氣

美國萊剋星頓“圖書館之夜”活動介紹中國24節氣

活動中,演員們表演連唱、京劇、京胡演奏等節目。(美國《世界日報》/唐嘉麗 攝)

中國僑網11月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日前,美國馬薩諸塞州萊剋星頓華人協會(CAAL)和Cary圖書館合辦“圖書館之夜”(Library After Dark)活動,吸引了近300人參加。活動介紹了中國的“24節氣”,開展包括聆賞京劇、中國茶藝、書畫之美等多項活動。民眾們可以享受傳統中式點心美食,在互動中感受和體驗。

活動現場設立了4個展區:主舞臺有京劇歌舞、笛子、京胡和苗族歌舞表演;食文化展臺有義工示範包餃子、做湯圓、裹粽子,觀眾也可一起動手;茶文化展臺有茶藝表演和沏茶品茶活動;書畫文化展臺則有書畫家揮毫示範,與會者還可跟隨熒幕上的指引,在水寫紙上體驗筆墨之趣。

活動籌備會主席丁薇表示,本次活動籌備3個多月,共動員義工35人。因為表現抽象的時令節氣有難度,因此活動注重了華人遵循這種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融入生活、形成文化的具體表現。而且,24節氣與其延伸的文化很能與西方人連接,取得共鳴。2016年,“24節氣”獲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項活動十分有意義。

Cary圖書館館長Koren Stembridge表示,圖書館一年舉辦4次“圖書館之夜”活動,目的在邀請社區人士相聚與互動。活動收費僅夠支出,因此與其說“募款”,不如說在“募集友誼”。此次萊剋星頓華人協會的“24節氣”活動,不但有過往活動提供的表演節目,還有許多互動交流和體驗項目,是“最有野心的一次”,也是“最完美的‘圖書館之夜’之一”。(唐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