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扣一環,巧設“妙齡女”陷阱!

檢察日報正義網

2019年1月至4月期間,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檢察院接連受理了5起由區公安分局移送的電信詐騙案件,巧合的是,這5起案件的嫌疑人都是位“妙齡女子”,而受騙的卻全部是3000多名臺灣籍中年男性。

據相關證據,“妙齡女子”的作案時間從2015年開始,持續3年,涉案金額已達1000餘萬元

一環扣一環

巧設“妙齡女”陷阱

一環扣一環,巧設“妙齡女”陷阱!

數額如此巨大的詐騙案件,真的是一位“妙齡女子”所為嗎?在公安和檢方的層層調查後,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期間,被告人戴某某、李某某以“無限暢通工作室”“臺通互聯工作室”等名號在網上發佈招聘信息。來應聘的大多是90後男性,應聘成功後,他們以“業務員”的身份被安排至位於臨安區內的4處詐騙窩點。

窩點內提供聊天軟件Facebook、Line的相應賬號,這些“業務員”經過“培訓”後,冒充臺灣籍年輕女性,通過網絡與臺灣籍男性進行聊天交友。

“我在大陸生活,我可以幫你代購哦……”

“我親手做了點餅乾,寄給你嚐嚐哦。不過我生活費不太夠,你願意先借我點嗎……”

“家人生病了,治病的錢還沒湊到,我特意給你求了個平安符……”

“業務員”們在得到對方的信任後,便會以幫忙代購、家人生病、生活費不夠等理由向對方索要錢財。由於兩地銀行賬戶限制,“業務員”就採用先郵寄廉價商品包裹去往臺灣,再由對方把錢交給快遞公司代收,快遞公司再轉給“業務員”的方式收取錢款。

被告人戴某某負責團伙的後勤保障、業績統計;被告人李某某負責招聘、發放工資。二人分工明確,相互打掩護,3年內,該詐騙團伙人數便擴充到70多人。

8次召開訴前會議

實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一環扣一環,巧設“妙齡女”陷阱!

由於該案所涉臺灣籍被害人多達3000餘人,加上3年內新臺幣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波動頻繁,跨境取證成為案件辦理的一大難題。

對此,臨安區檢察院第一時間提前介入,協助公安機關商定由臺灣地區警務部門取證後,將相關證據材料郵寄至省公安廳,再轉交區公安分局。

針對該案的具體情況,臨安檢察院還先後8次組織偵查人員、被告人、律師等相關人員召開訴前會議。在綜合審查現有證據情況下,臨安區院按照參與時間、詐騙金額、退贓退賠以及認罪認罰情況區分主從犯進行分層處理。

對戴某某、李某某等8名組織、糾集者認定為主犯,從嚴從重打擊。對自願認罪認罰的59名從犯依據參與時間、詐騙金額、退贓退賠以及認罪認罰情況進行分層處理,最終建議實刑20人、緩刑25人、不起訴1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