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壮阔江淮潮,奋进新时代。《新华日报》10月25日推出“壮丽70年 礼赞新江苏”特刊淮安篇,全面回顾总结淮安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展现淮安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抢抓“一区两带一枢纽”建设机遇,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崛起江淮的生动实践。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现将系列文章中《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一文转载,以飨读者。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打赢脱贫攻坚战 走好乡村振兴路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羊肚菌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齐全,还剩最后十几盒了,每盒600元,再不买就没了!”前不久,在涟水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农特产品展销会上,南集镇新合村的羊肚菌展台前围满了询问、购买的游客。“自去年种植羊肚菌以来,村集体的口袋鼓了,村民们的日子也更红火了。”村党总支书记陈爱仁满面春光地介绍:“村集体、能人大户、低收入农户三方联动,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带动3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今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5万元。”

如何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从弱处攻坚,向短板发力!”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说,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路,要集成政策、集中资源、集聚力量,不断增加涟水高水平全面小康这个“木桶容量”,让广大群众共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

开好“方子”,蹚出“路子”

—— 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

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这一天,高沟镇扁担村农产品展销中心里人来人往,鸡糕、捆蹄、瓜蒌籽等当地土特产受到游客的青睐。据介绍,涟水县探索“扶贫+旅游”“扶贫+电商”等产业扶贫新模式,打造了高沟扁担、大东瓦滩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创成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瓜蒌熟了

为了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个不落,涟水县在持续不断向脱贫摘帽发起冲刺,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补齐乡村振兴最短板——

党建扶贫新模式。出台“党建富民19条”“低收入村增收10条”,明确“产业引领、园区带动、土地流转”等增收路径,构建“产业+支部+贫困户”链条,扩大党组织覆盖率、影响力,推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据统计,近年来累计整合各级各类帮扶资金7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6个,实现所有经济薄弱村全覆盖。

项目扶贫新模式。建成全市首家“阳光扶贫超市”,为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慈善企业、爱心人士搭建脱贫帮贫平台,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

资金运作新模式。建立“1+X”产业扶贫机制,以县益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统筹使用1.26亿元扶贫资金,采用参股形式实施了2个光伏电站和正邦猪舍、扶贫厂房等3个产业化项目,推动扶贫资金保值增值。

兜底帮扶新模式。统筹扶贫资金、福彩公益金、社会募集资金,设立1317万元的“扶贫+医疗保险”救助基金,对患病住院者享受相应救助政策后,个人负担费用仍超过1万元的,给予最低70%、最高95%的救助。

权力监管新模式。将低收入农户确定、扶贫项目申报实施、帮扶资金拨付等纳入村居小微权力监督内容,固化工作流程,交叉滚动检查。此外,“1+N”产业扶贫、“学扶考扶述扶”、扶贫事迹报告会等一系列做法,激发了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金瓜飘香

一个个创新模式促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截至2018年底,全县11.27万低收入人口中有9.52万人实现脱贫、53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中有45个村集体收入超过18万元,累计脱贫率分别达84.5%和84.9%。预计今年年底剩余的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成功摘掉省级重点帮扶县帽子。

在以“志智双扶”为主题的“阳光扶贫超市”,不时有农户过来咨询找项目。“我们已经为2000多个农户落实了精准帮扶项目,为3000多名低收入农户落实了就业岗位,组织了50多个村借鉴别村的致富经验,实施了产业富民项目。”涟水扶贫办主任席虎说,目前已构建县有“阳光扶贫超市”、镇有“阳光扶贫窗口”、村有“阳光扶贫工作室”三级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创业就业咨询、慈善对接、求助投诉等服务。

“厚”了家底,“直”了腰杆

—— 产业振兴的“绿色答卷”

金秋十月,陈师街道百药园的菊花种植基地里千亩菊花正值盛花期,朵朵菊花迎风绽放,花香四溢。近百名村民和低收入农户忙着采摘、分拣。“今年我们的菊花实现了大丰收!亩产可达700公斤!”菊花种植基地的老板李俊高兴地说,今年每斤菊花的价格上涨了2元,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

陈师街道流转土地1.8万亩,采取“飞地”模式建设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康养于一体的“百药园”,种植丹参、金银花、射干、白术、葛根等20余种中草药。“园区推动农业向‘高价值’‘高颜值’跨越,推进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陈师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峰说,通过建立劳务合作社,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为种植户提供劳力服务,其中有低收入户劳动力1100多人,年可收益1.2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以上。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百药园里采菊花

“百药园”是涟水县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涟水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立足农业大县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生态、绿色”两大主题,将产业富民、产业扶贫作为冲刺全面小康的首要路径,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一路一廊”和“2+4”“2+10”战略,整合各级帮扶资金7亿元,高标准打造了以百菇园、百药园、百花园、百果园为主的“四百园”,成功培育了一批食用菌、中药材、鲜切花、生态林果等特色优势富民产业,打造了一批“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双线销售”产业链条,建成了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产业富民示范基地和农业示范园区,一些“脱贫无路”“致富无门”的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提供强大动力源。

项目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激活了经济薄弱村的一池春水。2018年,朱码街道花桥村利用省奖补资金30万元栽植瓜蒌,年底瓜蒌喜获丰收,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今年,该村又流转100亩土地扩产瓜蒌项目,并流转70亩土地实施黄花菜种植。“通过这两个产业扶贫项目,今年花桥村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队员,朱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花桥村第一书记陈燏信心满满。

带领更多农民走上蔬菜种植致富路的朱礼兵、引领全县葡萄种植产业提质增效的陈俊生、发展芦笋产业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李明顺……种养大户在涟水大地上不断涌出,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农户通过村庄造血、项目扶持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聚焦民生,改善民生

—— 奔向小康的“幸福表情”

黄营镇朱桥村充分利用回民集中居住村的独特优势,投入14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加大民俗文化的培植和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回族民居观光居住区特色板块,着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品民族文化、观民俗风情、尝牛羊美味”的乡村旅游品牌,促进群众和村集体实现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城里人经常到我们这里游玩,品尝我们朱桥的牛羊肉,感受民族文化。”朱桥村党总支书记郭正海说:“我们村的牛羊养殖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后,将带动乡村旅游、规模种植业等其他产业发展,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75万元。”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金鸡坨生态农庄

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涟水县部署推进的又一项民生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827户。在此过程中,探索出农村危房改造“1+X”帮扶新模式,发动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开展多类型捐助,为低收入农户捐赠基本家具、家电等生活用品,让低收入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得好”。

在成集镇条河村农村新型社区,一幢幢白墙黛瓦、江淮风貌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村民文化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百姓广场等一应俱全。“我添了两三万就拿了一套138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房,和别墅一样。附近环境特别好,天天晚上还能和老伴儿到小区广场上散散步、跳跳舞。”条河村村民刘中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涟水县聚焦提升群众感观度、满意度,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在全面解决“两不愁”的基础上,更注重以提升幸福感为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三线并进的高质量脱贫路径,杜绝一建了之、一兜了之、一脱了之。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少儿病残救助”项目,统筹资金为低收入农户购买精准补充医疗保险,实行就医二次报销,截至目前,累计赔付6612人次、近700万元。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统筹老促会、扶贫协会、慈善总会以及企业家、致富能人等帮扶力量,阻断因失学所致贫困的家庭代际传递,3年来,共有2960人次接受社会各类资助计673.40万元。

涟水: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直接决定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进度和成色。如今,涟水全县上下正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立下愚公志,扬帆逐浪行,以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奋力绘就新时代涟水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壮丽七十年 奋进新淮安”专题

将全方位展示

淮安各行各业、各县区的发展成就

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