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可控制預防,不可治療的兩大病害-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

水稻可控制預防,不可治療的兩大病害-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又稱細條病、條斑病,發病後,葉片乾枯,滿田紅葉,該病主要為害葉片,有時也為害葉鞘,病斑發生在葉脈間,初為暗綠色小點,擴展後受葉脈限制,成為黃褐色略帶溼潤的條斑,和葉脈平行。在條斑上有大量的細菌溢滴物,呈臘黃色,幹後成為無數黃色堅硬的小菌珠,條斑匯合成斑塊,但仍可相當明顯地看到原來的褐色條紋,但不一定有菌珠或細菌溢滴物,會合後的老斑,顏色可變灰白,當葉上組織大量枯死時,很像白葉枯病,但病部邊界整齊,病部的條斑仍可辨別。

水稻可控制預防,不可治療的兩大病害-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屬於氣候性病害,常造成水稻葉片乾枯,遠看滿田紅葉,影響水稻光合作用,最終導致嚴重減產。

取下病葉,對著陽光查看,可以看到半透明的小條斑,發病嚴重時條斑融合成不規則黃褐至枯白大斑。早晨查看病葉,上面往往會看到魚籽一樣的顆粒菌膿。

水稻可控制預防,不可治療的兩大病害-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

防治辦法:

1、藥劑選擇要得當,要選擇能同時兼防稻瘟病的藥劑,比如:噻唑鋅為主的碧銳,安全性最好的銅製劑,銅高尚,噻黴酮為代表的勇護,好力挺;

2、施藥技術要得當,細菌性病害隨風、隨水傳播,速度快,田間防治從未發病區域向發病區域圍攻施藥,看一點,打一片。減少病害繼續蔓延,避開溫度高使用銅製劑,現混現用;

3、施藥時一定要復配高鉀、磷,葉面肥或者植物強壯劑(優多鉀,磷鉀能量,穗滿多單劑)來快速修復葉片受傷組織,促進葉綠素快速合成,不影響產量。

不建議使用氨基酸類葉面肥,因為這類葉面肥只能促使葉片趨嫩,不利於病斑收幹恢復。

根據天氣和田間發生情況5-7天再補防一次!建議輪換藥劑使用(噻黴酮、銅製劑,春雷黴素,噻唑鋅等)。

水稻可控制預防,不可治療的兩大病害-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

水稻曲病又名假黑穗病,綠黑穗病,農民俗稱:灰包黴頭。

發病時期:水稻揚花至乳熟期

發病症狀:在水稻開花至乳熟期發生,只危害穀粒。在水稻開花時浸染花器和幼穎,病菌在穎殼內生長,剛開始受侵害的穀粒穎殼稍張開,露出黃綠色的小型塊狀突起,後逐漸膨大,包裹全穎,漸漸變為綠色後龜裂,散佈出墨綠色粉末。

水稻可控制預防,不可治療的兩大病害-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

發生條件:

1. 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揚花期高溫、多雨、日照少、相對溼度高易發病。

2. 施用氮肥過多、過遲,造成植株長勢過嫩、過旺,密度過大。

3. 田間菌核聚集殘存量逐年增多。

防治辦法:

① 對於發病重的田塊進行秋翻地或翌年春季深翻地。

② 加強肥水管理、合理密植,及時摘除病株。水稻揚花前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③ 化學防治:水稻破口前7--10天。倒一葉和倒二葉葉枕距離為零時噴藥。畝用75%肟菌戊唑醇(拿敵穩)10--15克或18%噻呋嘧苷素(阿特米)40克或49%道立鋒40毫升或20%愛可50毫升或禾技或43%戊唑醇(好力克、安萬思、富力庫)對水25--30公斤噴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