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怎麼打好「智能城市」這手牌?

百度怎麼打好「智能城市」這手牌?

Google自2017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啟動的智能城市項目Sidewalk差不多快“涼了”,同為搜索巨頭的百度,智能城市做的怎麼樣了?這也是業界一直關心的問題。

在中國,智能城市成為雲巨頭TO B戰略的第一個戰場。

在2018年,BAT相繼調整架構後,所有人都在期待看到他們的成績單。

就智能城市而言,騰訊的數字廣東已經生根發芽,Wecity解決方案已經打入了多個城市,更是聯合了東華等生態公司一路拿下了多個大城市項目;阿里的數字政府張略升級,數字政府成為了產業AI新的三大場景之一,阿里城市大腦數據治理能力趨於完善;華為,則在5G、AI和雲的矩陣式打法下,繼續鞏固其政企市場份額與優勢......

所有與智能城市相關的戰略,雲部門始終都是一號位。 百度的動作相比較而言,看上去不那麼飢渴。

不過,2019年5月,百度以14.43億入股投資了軟件巨頭東軟,讓外界看到了它決賽TO B的決心,這次投資也是百度產業互聯網的一次重要選擇。而依靠資本的快速打法,被認為是快速且奏效的。

百度怎么打好「智能城市」这手牌?

百度CTO王海峰(左)與東軟董事長兼CEO劉積仁(右)

東軟作為創立於1991年,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已連續8年穩居中國醫療IT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排行榜第一位。在東軟董事長兼CEO劉積仁帶領下,正在往產業智能的大前方轉,智能城市、大健康、大汽車這3個國計民生相關的重要領域是東軟重點投入去做的——這也為和百度的合作留下了契機。

開啟“雙打模式”:啥是ABC+X?

2019年11月初,在第21屆東軟解決方案論壇上,百度和東軟正式宣佈聯手打造新型智能城市整體解決方案:雲智未來城市。

百度怎么打好「智能城市」这手牌?

整體來看,“雲智未來城市”新型智能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構建了1個橫向的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和10個縱向的重點領域應用。百度提供ABC+X新型架構、智慧底座和智能中臺,而東軟則提供行業應用、增值服務等。

此前東軟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邵樹力表示,東軟將重點“以人為本、以大數據為核心”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 1)以人為本上,東軟以207個業務方向、750種解決方案及產品,支撐健康醫療、社會保障、教育、環保等20多個民生行業的快速發展,先後參與200多箇中心城市的智慧應用建設。

  • 2)以大數據為核心上,東軟支撐了14億人口的數據庫管理,支撐超過7億人的社保服務,為6個數字化示範醫院、500家三甲醫院、2500餘家大象醫療機構提供軟件與服務,人力資源軟件覆蓋500萬員工、5萬HR,網絡安全產品覆蓋3億電信用戶等。

雙方明確的分工,也是百度強AI能力、地圖能力、數據能力與東軟最後一公里實力的結合。 整體來看,該智能城市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分3層:

  • 1)最底層的是ABC智能雲,包含基礎設施(雲計算中心),數據支撐(數據資源庫等),智慧中臺(大數據平臺和應用支撐平臺);

  • 2)中間層是智慧應用,包含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和大健康、大教育、大房產、大政法、大城管等10個領域應用。

  • 3)最頂層是服務渠道,即城市服務門戶(網站、APP、公眾號、小程序、自助服務一體機等)。

百度怎么打好「智能城市」这手牌?

百度副總裁、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 尹世明

“IBM很早提出智慧地球,但它命運總是擺脫不了做了智能城市最後是一堆服務器這樣的終局。什麼的原因造成的?是因為技術的原因。技術沒有到這個份上時,硬要做智能城市其實很困難。”

百度副總裁、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藉此提到了百度的技術。

他表示,百度與東軟聯合發佈這個新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首先要立足於一個新的技術框架,他們稱為“ABC+X”。

具體來看,“ABC”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 + Cloud Computing雲計算”三位一體,不同於傳統的雲計算。“+X”,其中一個“X”是IoT物聯網,只有全面的物聯網才有全面的數據;還有一個“X”是邊緣計算以及區塊鏈。

總體來看,“X”的技術是可以把算力的邊界打破,讓數據穿越邊界,讓算法穿越邊界。

百度和東軟的合作,可以看做是東軟把存量的知識和經驗搬到新的架構上,百度也把新的增量應用(比如智慧感知)搬上來,形成一個應用完善、相對全局的城市管理。

雷鋒網注意到,這種聯合體在業界越來越多,比如騰訊與東華軟件、阿里與中興軟創,有被投資的企業成為自己生態的重要一環,已經成為普遍的做法。而東軟與百度的聯合背後,拋開投資因素,價值共生是真正驅動力,也確實很能做到優勢共享、劣勢互補。

百度的城市邏輯:架構為“無邊界牆”而設計

從“模糊”到“看清”,再到“看懂”城市,這個能力的形成在行業裡花了相當長的時間。

尹世明提到,由於技術的限制,早期感知城市時,業界都只能達到一種模糊的狀態,基於視頻的能力,僅僅是“看見”,數據也都是做本地的計算和處理,數據是非結構化的,實現了一部分的智能應用;而隨後到了“看清”,看清的核心是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統一來進行處理,速度更快;現在,依靠“ABC+X”的新架構,計算無處不在,業界也可以有看懂+加決策這樣一種可能性。

這意味著,IBM失敗的教訓將有可能被避免,而智能城市僅僅是堆服務器的命運會到底終結——ABC+X帶來的想象空間非常巨大。

雷鋒網注意到,城市越往後走就會越靠近數字孿生的狀態,以虛控實,因此虛擬城市地圖非常重要,而眼下,百度地圖的位置數據價值亟需被充分挖掘。

百度怎么打好「智能城市」这手牌?

地圖實際上是一個數據可以彙集的操作平臺,可以把各種各樣的數據彙集到地圖上,具備時空序列特徵,與交通、城管、公安消防、輿情處理等場景實現聯動,據悉,百度地圖已經實現室外釐米級的定位,室內定位也做到了高精度。

“ABC+X從誕生之初就是一個社會級的平臺,是能夠跨越邊界牆的。傳統的服務器帶來的架構是部門級的,因而帶來了牆,想打破就很難。如果新的架構是開放的,ABC+X、一張圖、一張網,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健康的應用、大保障的應用搬上來,就形成一個真正對智能城市的管理。”尹世明如此說到。

此前雷鋒網報道過,百度如今的思路是雲+AI,百度大腦是百度技術的集大成者,百度大腦支撐智能雲加速產業智能化——這些點在其智能城市的佈局上也是剛好契合。百度雲是AI的底託和釋放的出口,更確切的說,百度雲是現在百度智能城市最前沿的那隻手。

智能城市是宏大的佈局,企業側、政府側都要做頂層設計,各級政府、各個垂直業務線更是要從上至下一以貫之,而龐大的工程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前景無限的市場,引發的競爭也是前所未有。這也對百度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

城市之爭,平臺之爭

所有人都看到了,B端已成為一個嶄新的戰場,B端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城市概念寬廣,是最大的B端,集合了交通、能源、工業、教育、金融、醫療等巨複雜的領域,每一個領域都是在渴求著技術的進入,也考驗著入局者的技術實力、業務實力、渠道能力、服務能力和運營思維。

“幾十年來,我們看到IT和製造業的支出增加,現在正處於平行的上行週期。”

摩根士丹利技術硬件行業研究主管Katy Huberty如此表示。這意味著,技術投資和其他投資正進入平行軌道,無論是工業還是服務業(包括政務),這種趨勢都是顯而易見的。

紅利在那裡,但BAT的起點其實是一樣的,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沒有誰到了通吃一切的地步。

雲計算的比拼,不再是基礎設施層面的“上雲”,而是基於AI能力的雲如何深入滲透企業和政府的業務層,推動行業和產業的轉型改造。

過去幾年,我們注意到,百度落地了“海淀城市大腦”,簽署了和山西陽泉、河北保定的合作,隨後也和重慶等地開啟投資、產業交流。2018年底,百度不僅與上海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還在楊浦區、寶山區首發落地智能交通、百度工業大腦等能力。當時百度要在上海設立創新中心和物聯網總部,把更多創新資源配置、創新技術突破、創新成果轉化放在上海,還獲得了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的支持。

總體來看2019年,各地城市紛紛轉型,悄悄競賽,政務改革此起彼伏;2019年,城市大腦級別的平臺也成了城市轉型的利器,城市中臺之爭也被掀起。阿里、騰訊、華為、浪潮、京東、太極等廠商角逐智能城市的舞臺。

而百度,這一次不僅有了針對智能城市的新架構、新體系、新團隊,也有了東軟這種級別的夥伴,獨有的優勢還在於有搜索,有流量入口,有智能終端,有強大的AI基因。在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邏輯下,發出自己的聲音,跑進最快的城市賽道,對百度來說,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