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的齊白石故居有兩處,一處在跨車衚衕,一處在雨兒衚衕


如今北京的南鑼鼓巷早已變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其實這條成了網紅打卡地的小巷在十幾年前也和北京大多數普通衚衕一樣,除了幾家副食店和小賣部外,兩側都是居民住家。即便是到了後來酒吧街剛開張的那幾年,整條街也還是比較安靜的。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千餘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閱讀原文轉發。

之前有外地朋友問過旮旯兒,說去逛南鑼時想順道逛逛周邊的小衚衕,但衚衕中的大多數四合院如今都已經變成了居民大雜院,所有大門上都貼著謝絕參觀的字樣。也難怪,每天一撥撥好奇的遊客抬腳就進院子,當地居民早已不堪其擾。說實話這些院子即使進去也看不到什麼,幾十年的私搭亂建早已把四合院原來的面貌徹底破壞了。今天旮旯兒給大家推薦一處位於南鑼附近保存相對較好又可進去參觀的院子,既不擾民也可細細地欣賞。

雨兒衚衕位於南鑼鼓巷西側從南數的第三條衚衕,其東邊就是著名的中戲所在地東棉花衚衕。歷史上南鑼一帶是達官貴人的聚集地,因此這一片有很多規模很大的宅院,如今在雨兒衚衕內保留下來大院子雖然不多,但還是能看到幾處。


旮旯兒推薦的這處院子坐落在雨兒衚衕13號,如今這裡作為齊白石舊居紀念館對外開放。雖然要收五塊錢門票,但是旮旯兒覺得對於喜歡古建築的朋友還是挺值的。雖然南鑼附近有矛盾故居可以免費參觀,但那個院子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四合院,單從建築意義上看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白石老人在北京曾經住過很多地方,比如在民國初年齊白石剛到北京的時候曾兩次入住在法源寺,前兩天法源寺剛剛舉行了齊白石寓居處的掛牌儀式。而其在北京居住最久的就是位於西城區跨車衚衕的那所老宅,如今那裡還是齊家的私產,但是常年大門緊閉。

位於雨兒衚衕13號的這處舊居是解放後政府撥給白石老人居住的,所以現在大門上懸掛的牌匾寫的是齊白石舊居紀念館。實際上白石老人在這裡只住了一年就又搬回了跨車衚衕的老宅,至於搬走的猜測很多,旮旯兒覺得主要還是老人留戀原來的老宅。老人搬走了這裡歸為北京畫院管理使用,直到2012年做了些重新佈置後作為齊白石舊居紀念館對公眾開放。


之所以旮旯兒給大家推薦這處院子,是因為這是一座有些年代的老北京四合院,雖然經過維修,但無論整體結構還是細節都值得一看,不過有些遺憾的是現在能夠參觀的只是這座四合院的很小一部分。現在的院門顯然是後開的,進門後向左通過一扇綠屏風門進入故居的正院,實際上這裡應該是原來的大四合院的一個跨院。

至於這所大宅的正門在哪旮旯兒無法確認,如今在齊白石故居的東邊有一個氣派的金柱大門,雖然從外觀看已經經過改造,而且內部不讓進,但是旮旯兒通過查閱清代乾隆全圖看,這一片房子原來應該是一體的。不過幾百年過去,雨兒衚衕的變化還是不小的。

我們再回到舊居來看,現在的入口處實際上是一扇屏門,安裝在開有花窗的遊廊牆上,外觀看起來有點像是垂花門後的屏風門,根據需要屏門隨時可以開啟。

在這座小院的西邊牆上同樣裝有一座屏風門,而對應的花窗卻變成了寶瓶形,而且內部還裝飾著冰竹紋的圖案。可以想象在牆的那一側應該還有跨院或者花園之類的建築,旮旯兒隔著門縫看了一下,對面的老房子早已不復存在,現在的都是新建築了。

過去講究一些的四合院無論是正房還是廂房前邊都是出廊的,而房子與房子之間都會有廊子相連,這樣即便是雨雪天氣在房屋之間走動也不受影響。現在這些廊子的油漆彩繪很新,看樣子近年重新維修過,但制式還是做的很規矩的。


舊居的正房坐北朝南,這裡如今被佈置成了白石老人的客廳和畫室。老北京四合院的正房一般都是院子裡位置最好的房子,居住的也都是家裡地位最高的長輩。一般正房都是三間,小時候旮旯兒就常聽衚衕裡的老人講誰誰家過去很有錢住著三間大北房之類的話,說明即便是當年能住上這樣的房子也還是很讓人羨慕的。

舊居正房一進門擺著一張八仙桌,兩把太師椅,背後靠牆是一個大條案,條案後邊的牆上掛著白石老人的作品,雖然現在故居里所有畫作均是複製品,傢俱也都不是原物,但對於瞭解過去老北京講究人家的生活陳設還是挺直觀的。

正房的西間如今被佈置成了畫室,一張畫案擺在中間,牆上掛著幾張老人當年的黑白照片,觀眾在此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白石老人作畫的場景,實際上屋內最有看頭的應該是保留下來的花罩。

所謂花罩是四合院中建築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在一間大房子中為了劃分空間而做的木隔斷。花罩的種類很多,這座舊居內的應該屬於落地花罩,但是旮旯兒感覺這座花罩後期應該做過改動。而在花罩上的刻字也挺有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現在舊居的正房佈置成了客廳、畫室和寢室,而東西廂房則都佈置成了展室,裡面的展覽可以大致瞭解白石老人的生平。實際上當年這裡應該是老人家屬的居所,但具體是如何安置的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您只是幾間屋子隨便看看用不了幾分鐘,其實這所院子的細節之處還有很多,錯過了就有些可惜了。比如院內幾間房子的戧簷處都雕刻有精美的磚雕,一般四合院都是在院門的戧簷有磚雕圖案,院內則多數都是素面。只有像恭王府以及一些大宅門裡才在院內房屋戧簷處做出磚雕造型。

如今的北京要想在院門上找出一隻完整的獅子戧簷很難,而在白石舊居院內卻能看到完整的獅子頭,這也說明這個跨院確實保存的不錯。

這所院子還有一處值得一看的就是院內廊子裡的磚雕,過去四合院的廊子根據使用情況或砌廊芯牆,或砌廊門,也叫吉門。而在廊門上會刻上或吉祥或有意境的文字,白石老人在此院只居住了不到一年時間,現在這些磚雕是原來就有的還是老人住進後重新做的不得而知。

還有一處細節是舊居院內很多地方都鋪有地磚,這種地磚屬於典型的民國風格,現在在衚衕裡許多老院子內都能看到類似的地磚,這些院子有可能是民國時期新建的,也有些是在原來的老宅子內重新鋪設的地磚,這裡顯然是後一種情況。


旮旯兒查閱了一些資料試圖去尋找這所白石舊居原先的主人,很遺憾沒有找到確切答案。歷史上這一帶曾經是輔國公葉布舒的宅邸,後來又相繼成為內務府總管文豐文廉宅子,再後來則被分割成很多院子。雖然現在齊白石舊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卻是一座很值得一看的老四合院建築。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千餘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閱讀原文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