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新技術唱主角 在進博會上與汽車一起“穿越未來”

第二代“會飛的汽車”、NEPTUNE氫能源概念車、BMW 7系自動駕駛測試車……與人們所熟知的國際車展不同,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汽車展區,量產車型並非參展主力。

作為最具國際化特徵的商品之一,汽車一直是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載體。據介紹,本屆進博會汽車展區位於2.1號館,分別規劃為品牌整車、汽車生產及零部件等展示區,展館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家企業參展,共計70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在汽車展區首發。

“今年汽車展區總體分為3部分,包括代表過去的古董老爺車、新款量產車型,以及代表未來的新能源車、自動駕駛汽車和‘會飛的汽車’。”進博會汽車展區負責人童敏祺表示,本屆進博會的汽車展區主打汽車產業的“前世、今生、未來”三大概念,傳遞企業對未來出行的理解。

新產品、新技術唱主角 在進博會上與汽車一起“穿越未來”

車企競相抖出壓箱底技術 進博會颳起“未來風”

汽車的體驗性、展示性和個人消費為主的特點,使它成為競爭最為激烈的產品之一。據悉,本屆進博會汽車展區共有140多輛展車,較去年增加5%-10%,包括大眾、福特、通用、豐田、本田、日產、寶馬、現代起亞等汽車品牌悉數亮相。

在展會現場,福特不僅帶來了福特旗下暢銷全球的先鋒標誌車型福特F-150和福特Mustang,還展示了在福特車型上搭載的最新駕駛輔助及安全科技——L2級別自動駕駛的Co-Pilot360TM智行駕駛輔助系統。

“此番參展,福特充分把握進博會這一平臺所提供的汽車行業交流契機,進一步兌現‘更福特、更中國’的承諾。”福特汽車公司集團副總裁、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寧表示,福特不僅期待中國市場將會為福特未來的全球增長做出貢獻,也願意與中國攜手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則攜現代汽車、起亞汽車和捷尼賽思三大品牌共同參展。與去年相比,參展面積從600平方米增至1450平方米,其中,多款產品為全球或中國首發。

“現代汽車著眼未來氫燃料汽車的發展潛力,為實現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產,不斷進行研發與投入。”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常務柳昌昇透露,起亞汽車品牌此次重點展示年輕化的品牌形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進博會上展示的起亞電動概念車屬全球首秀。

在大眾汽車的展臺,新能源車型成為“絕對主角”。據瞭解,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大眾汽車、奧迪和保時捷三大品牌,並現場展出了6款新能源車型、大眾集團中國研發戰略及對智慧出行生態系統的探索。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此次亮相本屆進博會的產品全部都是新能源車型,充分展示了集團在中國電動出行領域的發展成果。與此同時,通過提升集團研發能力、強化智慧出行生態系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繼續不懈努力,助力中國向更可持續的未來轉型。”

中國汽車業以開放姿態與世界同頻共振

“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本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傳來話語擲地有聲。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是,進博會拉近了國內外市場的距離,更彰顯著中國市場開放的新高度。

一方面,中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有約111萬輛汽車通過進口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作為世界汽車產業“新四化”變革的策源地之一,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今天,它不僅是汽車巨頭比拼銷量的必爭之地,也是汽車前沿技術的絕佳展示舞臺。

從2018年進口關稅下調的宣佈,到華晨寶馬合資股比放開“第一隻靴子落地”;從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再到今年特斯拉獨資的上海工廠建成投產……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中國汽車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開放競爭新格局。

“隨著我國汽車進口關稅的降低,全球汽車企業將在中國市場會獲得更為均等的市場機會。它們會加速投入,希望在未來佔據更為有利的競爭位置,擴大汽車消費市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此次進博會也為世界各國的車企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搭建了共贏的合作平臺。

事實上,開放正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時代底色。

德國汽車管理中心《2018年汽車表現》研究調查的20家汽車公司在世界多個汽車市場的表現情況顯示,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汽車銷量榜冠軍的中國成為各大車企首選的目標市場,其中大眾、通用都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市場,在它們的銷量中,近四成來自中國,遠遠超過了其在本土市場的銷量。

統計數據表明,通用汽車2018年中國市場銷量364萬輛,佔全球銷量43.3%;大眾集團2018年中國市場銷量420.7萬輛,佔全球銷量39%;日產汽車2018年中國市場銷量156萬輛,佔全球銷量27.6%。有分析人士據此指出:“從中國市場佔各跨國車企全球銷量比重來看,只有把握住中國市場,才能真正把握住各企業在全球車市的未來。”

作為一輛整車就擁有上萬個零部件的高端製造業,汽車業因其產業鏈漫長、技術密集型等特徵而被視為“人類工業王冠上的明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的加快,汽車也成長為典型的全球化產業。除汽車生產線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外,供應鏈遍佈全球、車企設在各國的研發中心協同開發新車等趨勢愈發明顯。

尤其在汽車“新四化”浪潮、全球車市進入調整期的挑戰下,跨國公司之間“抱團取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猛烈勢頭。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智能互聯技術領域走在了全球前列,被視為“最新研發成果的陳列室”。大眾、福特等跨國車企均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互聯網公司積極合作,推動汽車新技術發展。據瞭解,包括大眾、福特、通用、豐田以及奔馳等跨國車企均已在華設立研發設計中心。

毋庸諱言的是,儘管結束了多年的高速增長,但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車市場。

不久前發佈的《2019麥肯錫汽車消費者洞察》顯示,無論在增量維度還是存量維度,中國消費者都展示出了強勁的潛在需求。該報告建議稱,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下半場,只有真正理解中國消費者的企業才能脫穎而出。“車企的當務之急是深入瞭解中國消費者訴求,以此打造強大的品牌力、產品力和渠道能力,在把握增量市場機會的同時深耕存量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