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歷史上有個小兵得到項羽一條大腿,被劉邦封為赤泉侯。其後人出了2個皇帝,12個宰相,是真的嗎,當時是怎樣的情況?

來自王者峽谷的射手


這件事確實被收入兩部史書鉅作之中,所以後世也戲稱楊喜是歷史上最會抱大腿的人物,項羽的大腿讓這位小人物封了侯,其後人在歷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從兩漢的出將入相,到北魏、北周的封疆大吏,至隋朝的兩位至尊與宗室親王,如果算上血統,武則天、李亨皆可算楊氏後人,又何止兩帝十一相呢?

小人物的一步登天

據史料記載,參與圍殺和分屍項羽的五個人分別是楊喜、王翳、呂馬童、呂勝、楊武,這裡的圍殺是記錄在《史記.灌嬰傳》與《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裡,且一致描寫為“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這裡的共斬顯然是突出灌嬰追殺項羽的功勞,史學家一致認為《項羽本紀》裡的烏江自刎更符合史實。由於司馬遷修當代史的現實環境影響,在諸多事件刻畫中,不得不以春秋筆法遮掩,所以研究這一段歷史應當結合不同的史料進行分析。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史記.項羽本紀》

在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該下後拼死突圍,劉邦為了鼓勵將士追殺項羽,頒佈了“賞千金、封萬戶侯”的追殺令。灌嬰率數千騎兵追殺,項羽帶著八百餘士兵突圍後,在鄉間老農的錯誤指引下誤入沼澤地,此處應該損失不小,史料中說項羽折回東城時“乃有二十八騎”,也正是項羽折回東城時,與灌嬰的追兵發生了遭遇戰。按照司馬遷的描寫,項羽此時並沒有認為是天要亡他,故而以二十八騎做了一次小型的反圍攻戰術,併成功斬殺了百餘漢軍,這次最後的小勝利讓項羽確信了“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也就是說項羽打仗沒問題,這次真是運氣不好罷了,這也是當今史學家分析烏江自刎的一個主觀原因,即古人的“天命”思想很嚴重,所以項羽在可以渡江的情況下笑言“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沒有選擇渡江,反而令殘兵下馬,短兵再戰,擊殺百餘漢軍,然而最終也只剩下滿身傷痕的楚霸王一人。項羽此時看到漢軍中有一故人,名叫呂馬童,於是欲將斬殺霸王的功勞送給這位故人,呂馬童不敢靠近,對著領頭的郎中令王翳指認項羽,項羽自刎以後,頭顱便被這個王翳所得。隨著王翳獲得項羽首級,漢軍裡的士兵也都想著劉邦追殺令的封賞,於是引起了漢軍互相爭奪項羽殘骸。最終由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這四人各得屍骸一塊,回到漢營領賞,呂馬童封為中水侯,王翳封為杜衍侯,楊喜封為赤泉侯,楊武封為吳防侯,呂勝封為涅陽侯。


“掌帥郎中騎,守護宮殿門戶,出充車騎,屬郎中令。”——《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

司馬遷對於這個搶屍骸的記載可謂是惟妙惟肖,這也是《史記》歷史價值與文學價值皆受追捧的原因。但這個描寫也有一些破綻,上述五人在該下之戰時,王翳、楊喜為郎中騎;呂馬童為騎司馬;呂勝、楊武為郎中;這三種官職皆是近衛的軍官。由於灌嬰在彭城之戰以後被劉邦親授的郎中騎兵統領,也就是劉邦親軍騎兵的主帥,至公元前204年,灌嬰就已經是御史大夫,仍率領劉邦的這支郎中騎兵,隸屬韓信對齊地作戰,在齊地作戰取得成果後至該下與劉邦會師。所以參與追擊項羽的千餘騎兵應該就是劉邦的郎中騎兵,這支軍隊的紀律性應當非常高,且由灌嬰親自帶隊,在項羽自刎以後出現哄搶屍骸的事件,我覺得可能性並不大。


“項羽自陰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騎。南走至烏江亭,灌嬰等追羽,楊喜斬羽於東城。”—— 《元和郡縣圖志》

由此再看《史記》、《漢書》裡記載的“灌嬰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就是說灌嬰所率數千騎中,楊喜等五人是追上了項羽並將其合圍斬殺,這種情況可能顛覆了我們對楚霸王的勇武形象,但這種情況在霸王人困馬乏、身披十餘創的背景下是有可能發生的。上文講到的五個項羽屍骸獲得者,在去世以後皆被諡為“莊”,在諡法中“屢徵殺伐曰莊”,說明這五人擊殺項羽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五人合作擊殺項羽之後,分掉項羽屍骸回營邀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故而也應有功勞大小之分,因為五人所得封賞是有差別的,某些地方縣誌記載是楊喜斬殺的項羽,所以楊喜食邑1900戶列為頭功;王翳雖得項羽首級,卻居次功,食邑1700戶;楊武食邑700戶,呂馬童與呂勝食邑無從查知。

楊氏後代

公元前200年,楊喜封侯以後算是楊家繁榮的開端。兩漢時期,楊家發展成為毫族門閥,出了不少上層名流。楊喜的直系曾孫楊敞是司馬遷的女婿,是為世襲赤泉候之外,旁封的安平候,也就是說未佔用太爺爺留下的列候指標,自己又混了個侯爵,其子楊恢亦別封平通候。到了楊喜八世孫楊震,官至司徒,後遷太尉,一國軍政皆由其執掌,算是楊家出的第一位宰相。楊震的二兒子名楊秉,官至東漢宰相;三兒子名楊奉,官至車騎將軍;楊秉長子官至太尉、驃騎將軍;楊秉長孫楊彪官至漢太尉、曹魏光祿大夫;次孫楊眾官至漢御史中丞。從楊喜八世孫至十一世孫,位居三公者五人,所以楊家也有“四世三公”之稱,與同時期的袁紹家族有得一比。


以上所講的楊彪就是三國時期著名人物楊修之父,楊修的死因往往被認為是自作聰明,常揣測曹操心意,或者是參與到曹丕的奪儲,其實這些都非核心問題,楊修之死多半還是因為他有個不願意與曹操合作的爹,以及背後強大到威脅曹魏政權穩定的楊氏家族。楊彪雖然出任了曹魏的光祿大夫,但與曹操離心離德,因而使曹操失去了政治上的一個強大門閥的支持,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在此,如同殺害孔融一樣,皆是其背後的家族勢力過於龐大,不願意合作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滅族。



楊修有個從兄名楊亮,楊亮沒什麼本事,憑藉衛尉老爸楊琦的基礎,做了個平平淡淡的成亭侯。這個不問世事的侯爺也保留了楊家的星星之火,繼楊彪一脈被曹操誅滅之後,楊家的興旺就靠著楊亮這一脈傳承。楊亮的兒子名叫楊孕,楊孕這一脈的八世孫名叫楊堅,這一位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其子楊廣為隋二世,所以說楊家出了兩位皇帝是不可爭議的。其實如果算上後代,楊家的女兒嫁出去的也很有作為,我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其母就是隋宗室楊達之女,所以唐肅宗李亨還得叫楊達一聲外高祖父,唐李王朝仍有楊氏血統,可謂一個家族,兩個朝代,又何止是兩帝十一相呢?



綜上,不論楊喜是擊殺了項羽還是搶了項羽的一條大腿,他都因此開啟了楊家興盛之門,楊喜子歲後代出將入相、公卿連綿,至隨朝奪得天下,王爵宗親更是普遍,入唐之後,於李唐一朝任然活躍。再有充邊遷移者,如雲南大理的《大理楊氏宗族譜》記載,雲南楊氏便是楊喜之後楊楊統遷移定居的成果,這為全國各地的楊氏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後漢書》


棍哥觀史




(項羽)

一條大腿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只因為這條大腿是項羽的。

拿到大腿的人,姓楊,叫楊喜。不是一個小兵,是個郎中騎,這是個什麼官呢?其實,就是一個管理宮廷車馬門戶的武官,同時,經常晚上值班,負責夜間安全。

因為拿著項羽的大腿,所以楊喜被劉邦封了個赤泉侯,從此枝繁葉茂,家族得到了大的發展,後人中出了二個有實權的皇帝,12個宰相。

接下來,我們聊聊這個楊喜,聊聊他的後代。

楊喜是如何得到項羽大腿的?



楊喜人生的崛起,是在烏江邊上,就是項羽自殺的地方。

當時,劉邦下令:凡是,能取得項羽首級者,封萬戶侯。能取得身體的一部分,也能封官加爵。

項羽那麼勇猛,還是有些不怕死的,一直緊緊追擊項羽。在烏江邊上,項羽看大勢已去,遂有了自殺的念頭。於是對追擊的幾個人說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說完,一陣大笑,舉起寶劍,就地自盡。接下來,漢軍眾人一哄而上,王翳取了項羽的頭,楊喜、呂馬童、呂勝、楊開分別取得項羽身體的一部分,作為郎中騎的楊喜取得了一條大腿。

就是這條大腿,讓楊喜發了家,封了赤泉侯,家族實力開始逐漸增大,成為大的世家。

楊喜的後代,英雄輩出,出了2個皇帝,12個宰相



(楊敞)

楊喜到了第四代,出了個叫楊敞的,此人後來做了西漢宰相,比楊喜的官還大。雖然,楊敞官大,但名氣一般。不過,他岳父名氣很大,就是寫《史記》的司馬遷。

東漢晚期,楊家又出了四個牛人,分別是:楊震、楊秉、楊賜、楊彪,被世人稱為“四世三公”,此時的楊家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楊家的門生故吏遍及天下。

楊彪生一子,就是那個著名的天才人物楊修,只是因為過於聰明,被曹操所殺。楊修是楊喜的十二世孫。



魏晉時期,楊家實力非常龐大,在晉武帝時,楊家又出了兩任皇后,楊家多人在朝為官,楊家就此成為晉朝第一大族。

雖然,五胡亂華後,全國大亂,但楊家並沒有“家道中落”。弘農楊氏楊牧一系後來出了個楊忠,先後做了西魏和北周的高級官員,而且是北周八柱國之一。



楊忠有個兒子,叫楊堅,這就是隋文帝,老楊家此時達到了權力的頂峰。楊堅去世後,兒子楊廣繼位,這是楊家的第二個皇帝。但,可惜,楊家的江山僅僅坐了兩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之後雖然有楊家子孫被人控制,立為了傀儡皇帝,但無權無勢,算不得數。

進入唐朝,李世民的楊妃也是楊廣之後,而楊家人繼續活躍在政壇。整個唐朝,楊家出現了十一個宰相,成了名副其實的“宰相之家”。

唐朝之後,楊家開始衰敗。但是,一條大腿,換得楊家千年的繁榮,也算是厲害了。


藍風破曉


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以上就是《史記·項羽本紀》中對項羽人生中最後一戰的一段描述,其中提到了一位漢軍將領——赤泉侯楊喜。楊喜在劉邦麾下並不是一個特別起眼的人物,他被漢高祖封侯之後也曾經在漢惠帝廢黜為平民,而他的受封原因更是給我們證明了“抱大腿”的重要性——項羽自刎而死後,漢軍因搶奪項羽的屍首而開始自相殘殺(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終“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楊喜受封一千九百戶,與其他諸侯王、萬戶侯相比這實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楊家從此躋身於上層社會,其子孫也在這種優勢條件下一個個閃耀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隋朝之前我們所熟知的很多歷史人物都是楊喜的後代:

在西漢來說,楊喜的曾孫楊敞是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婿,玄孫楊惲在保存《史記》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楊家真正開始發達則是從楊喜八世孫楊震開始,楊震博覽群書,在當時被譽為“關西孔子”,永寧元年(公元120年),任司徒,隨後又任太尉,最終因為中常侍樊豐的忌恨而飲鴆自殺。

楊震及其子孫在漢朝至曹魏一段時間內“四世三公”,其中楊秉官至丞相,楊賜、楊眾封侯。楊喜的十二世孫楊修便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楊修了,他最終被曹操所殺。

楊喜後人的第二次崛起便是在南北朝時期,楊氏嫡系長期仕於北魏政權,後來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楊堅便是楊喜的二十一世孫。

即便是到了唐朝,弘農楊氏依然是最重要的世家大族,李淵、李元吉、李世民等人都與弘農楊氏有政治聯姻的關係。


國史通論


楊喜,本來名不見經傳,但由於項羽烏江自刎時,他在現場,並爭得項羽部分遺體,因此被寫在了《史記·項羽本紀》(“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然而誰也沒想到他就憑此,加官進爵,廕庇子孫,不光為楊氏昌盛奠定了基礎,後人有非常多的人出將入相,可以說是光耀千秋。

(楊喜劇照)

楊喜之前是幹什麼的,歷史上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楊喜在《史記》中第一次出場,也就是“郎中騎”。“郎中騎”就是郎中騎都尉,是一箇中級軍官。

當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楊喜肯定也參與了其中。不過,之所以沒有他的記錄。一方面是他職位不高,另一方面也是他確實沒有什麼功績。當然了,也許還有因為篇幅有限,文章裁剪需要,《史記》沒辦法記他。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話說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到公元前203年終於接近尾聲。

垓下之戰,項羽死傷慘重。眼看兵少糧盡,已入絕境,項羽率精兵8百餘人連夜突圍,向南疾馳而去。

待劉邦發現時,已是天色大亮,於是讓灌嬰率騎兵追殺。

由於項羽走錯了路,導致耽擱了時間,結果被灌嬰等人追上。

此時項羽身邊僅剩28人還追隨左右,而灌嬰所帶人馬有五千人之多。

項羽在烏江邊被包圍後,毫無畏懼,反而挺刀直接向漢軍衝去,眨眼間便殺死一名漢將。

(項羽劇照)

項羽轉身騎馬疾走,楊喜亦駕馬追趕。

突然項羽回身瞪眼大喝,楊喜連人帶馬嚇得轉身就逃,一連跑了好幾裡才停下來。

當時烏江的亭長敬佩項羽,便停船等在江邊,並勸說他渡江,再尋機會東山再起。

但項羽一向為人驕傲,想到追隨自己的子弟兵均戰死在外,不免長嘆一聲,拒絕了亭長的好意,並將胯下良馬贈給了亭長。

就在此時,漢軍再次追了過來。

項羽於是衝入漢軍一番廝殺。突然他看到騎司馬呂馬童,想到呂馬童曾在他手下當兵,追隨過自己,於是對他說:“聽說劉邦為了殺我,曾向你們許諾,誰若殺了我不僅賞千金,還會封萬戶侯,我便送個人情給你,你拿著我的頭顱去領賞好了。”說完,便在烏江自刎而死。

當時楊喜等人皆在近前,大家見項羽自刎,為了能得到封賞,於是互相爭奪,自相殘殺。

(劉邦劇照)

最後呂馬童果然得到了頭顱,而楊喜也搶得其遺體的一部分,另外還有三人也分別搶得項羽遺體。於是劉邦兌現諾言,給他們封官進爵。

楊喜被封為赤泉侯,享受1900戶的封邑。

建立漢朝後,楊喜的事情少有史書記載,不過楊喜卻過得相當太平。

楊喜死後,他的兒子楊敷繼承了爵位,後來又傳給孫子楊殷。

此後楊家後代出來不少名人,比如,曾當司徒,被譽為“關西孔子”的楊震,曾當太尉的楊賜,在曹魏時曾當太尉的楊彪,被曹操殺掉的“聰明人”楊修等等。

歷史記載,楊喜的十六世孫楊元壽曾是楊堅的五世祖。那麼,也就是說,隋朝就是楊喜的後人建立的了。

(參考史料:《史記·項羽本紀》)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是真的,因為這都記載在《史記》、《資治通鑑》裡面了,不會有假。不過這個得到項羽大腿的人不是小兵,而是低階軍官;他的後人一共出了三位皇帝,不是兩位。隋恭帝楊侑雖然沒名氣,但他也是唐朝官方承認的隋朝皇帝。

如果把條件再放寬一點,隋朝還有兩位追封皇帝,隋太祖楊忠和隋世宗楊昭。以及兩個傀儡皇帝,隋皇泰帝楊侗和天壽帝楊浩。這樣算下來就是七位皇帝了。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垓下之戰後,項羽四面楚歌,只帶了八百騎兵突出重圍,來到烏江邊上。當時烏江亭長渡江,勸項羽隨自己一起到江東臥薪嚐膽,東山再起。但是項羽認為自己帶了八千子弟兵出去,最後無一生還,無顏見江東父老,拒絕渡江。

在把自己的胯下寶馬送給了亭長後,項羽孤身與漢兵廝殺,殺死了百餘名漢軍,但他自己也身受十多處傷。就在這時,項羽看到了對面漢軍裡的呂馬童,就隔空喊話,對呂馬童說,這不是老熟人呂馬童嘛,呂馬童見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就仔細辨認了項羽,然後他對旁邊的王翳說:這個人就是項王。

緊接著,項羽對呂馬童喊到: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要我的頭顱,還會封萬戶侯,我就做件好事,把頭顱送給你。

說罷,項羽自刎而死。

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死後,王翳砍下了項羽的頭顱,項羽的身體則有很多人趕過來爭奪。漢軍將士為此大打出手,自相殘殺,死亡數十人,最後有四人勝出: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和郎中楊武。(郎中騎都尉就是管理宮廷車騎門戶的武官)

此四人各得項羽一體,加上王翳砍下的項羽頭顱,拼起來就是完整的項羽。於是這五個人被劉邦全部封侯,呂馬童封為中水侯,王翳封為杜衍侯,楊武封為吳防侯,呂勝封涅陽侯,楊喜封為赤泉侯。

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史記·項羽本紀》

其他人不說了,單說楊喜。

楊喜被封為赤泉候後,沒啥大作為,漢惠帝在位期間,還曾被貶為庶民。(第二年又復封為侯)

公元前168年,楊喜逝世,漢文帝因其斬項羽大腿有功,追贈為嚴侯。

其後,楊喜的子孫也都沒啥大作為。但是到了曾孫楊敞時,突然爆發了。楊敞因為跟霍光的關係好,所以兩度任丞相,楊氏家族也因此由一個普通豪強,變成了大豪族。著名的弘農楊氏家族,其始祖就是楊敞。

值得一提的是,楊敞還娶了司馬遷的女兒。

楊敞的兒子叫楊惲,因為司馬遷對他非常的溺愛,從小就教導他,所以他在文學和史學方面的造詣非常高。霍光死後,楊惲因告發霍光的子孫謀反有功,被封為平通侯,遷中郎將。漢宣帝時期,升為諸吏光祿勳,位列九卿。

不過,楊惲是個“大嘴巴”性格,多次發表激烈言論。最終他被漢宣帝藉故處死。

他死後,兒孫受到牽連,因而其後連續三代人都沒有什麼作為。

楊家的這種窘況一直到東漢時期,隨著楊喜的八世孫楊震官居宰相,才得到逆轉。

楊震拜司徒之後,楊氏徹底爆發,從他開始算起,一直到東漢末年的楊彪,楊家一共出了八個太尉(宰相)。很多人常用“四世三公”來形容袁紹的汝南袁氏家族,其實弘農楊氏家族在當時也是“四世三公”,影響力完全不輸袁氏。

東漢末年,楊氏遭遇了一個小打擊。當時由於楊彪之子楊修押寶失敗,被曹操處死,楊彪又因為心存漢室,對曹魏不感冒,推掉了曹丕贈給他的太尉官職。因而楊氏家族的“四世三公”記錄傳至三國初期時,就遺憾的斷掉了。



不過,楊氏畢竟是大族。三國後期,由於楊彪的侄孫楊駿押寶成功,當了晉武帝司馬炎的老丈人,一時間,楊家又鹹魚翻身。

西晉早期,楊駿大權獨攬,囂張跋扈。晉武帝司馬炎死後的一年時間,楊駿以外戚身份獨攬朝政,弘農楊氏家族的權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由於楊駿的所作所為太遭人記恨,最終他被眾人幹掉,楊駿三族也被誅滅,株連而死的共有數千人。

楊駿死後十幾年,由於胡人進入中原,原有的中原政治格局變了(胡人進來後,原有的中原士族體系大洗牌),延綿了將近四百多年的楊氏就真的墮落了。

這個墮落時期很長,一直到楊喜的十五世孫楊鉉出任前燕北平太守,楊氏才得到逆襲。

楊鉉之後,楊氏再次屢世為官。楊鉉的兒子楊元壽降魏,出任北魏代武川鎮司馬。他的兒子和孫子楊惠嘏、楊烈分別出任北魏的太原郡守和龍狡將軍。

楊烈的兒子楊禎以軍功封寧遠將軍,此時的楊氏已經是四世為官了。

楊禎死後,楊氏贏來了一個小爆發,他的兒子楊忠得到了宇文泰的重用,官居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此後,楊忠擒竇泰、破沙苑、敗南梁,遷徵西將軍、驃騎大將軍,封陳留郡公,賜姓普六茹氏。北周建立後,他多次打敗北齊軍隊,攻陷北齊二十多座城池,拜小宗伯、大司空,遷柱國大將軍,封隨國公,混到了宰相級別。

楊忠死後,其長子楊堅承襲父業。而楊堅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文帝。

隋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小名那羅延。本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之十四世孫也。震八世孫,燕北平太守鉉。鉉子元壽,魏初為武川鎮司馬,因家於神武樹頹焉。元壽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寧遠將軍禎,禎生皇考忠。初,禎屬魏末喪亂,避地中山,結義徒以討鮮于修禮,遂死之。周保定中,皇考著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興城郡公。——《北史·卷十一·隋本紀上第十一》



隋文帝死後,隋煬帝楊廣操之心切,想一代人幹兩代人的活,結果不僅把祖宗基業玩死了,而且還把好不容易才復興的弘農楊氏家族又給玩殘廢了。

不過,楊氏畢竟是大家族,所以即便隋朝滅亡後,唐朝依然要拉攏楊氏。唐朝時期,“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氏仍然還是唐朝的重要政治勢力。

比如武則天之母,就是楊氏出身。唐玄宗時期著名的奸相楊國忠和他的堂妹也都是楊氏後裔。(楊貴妃和楊國忠的四世祖楊汪是弘農楊氏出身,後遷居河東)

楊汪,字元度,本弘農華陰人也。曾祖順,居河東。父琛,儀同三司。及汪貴,追贈平鄉縣公。——《北史》楊汪傳



總的來說,從楊喜封侯到楊國忠、楊玉環兄妹時代,楊氏家族延綿了將近一千年。其間楊氏幾次沉淪,幾次復興。不能說楊氏後人取得的成就都是因為當年楊喜搶了項羽的一條腿導致的,但是這些楊氏後人都是楊喜的後裔,這點是沒錯的。


Mer86


歷史上總有一些人實力不咋地,但運氣出奇的好,楊喜便是其中一位。

楊喜之前一直默默無聞,他是劉邦手下一名小小的養馬官,俗稱弼馬溫。後來,劉邦與項羽決戰,劉邦全軍出動,在垓下把項羽團團包圍,養馬官楊喜也在其列。



劉邦有令,凡是殺了項羽的,憑首級或者殘肢便可封候,賞金千兩。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只要搶得項羽的肢體,榮華富貴便享之不盡。

這時候的項羽,在漢軍眼中,就不是一個人了,而是一張行走著的億萬彩票,誰能得到他,便能一步登天。

但是這張彩票不是這麼容易得的。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力大無窮,極其兇悍,曾經以一人之力,殺一百多人。若想殺了項羽,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



垓下之圍,項羽親帥八百精兵,邊衝邊殺,終於突破重圍。他帶著殘兵,一路朝烏江策馬而行,身後緊追不捨的便是劉邦的騎兵。

這是一場馬拉松追逐賽。誰能跑第一名,就有機會贏得比賽,楊喜因為多年的養馬經驗,瞭解馬的習性,他特意挑了一匹耐力型駿馬,所以他一直處於馬拉松賽的第二梯隊。

其實,楊喜本來有機會跑入第一梯隊的,但是他知道槍打出頭鳥,他更曉得項羽的厲害,所以他緊緊跟隨第一梯隊,不緊不慢。

然而,項羽逃到烏江的時候,後面第一梯隊追了上來,項羽衝入第一梯隊裡面,一陣衝殺,殺了幾十個漢軍,其他的四散奔逃,遠遠躲開了。



楊喜因為處於第二梯隊,所以毫髮無損。

此時的項羽身負重傷,他望著濤濤江水,一股悲愴之氣由心底而生,想當年八千江東子弟隨他而來,現在卻只剩下身後跟著的二十多人,個個傷痕累累,何其悲哀?有何面目去見江東父老啊!

罷了罷了!只有以死謝罪!說罷項羽抹了脖子!



說時遲,那時快,眾人見項羽斷了氣,全部一哄而上,有割頭的,有卸胳膊的,有卸腿的,還有爭扯不讓,拔刀相向的,在拼搶過程中,有幾個人因此喪命。

楊喜運氣不錯,得到了項羽的大腿,他絲毫不敢耽擱,立馬策馬揚鞭,朝劉邦大本營趕去,路上不時有漢軍攔截於他,企圖搶大腿,但都被他一一躲過。

後來,楊喜被封為赤泉候,享1900戶,可以世襲。楊喜後代出了兩個皇帝,十二個宰相。

皇帝分別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以及臭名昭著的隋煬帝楊廣。

宰相就更多了:楊震、楊秉、楊賜、楊彪等等。

還有一個愛耍小聰明被曹操殺掉了的楊修。


一半秋色


劉邦曾下令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項羽的人頭,項羽自刎後,王翳得頭,郎中騎將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一部分,劉邦賞五人,將項羽遺體拼合,正好都對,以魯公禮儀葬之,併為之發喪。

中間還穿插一個故事,項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漢王,只有魯縣不降服。漢王率領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魯城,但考慮到他們恪守禮義,為君主守節不惜一死,就拿著項王的頭給魯人看,魯地父老這才投降。當初,楚懷王封項籍為魯公,等他死後,魯國又最後投降,所以,按照魯公這一封號的禮儀把項王安葬在谷城。漢王給他發喪,哭了一通後才離去。

其中分屍項羽裡邊的

這個楊喜不是一般人,因烏江分屍了項羽左腿而富貴升騰;開創了漢朝弘農楊氏一脈。後來做了丞相的司馬遷女婿楊敞,以及太尉楊彪、主薄楊修都是他的後人。甚至《隋書》上說隋文帝楊堅也是他的十五世孫。唐朝有“李武韋楊”四大家族,武則天母親就出自這一支。即便是千年之後的宋朝,名震天下的楊家將都是他的後代。。當年項羽的一條腿,成就了這麼一段中國歷史上的家族傳奇。霸王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藺MG


題主所說的是赤泉侯楊喜及其後世弘農楊氏的故事。

不過,楊喜能得到項羽的一條大腿那運氣真不是一般的好。當然,楊喜並不是小兵。而是劉邦手下的郎中騎都尉。另外,同一時間得到項羽頭顱和四肢的另外四人也都不是小兵。


當時,垓下之戰,漢王劉邦下令,有得項羽頭顱者,賞千金。一時之間,群情激昂,追殺項羽之聲此起彼伏,而楊喜正是其中之一。

在項羽兵敗逃跑之時,有敏銳嗅覺的楊喜一直盯著項羽的動向,但是他又不敢太過靠近。有一回,就因為和項羽離得有點近了,就被項羽怒目而視並大喝一聲,喝得人和馬魂都飛了,一遛煙跑了好幾裡地出去。可是,等楊喜驚魂初定的時候,又轉回身遠遠地瞄著項羽。


終於功夫不付“有心人”,在項羽打算將頭顱獻給故人騎司馬呂馬童的時候,楊喜也在偷偷觀望。最後,項羽的頭顱被呂馬童讓給了官職更高的郎中令王翳,而呂馬童則和郎中呂勝、楊武各搶到項羽的一肢,而敏銳的楊喜則搶到了項羽的一條大腿,最後這五個人都被封為了侯,楊喜則被封為了赤泉侯,並在西漢開國功臣排行榜上位居第103位。

弘農楊氏一世祖——楊敞

楊喜雖然搶到了項羽一條大腿,也被封侯了,不過畢竟在西漢歷史上並不算什麼響噹噹的人物,然而,其後世出現的名門旺族——弘農楊氏卻是赫赫有名。而弘農楊氏的始祖則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婿——楊敞。


不過,楊敞雖然後來高居丞相之位,但是其為人卻有點“慫”,當然了,可能也正是楊敞做事小心翼翼,才鑄就弘揚楊氏的後世基業。

其實,在楊敞的爹楊胤的時候,赤泉侯的爵位就已經被撤了,楊敞已經是個沒了“國家分紅”的人了,不過,好在楊敞抱上了一顆大樹——霍光。身為霍光長史的楊敞,一路平步青雲,直到升為丞相之位。後來因為擁立漢宣帝即位有功,被封為安平侯。

只可惜,封侯之後的楊敞,僅過了一個多月,就去世了。不過,卻留下了一個弘農楊氏的根基。

弘農楊氏

之所以後來弘農成為楊氏的郡望,主要還得益於楊敞的老家即在弘農郡華陰縣。

在此後的一千多年裡,弘農楊氏走出了無數的名人,而題主所說的皇帝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隋朝,而大隋朝的君主隋文帝、隋煬帝正是弘農楊氏的代表。

此外,像東漢時期的楊家四世三公,即以有“關西孔子”之稱的楊震開始,而以東漢末年的名臣楊彪為止也都是弘農楊氏的優秀代表。

還有被曹操殺害的“一盒酥”楊修和西晉初年的權臣“西晉三楊”(楊駿、楊珧、楊濟)亦出自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在宋朝時還出了“楊家將”,大詩人楊萬里等人。

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頂尖的名門旺族之一。


水一白聊歷史


說到傍大腿,漢代楊喜就走了好運,因為一條死人大腿成就了千年家業。

古代戰爭中,為了激勵士兵,當權者會隨口做出承諾,官職美女金錢隨便挑。反正一旦勝利,當權者得的是大頭。

劉邦就是這樣的高手,他本為混混出身,才智不如張良,武藝不如樊噲,領兵不如韓信,卻能成為領袖人物,就是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在追殺項羽時,劉邦做出指示,得項羽頭者封萬戶侯,得身體一塊者,加官進爵。而原本是郎中騎的楊喜,因為參與其中,並有幸將項羽的一條大腿據為己有,而成為赤泉侯。

古代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楊喜算是一步登天,從此家族繁榮了上千年,出了好幾個大人物,甚至還出了皇帝。

漢昭帝時,楊氏家族出了第一位宰相,名叫楊敞。

楊敞本人雖有才華,但為人膽小,他的妻子卻非常有膽識。在眾臣商議擁立新帝時代替丈夫答應,楊敞有了從龍之功,家裡更進一步。

漢安帝時,楊氏的楊震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隱士,名氣極大,有關西孔子之稱,他晚年出仕,成為太尉,後為奸人迫害而後。

他的兒子楊秉做了宰相,另外孫輩和重孫成了太尉,而曾孫楊修就是三國演義中敢於和曹操對著幹的牛人,可惜太過聰明,反而為曹操所嫉妒,年紀輕輕就掛了。

漢代之後,國家一直四分五裂,楊氏家族卻在動亂中慢慢壯大起來,到了北周時期,楊家權力空前膨脹,終於楊喜的後人楊堅魄力實足,登基成帝。

可惜他不成器的兒子楊廣又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給敗光了。不過楊家能出兩個帝王也算不錯了。楊家自然會提拔自已人官居高位,有楊素作了宰相位。

此外,雖然隋朝亡國了,但楊氏家族又因為楊妃而傍上了唐帝李世民。

楊妃是楊廣的女兒,雖然她是亡國公主,但她出身楊氏家族,並不妨礙她成為李世民的寵妃,只是委屈了她的兒子,不能成為皇帝,實在遺憾!

當時皇帝不能一手遮天,得和氏族一起共管天下。

武則天時最寵愛的楊執柔就是楊喜後人,此外楊師道、楊綰、楊弘武等都是楊家的姣姣者。

楊家在唐代出了九位宰相,可謂風頭無二。項羽如果知道他的大腿這麼值錢,也會死而無憾吧?

鄭爽稿

春朝青牛


項羽如果泉下有知,不知是否欣慰?他烏江自刎後慘遭舊部分屍,竟因此改變了歷史。分屍項羽的有五人,分別是王翳、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其中四人只記載了《史記·功名錶》中,唯獨楊喜有一個故事記載,也許大家都聽過,只是不知道說的是他。


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

《史記》中記載的赤泉侯說的就是楊喜。當時項羽突圍逃命,郎中騎楊喜追擊。項羽瞪大眼珠怒吼一聲,楊喜直接嚇得調轉馬頭就狂跑,後來帶了小弟才又再追上項羽。


由於分屍項羽,楊喜得封赤泉侯,1900戶,自此家族鼎盛,子孫延綿至曾孫楊敞時為丞相,封安平侯,是弘農楊氏始祖。楊敞玄孫楊震官至太尉,稱“關中孔子”。此後弘農楊氏累世卿相,至楊堅時建立隋朝。雖然隋朝只兩代,但之後的唐朝也有一個楊氏皇帝,那就是武則天,之後唐朝皇室一直有楊氏的血脈。

可謂項羽屍首不僅成全了楊喜封侯,還屹立朝堂四百年之久,甚至影響到了隋唐兩朝。如此種種,足見抱大腿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