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午睡和習慣午睡的娃,智力發展有什麼區別?結論有別“常識”

孩子睡午覺能促進發育,很多家長認為這是一個“常識”,似乎孩子中午不睡一會兒,就是犯了什麼過錯。

很多孩子不願意睡午覺,就像超能電池一樣,充電一晚上,活力一整天。

父母們堅持讓孩子睡午覺的原因,主要是認為睡覺有益於身體發育。不都說:睡不好就吃不好,吃不好就長不高。所以,逼迫孩子午睡的事情時有發生。

從不午睡和習慣午睡的娃,智力發展有什麼區別?結論有別“常識”

正是因此,父母堅持讓孩子午睡,反而讓孩子的身高低於同齡人,令父母們始料未及。

樂樂以前在幼兒園就不願意睡午覺,別的孩子乖乖躺下睡覺的時候,他總要鬧騰半天,老師沒辦法,只好把他的媽媽叫來,讓孩子媽媽上午學習活動結束,就帶孩子回去,不要影響別的孩子午睡。

媽媽上班多累呀,老師一個電話,她只能請假去幼兒園,老師見面就數落孩子影響別人,媽媽的心情自然不好。

回家之後,樂樂還是不願意午睡,媽媽狠狠打了孩子屁股,這下樂樂倒是老實了,以後老老實實午睡。只沒想到,本來身高在幼兒園排前列的樂樂,過了一個學期,身高反而落後同學幾釐米。這讓樂樂媽很苦惱,百思不得其解。

帶到醫院去檢查了好些項目,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午睡影響了孩子生長髮育,更讓樂樂媽不知所措。

難道讓孩子午睡還錯了嗎?

讓孩子午睡沒有錯,但讓孩子"必須"午睡就錯了。

從不午睡和習慣午睡的娃,智力發展有什麼區別?結論有別“常識”

心理學家理查德·R·布秦,是一位睡眠領域專家,為了控制睡眠,他發明了一套"睡眠刺激控制法",能有效提高睡眠質量,甚至能幫助很多失眠患者。

其中有一條非常有效的規定是:

白天不要睡覺

布秦還研究過孩子的睡眠狀態,部分孩子有午睡習慣,在夜間深度睡眠的時間會縮短,正是這個原因,促使孩子的身高受到影響。

午睡影響身高是偽科學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曾發佈了《睡眠指南》,其中就有一項關於兒童午睡的研究,通過採樣對比百名小學生,根據其午睡習慣分組。

一組是午睡組,一組是不午睡組。跟蹤兩年左右,得出結論,無論是成長效率,還是大腦發育,兩組孩子沒有明顯區別。

從不午睡和習慣午睡的娃,智力發展有什麼區別?結論有別“常識”

同時得出另一個結論,真正影響孩子各項數據的,反而是因學業壓力變大造成的夜間睡眠障礙。

所以,午睡不影響任何孩子的正常發育,真正影響發育的是夜間睡眠,午睡影響身高是偽科學。

通過以上研究不難推論出,樂樂的身高為什麼反而跟不上同齡人了。樂樂媽強迫孩子睡午覺,導致孩子夜間睡覺延後,造成晚上睡眠的不充足和不夠深度,因此造成了發育問題。

事實上,樂樂在晚上就算睡不著,為了不惹媽媽生氣,他也會選擇不做聲,看著黑漆漆的天花板發呆知道真正睡著。

家長應該怎麼對待孩子午睡?

首先,順其自然,尊重孩子生物鐘

有的孩子精力普通,玩到中午會累,就想睡覺,或者食物裡碳水化合物多,容易困。孩子要睡,家長不要攔著。

同樣的,有些孩子蛋白質補充充分,精力超級旺盛,中午不睡但精神不委頓,沒必要必須強迫孩子睡午覺。

從不午睡和習慣午睡的娃,智力發展有什麼區別?結論有別“常識”

如果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影響了他人休息,可以帶回家消耗孩子精力。

不睡午覺,不是犯錯,家長不要矯枉過正。要以孩子生物鐘為最終評判標準,主要是為了保證孩子夜間睡眠。

其次,主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午睡這件事

比如樂樂不睡午覺被強迫午睡,情緒一直低落,對媽媽發脾氣很恐懼,以至於影響了晚上睡覺。

從不午睡和習慣午睡的娃,智力發展有什麼區別?結論有別“常識”

如果家長注意觀察,可以發現孩子的情緒問題,及時調整還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影響。如果孩子不想午睡,不如尊重他們的意見,一方面可以消耗他們多餘的精力,為夜間深度睡眠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理解。

最後,科學對待睡眠問題

關於孩子睡眠有很多坊間傳聞,有人說在孩子枕頭下放袋米,孩子就能睡的香,接近迷信的行為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關於午睡,我們可以看看動物其實也需要小睡,科學界稱之為"animal sleep",比如大象、兔子等哺乳類,它們會偶爾陷入睡眠,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刻驚醒,並作出自衛反應。

有些休眠是為了儲存能量,應對複雜環境產生的,這種淺睡眠,不能代替夜間睡眠。

午睡也是為了平衡人一天的消耗,保持足夠精力的一種生活習慣,實際上並不是必須。

無論是午睡或是別的生活習慣,家長如果刻意強迫,一定會在某一天獲得孩子的反抗,對於家長與孩子,都不是好現象。

你會強迫孩子午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