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縣歷史沿革

富裕縣歷史沿革

齊齊哈爾市轄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左岸,松嫩平原北部。東與依安縣毗鄰,南與齊齊哈爾市、林甸縣接壤,西與齊齊哈爾市、甘南縣以嫩江為界,北與訥河市相連。總面積4335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10年)。轄5個鎮、5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富裕鎮、富路鎮、富海鎮、二道灣鎮、龍安橋鎮、繁榮鄉、紹文鄉、忠厚鄉、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塔哈滿族達斡爾族鄉。境內有繁榮種畜場、富裕牧場。縣政府駐富裕鎮。

富裕,因烏裕爾河流經境內而得名。富裕為“烏裕爾”轉音。烏裕爾,又寫作“呼裕爾”、“瑚裕爾”、“烏雨爾”,為同一女真語的漢字異書,意為“澇窪地”。【舊名大來克屯。富裕之稱是以流經縣境的富裕爾河得名。富裕爾河又名烏裕爾河。此河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於小興安嶺南麓,兩岸地勢低窪,每到雨季,則渲洩不通,沮洳難行。“烏裕爾”、“富裕爾”以及金代設置的“蒲峪路”皆為滿語,即“低窪地”的意思。】

唐虞三代為肅慎地;漢時屬拉地;後漢、三國時期屬北扶余;晉時為扶余奴隸制王國的屬地;後魏、北齊屬豆莫婁國;隋時屬靺鞨黑水部;唐時分屬於黑水靺鞨和撥苦僕固兩部;遼時歸屬東京道長春州北境及東北路統軍司;金代以烏裕爾河為中心設置蒲與(一作蒲峪)路(路治在今克東縣金城公社古城大隊);元為斡赤斤分地,後屬李苦江軍民萬戶府;明為奴兒干都司的統轄地。清代,屬齊齊哈爾副都統轄區。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建立驛站,設有塔哈爾站(今塔哈站)、寧年站(今富裕鎮)。清中葉稱此地為大來克屯。清末民初,今富裕西部屬龍江府(後改龍江縣),東部屬依克明安旗。

1929年3月19日,黑龍江省政府決定,由龍江縣析置富裕設治局,駐隆昌鎮(今富路鎮,原稱大來克村),由省直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10月1日,偽滿將富裕設治局改為富裕縣,隸屬黑龍江省,翌年12月改隸龍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嫩江省管轄。1948年6月,撤銷依克明安旗,併入富裕縣。同年11月,縣政府移駐寧年鎮(後改為富裕鎮)。1949年5月,嫩江省撤銷後,歸黑龍江省管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後,隸屬嫩江專區。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專區一度撤銷時,曾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1984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嫩江專區,從1985年1月起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

1992年末,富裕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左岸,松嫩平原北部。東與依安縣毗鄰,南與齊齊哈爾市、林甸縣接壤,西與齊齊哈爾市、甘南縣以嫩江為界,北與訥河市相連。全境版圖呈方形,南北最長距離75千米,東西最寬距離54千米,總面積4026平方千米。總人口28.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6萬人;滿、達斡爾、蒙古、柯爾克孜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轄5個鎮、5個鄉:富裕鎮、富路鎮、富海鎮、二道灣鎮、龍安橋鎮、塔哈鄉、繁榮鄉、友誼鄉、紹文鄉、忠厚鄉,其中有2個民族鄉。縣政府駐地富裕鎮。(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有改動)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富裕縣總人口284964人,其中:富裕鎮77497人,富路鎮29039人,富海鎮19731人,二道灣鎮23340人,龍安橋鎮14470人,繁榮鄉19215人,紹文鄉16190人,忠厚鄉12464人,友誼鄉26902人,塔哈鄉25290人,富裕牧場10643人,繁榮種畜場10183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