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農必須熟練掌握換王、分群、合群的必要性懂得取捨才是成功關鍵

養殖中蜂的朋友們對於分蜂是既愛又恨的,每年大流蜜季節將要來臨的時候兵強馬壯的蜂群就會起臺起造成分蜂熱,這就是蜂群的生存法則為了繁衍後代而出現的自然現象。

蜂農必須熟練掌握換王、分群、合群的必要性懂得取捨才是成功關鍵

弱群倒是不容易出現分蜂熱但是由於它們勢單力薄採集能力又太低。我們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是!有經驗的師傅在蜜源來臨之前就會做好應對的辦法就是提前買王或者育王(換王)。新王帶群能力肯定比老王強可以將分蜂情緒與大蜜源錯開,而想要得到優質種王還需要在我們養殖的過程中,從我們的蜂場中選擇在相對條件下,採蜜能力已經哺育能力和帶群能力都比較強的蜂群的蜂王來培育新王,從根本上選擇了一批不易分蜂的蜂王。

蜂農必須熟練掌握換王、分群、合群的必要性懂得取捨才是成功關鍵

如果我們的蜂群群勢太強,但是又不想分蜂,我們可以把強群中的蜂脾提給弱群,這樣相當於利用一個強群來帶幾個弱群,達到均衡群勢的目的,也可以抑制蜜蜂分家。有經驗的養蜂師傅必須掌握這項技術。因為很多情況下,養蜂人需要將蜂群合併,來解決各種各樣的日常養蜂問題。在日常養蜂中,蜂群的分分合合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蜂群分蜂技術和蜂群合併技術,也是每一位養蜂人都必須學習的技術。但是有些新手養蜂人雖然學習了這些技術,卻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蜂群合併。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哪些情況下需要合併蜂群。蜂群缺失蜂王,一般不會直接選擇合併蜂群,會先讓蜂群起急造王臺,然後留下3個比較晚封蓋的好王臺。

蜂農必須熟練掌握換王、分群、合群的必要性懂得取捨才是成功關鍵

蜂群缺失蜂王,如果使用本群培育急造王臺,那就只能給蜂群一次機會,一旦新蜂王交尾失敗,就要及時合併蜂群。如果蜂群缺失蜂王,介入的是已經成熟的王臺,新蜂王外出交尾失敗,可以調入卵蟲脾和成熟的王臺,再次形成交尾群。若再次交尾失敗,就只能合併蜂群。缺失蜂王以久、失王群老蜂太多、出現工蜂產卵、處女王遲遲不能產卵等等,這些情況下都應該及時合併蜂群。蜜蜂是群居昆蟲,他們靠的是團隊協作。弱小的蜂群不僅發展緩慢,還容易受病蟲害侵襲,所以人工養殖的蜂群一旦太弱小,就要及時的合併蜂群,讓蜂群瞬間變強大,這樣才能發揮出剩餘弱群的價值。春季是蜜蜂的發展期,小群蜜蜂精心照顧倒是可以發展起來,但是進入蜜蜂衰退期特別是寒冬時,就要將弱小的蜂群合併起來或者是組織成雙王群。

蜂農必須熟練掌握換王、分群、合群的必要性懂得取捨才是成功關鍵

人工養殖蜜蜂,講究的是經濟效益。在外界流蜜期到來時,沒有強有力的採集群,就沒有經濟效益。所以我們要在外界大蜜源到來時,將弱群和中等蜂群合併成強群,來採集花粉花蜜。其實這也是蜂蜜高產的一種技術,只要利用好,就能在有限的花期裡獲得更多的花蜜。還有許多種情況下,可以採用合併蜂群的方式,來解決一些蜂群問題。

蜂農必須熟練掌握換王、分群、合群的必要性懂得取捨才是成功關鍵

如:蜂王老弱,又不適合培養蜂王,就可以將老蜂王群合併入新蜂王群。也可以野外收捕蜜蜂來合併弱群,補充蜂量。還有小型交尾群調走蜂王后,也要合併蜂群。在日常養蜂中經常會有一些情況下,是需要合併蜂群的,新手養蜂切記不要有一種合併了就少一群蜜蜂的感覺,其實我們合併蜂群就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蜂群,分更多的蜂群。因此新手養蜂人要趕緊學好蜂群合併技術,等以後蜂群養多了,會經常使用到的這項技術的。以上就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希望評論區補充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