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怎樣縮小東中西部環境監測差距?

  近年來,我國環境監測水平不斷提升,但在西部地區,基層環境監測能力與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一是技術能力差距甚大,責與職不匹配矛盾突出。與東中部地區相比,當前西部基層環境監測事與人、責與職、權與位極不對等,“小馬拉大車”的現象普遍。西部基層環境監測工作起步較晚,政府環境監測機構人員編制少,增加編制非常困難,新人進不來,老人不願學。西部地區普遍財力窘迫,新型、先進、高端的監測儀器無力採購,環境監測分析技術能力弱。目前,日常環境監測工作任務量成倍量級增長,由汙染源委託服務性監測轉向全要素環境質量監測,西部地區環境監測機構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環境監測事業需要。

  二是創業環境差距甚大,人才匱乏矛盾突出。受到事業編制身份限制、職稱評定職數限制,西部地區環境監測幹部晉升渠道窄,基層普遍存在人才招不來、留不住的困境,高層次人才對西部地市級環境監測崗位鮮有問津。地市級環境監測站靠少量技術骨幹苦苦支撐,區縣級環境監測站幾乎是有名無實。

  三是環境產業差距甚大,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矛盾突出。國家環境監測任務劇增,西部地區環境監測承接能力不夠,只有依靠社會化環境監測來完成。西部地區環境產業發展落後,社會化環境監測機構數量少、能力弱,極易出現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問題,引發社會信任危機。

  怎樣縮小東中西部基層環境監測發展差距?筆者認為,在承認差距的基礎上,要從以下方面努力。

  踐行法治思維,解決責與職不匹配的問題。要不斷完善環境監測制度,結合監測監察執法省以下垂直管理制度實施,理順環境監測職權事權,制訂《生態環境監測法》,建立統一規範的生態環境監測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服務清單和負面清單,真正讓基層環境監測人有責辦事、有權辦事、有心辦事。

  牢固樹立化解矛盾的決心,解決人才難求問題。要拓展幹部晉升渠道,實現環境監測隊伍穩定。不斷完善垂改制度,把幹部從一線提拔、一線成長、一線考驗的鮮明導向樹立起來,促進機關與一線幹部上下交流,多措並舉破解西部基層環境監測幹部晉升的“天花板”難題。

  牢固樹立一盤棋、一家親思想,解決人心穩定問題。要想方設法為基層環境監測人員強保障、提待遇、卸壓力。有關補貼津貼和激勵政策要向基層傾斜,保證一線工作的同職級幹部待遇高於省市機關幹部,在落後偏遠地區工作的幹部待遇要優先保障。積極推動西部基層環境監測各項互補建設,完善專業技術人員選聘機制,把在基層一線服務、掛職、輪崗交流作為職級待遇、職稱評定的重要條件。(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平臺據中國環境報相關消息編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