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資與職稱有關合理嗎?你怎麼看?

民意在人間


現在確實存在著退休工資和職稱相關的一些現實。


職稱作為評判一個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能、水平和貢獻的重要標準,基本上評上之後就會作為最後的結論。

這種職稱評價方式,實際上是在世界都流行的。比如大學中的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等職稱級別。像專業技術人員主要是以知識為主,基本上很難出現職稱降級的形象。


這種做法,實際上主要是穩定人心和減少成本的作用。我們不可能對幾千萬中小學教師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組織一次職稱測評,而且無嚴重錯誤、許升不降的機制帶給大家安全性,更能夠讓大家專心做學問,而不是想著勾心鬥角、如何評審職稱。

職稱體系的不完善,也有相應的弊端,不過國家也在不停的推進支撐體系改革。比如中小學教師這樣的特殊群體,國家在職稱評審上都會對他們進行特別照顧,一些鄉村是從教30年的鄉村教師甚至可以直升副高級,而不受限制。

各地在工資制度改革的時候,重點加強了班主任教師的津貼以及教育一線教師的獎勵。杭州育才中學教育集團杭州片區的特級教師的班主任津貼高達每月5000元,高級班主任3000元,中級班主任2500元,初級班主任2000元。

隨著體制的越來越完善,2014年10月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實際上退休工資待遇主要會跟繳費基數相關工作。職稱級別只能作為影響繳費基數高低的一項因素,不再是主要決定退休金的因素了,這樣更加符合實際。


暖心人社


我認為這是合理的。因為正常情況下,工作好的人,貢獻大的人,進職稱就早一些,工作時他們的工資就高一些。工作不努力,不認真,只知道吃喝玩樂,既耽誤工作又誤人子弟,他們進職稱就晚一點。工資就低一些。我有幾個同學,大學畢業時我們都分到高中教學。一年後他們被趕出高中,下到初中教學,後來又被趕到鄉下。我進了高級後他們還沒進中級。我聽他們學校的老師說,他們在學校不好好教學,天天喝酒打麻將,所以大家都不評他。現在我們都退休多年了,他們退休金雖然比我低,但他們很知足。他們還說我傻,說我只知道工作,不會享受。所以正常情況下工資的高低是與工作業績掛鉤的。若工作不論好壞工資都一樣,誰還去努力工作啊??若你是個私企老闆,對於不給你出力幹活的人,你願意給他高工資嗎??


用戶6894934524626


沒有任何關係、本人親身經歷、2014年通過自身努力考取了高級屠宰技師國家認證資格、及1996年考取的由農業、人力資源部聯合頒發的高級動物檢疫員證書`在職時與其它屠宰工收入一樣沒有任何特殊、聽人說退休後養老金會有適當提高、2018年退休工齡38年退休其結果與沒有任何證書一樣、與本人前後有證書的有幾個人其結果都一樣。


手機用戶5855389138


肯定不合理!我是工作30多年的婦產科主治醫生(湖北孝感),恢復高考的首批上中專的高中生。我在一線不知道直接解救了多少病人的痛苦,救活了多少病危的大人和孩子。就因為沒有關係晉升到高級的職稱,導致和一直安享在門診混一生的高級職稱的人的退休金相差一大截!


義舉多得


現在的人基本都很懶,年輕人基本上大學畢業也就不太注重繼續深造什麼的,現在上大街上找個快遞員問問他的學歷,哪裡畢業的?說不定都有211的,能快點掙到錢,還學個屁習呀。如果像職稱啊,註冊類的職業證書啊跟工資,將來退休都不掛鉤,那誰學它幹啥呀?還有必要進修嗎?我是工程類私人施工企業的,我們單位新進的員工,包括這幾年年輕的員工,沒有人學,直到去年開始,公司對二級建造師,一級建造師在工資上有較大的提升,才造成這幫孩子開始學了,要不然的話他們都會說,學不學一個樣,我學他幹什麼?但也因為單位被逼的啊,單位也需要!如果沒有利益跟著人員素質怎麼提高?現在這個社會還是不是靠喊口號,心靈雞湯就能進步的,大家心裡都有數。


松濤139655843



問題是:退休工資與職稱有關,合理嗎?

答案是:現行退休時養老金計發辦法,與職稱無關;

但職稱決定在職工作時薪資高低,因而決定養老保險繳費額度高低,間接影響養老金額度高低。

一、退休工資

首先,更正退休工資概念;

工資,是在職工作獲得的勞動報酬;退休不再工作,何來工資?

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退休的,領取的是退休費,也稱退休金;

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後退休的,領取的是養老金。



二、職稱與養老金

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全員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無論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辦法統一併軌。



職稱在退休計發養老金時沒有任何作用(不含2014年10月前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以及2014年10月前參加工作,於2014年10月~2024年10月退休的);決定養老金額度的主要因素為當地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額度。

職稱只是對在職工作時薪資高低起作用,當然決定繳納養老保險費額度高低不同,因而間接影響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額度高低。




z山海


我早就說過,只有國家僱員有退休一說,而國家根據什麼給退休金呢?毫無疑問應當是受僱年限。其它諸如職務職稱級別什麼先進優秀模範之類,在職時的工資獎金已經足額體現了,換句話說國家不欠誰的了,所以職稱之類包括警銜就不應該是決定退休金多少的考慮因素。退休金本質上是對長期受僱公民的一種年老安慰,這種撫慰金(十五年前我將其稱作從國家隊伍退出的退伍費)也可以一次給付,當然應該按工齡算。至於公民還投了社會養老保險,則養老金(非退休金)應該按照實際繳納的保險費合理計算,那是另外回事。我一直認為公民應該享有普惠制的老年福利,但鑑於一些人退休養老金過高,這類人就高不就低暫不享受,用一定時間慢慢過渡,待低收入者收入明顯上升後再讓他們不等額享受,通過三十到四十年至少二十年時間實現制度並軌。我在這裡暫不多說,另外請你參閱我近四個月來在頭條上的一系列相關評說。謝謝!關於社會養老保險費,我說過多次,很多人還是沒搞明白,我再簡要地說一下。多繳多得,一般來說沒錯。但問題是單位也配套了為你多繳,這是用的國家財政的錢或是說在稅前抵扣的,這就顯得不合理了。單位不應該出錢,只管納稅。另外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常常貼錢。財政應當把這部分錢剝離分析出來再加上其它財政資金匯成國民養老福利預算,這一塊,不管是不是國家僱員,不管繳不繳社會養老保險以及繳多少,每個六十歲以上公民不管是不是在掙錢,包括國家領導人,人人有份。我這麼說了,除了花崗岩腦袋的,相信大家都能聽得懂。你失去的利益將在老年福利中得到補償。你如果搞不清退休金、養老金、公民老年福利這三者的區別,最好別信口雌黃亂評論,或許(疑似)可以虛心地請教方家!


羅曼蒲公英


退休工資的計算肯定與職稱有關係。至於合理還是不合理,看你怎麼理解了。

自從2014年10月1日起,所有的在編教師只要退休就要納入社會養老保險,我們稱之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改革。

在這個時間之前退休的工資由財政負擔,之後退休的由養老保險機構負責。既然這樣,個人必須要繳費一定年限退休後才能領取養老金。而基礎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是個人工資總額的8%。職業年金是4%。退休金包括三部分,請看下圖:

(圖片為網絡截圖)

從這裡可以看出,養老金與個人繳費總額和繳費年限有絕對的正比例關係。那麼,個人的職稱越高則工資越高,繳費總額也就越高,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當然就高。這是毫無疑問的。

同樣時參加同樣的工作,如果在職時的職稱沒有別人高,那麼,退休時退休金已經要低。主要原因就與職稱的高低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很多很多的人都爭先恐後,想方設法地晉級晉職,這也是其中一個目的。

養老保險的繳費與退休金的計算辦法和企業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合理合法性是經過很多年和很多人證明了的。其政策本身沒有問題,很合理。關鍵還是要看個人在職時的工資水平。

如果嫌自己的工資低,嫌退休後工資低,那麼,在職時,你就要努力工作,爭取晉級高一級職稱,才有可能保證實現退休金比較高的夢想。

至於怎麼晉入高一級職稱獲取高工資,或者說能不能做到,怎樣才能做到這一步,方法如何,能不能被大家認可,公平公正與否,應該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你認為不合理的別人不一定也這樣認為。你認為不合理的別人不一定也這樣認為。

(我是這樣認為的。大家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點評。)


中小學教育者


退休工資與職稱相關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怎麼將兩者關聯起來,職稱對退休後收入的影響多大,這是更關鍵的一點。


比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以前,事業編制人員的退休費是按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其中崗位工資就是和職稱直接關聯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分為十三個等級,崗位工資也分十三個級別,其中1-7級崗位對應的是高級職稱,8-10級崗位對應的是中級職稱,11-13級崗位對應的是初級職稱。

所以就出現了一種情況,一些老同志為了提高退休後的收入,便想辦法讓領導在退休前幾個月將他們聘用到更高的職稱崗位上,這樣他們的退休費就能夠有一個明顯的增長。而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這些人的收入遠遠高於他們對於社會保障體系的付出。


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以後,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發方式改變了,不再按照退休前的工資收入進行計發,而是根據在職時每個月的工資計算出平均繳費工資,然後結合繳費年限等參數進行計算。

因為職稱對於在職時的工資有影響,所以聘上高等級的職稱對退休後的養老金增長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這種影響遵循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在職時工資更高,每個月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額也更高,長期以來對於社保賬戶的貢獻也更大,因此退休後獲得更高的養老金,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情況。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朋友親屬經商在新西蘭多年,已經容於當地生活,對新西蘭瞭解甚多。新西蘭屬於發達國家,社會體制完善,各種福利建全,單從退休這一方面,下至最低層百姓,上至總統退休後養老金每人每月3000元,但是退休前他們的工資有區別,按照級別職業工作年限等區分,在職按貢獻多勞多得,退休已經不做貢獻了,就應該統一標準,體現公平公正的社會體制。中國的退休制度從制定時就有缺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人與農村人區分導致了國人到60歲後出現兩級分化的大矛盾,至今很難解決,想要學新西蘭那樣的退休制度,就要動很多人特別是退休人員的利益,可能會造成社會不穩定,這樣對農村老人不公平,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養老問題,應從立法開始,過去是以農補工,現在工業已基本正規到了以工補農的時候了,先大幅提高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減少城鄉差別,未到退休年齡不論任何人走到任何單位都須按規定繳納年金,加快推進全民年金制的養老保險制度,充分發揮公平公正老有所養,讓所有人都能分享改革開放的紅利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