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肖傖:談蕭太后一角

 陳德霖為民國以後之青衣泰斗,其唱但守舊法,不務新奇,而臺下聽者,群稱其妙,不厭其舊,此乃由於嗓音唱法,皆有真實力量,真實工夫,故能於青衣新腔競爭時代,巍然獨存,近鄭過宜先生在新聞報談《雁門關》,力繩王瑤卿在該劇中飾蕩蕭太后之聲容並茂,瑤卿唸白之老辣乾脆,不同凡響,其神情氣度,亦自成一格,雍容大方,為俗伶所勿逮,愚於德霖、瑤卿兩伶之唱做,俱許為菊部奇才,惟過宜先生未能一見德霖之蕭太后,茲以本報黃寄萍先生一再索稿,特草此文,以示同好。

 陳德霖《探母回令》之蕭太后一角,在舊都幾成為彼一人之專職,凡盛大堂會中,大軸又往往排《探母》一劇,故久寓北京者,無不知德霖蕭太后之獨步歌壇,其道白之佳,固不待言,而其舉止容儀之華貴端肅,尤擅勝場,蓋其供奉內廷,於八旗貴族婦人之度態舉止,揣摩極有心得,故能恰合身分,斯豈等閒所能窺效耶?

張肖傖:談蕭太后一角

陳德霖之蕭太后

 王瑤卿在民國十年以前,絕不飾蕭太后一角,良以珠玉在前,不欲與德霖爭一日之長,瑤卿之念白,乾脆老辣固其所長,而發音未脫角音,亦為其唯一弱點,德霖京白之清脆勁聽,而能宛然逼肖旗婦之聲,遂超居瑤卿之上,比德霖在《探母回令》中之快板,為青衣第一,以其口風淸脆,嗓音圓轉,愈唱得快,愈顯得妙,與老譚之快板,異曲同工,德霖具此兩優點,遂非瑤卿所得並肩,況德霖之氣度神態,亦駕乎瑤卿之上,故談蕭太后,必以陳德霖為絕唱,又《探母回令》中太后與公主對白一段,針孔相對,一氣呵成,略一遲緩,便失精采,德霖之受人稱賞,於此處亦大顯身手。

張肖傖:談蕭太后一角

王瑤卿之蕭太后

 德霖、瑤卿之後,當代推許吳彩霞與芙蓉草兩人,彩霞純守舊法,桐珊則一以德霖為法,海上無不稱譽桐珊《探母》太后之佳,實則桐珊太后之旗裝臺步法,猶露矜持跡象,做作氣尚未脫盡,以視德霖臺步之純任自然,真有上下之分,此非敢以德霖已逝,故作此論,以驚世俗,實以兩人之藝,作平心之論,想為常聆德霖之蕭太后者,許為公言也。

張肖傖:談蕭太后一角

芙蓉草之蕭太后

 愚於民國三年冬,舊都伶聯會義務戲,在天樂聆及陳德霖、龔雲甫、王瑤卿、路三寶、胡素仙、賈洪林、金仲仁、王蕙芳等角之《雁門關》(南北和一折),德霖之太后,老龔之佘太君,兩人工力悉敵,洵可稱為此曲天上矣,其後在新明大戲院梅蘭芳排整本《雁門關》,乃以德霖、雲甫、王鳳卿、朱素雲、錢金福、王長林、荀慧生、朱桂芳、李壽山、姜妙香諸伶為配,亦極盛一時,愚未窺全豹,僅去聽一天,至今猶引為憾事也。

(《申報》1939年2月2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