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淥口“福記煤油公司”的故事

上世紀二十年代,繼日貨大量輸入我國後,英國和美國的“洋油”相繼進入中國。其中設在淥口的英商亞細亞煤油棧投資額達一萬三千多銀元,並經營了十多年。

說到淥口的亞細亞煤油棧,不得不講王漢成。王漢成是湖北人,在長沙經營玉器。有回王乘輪船回漢口,同船有個英國商人丟了錢包,王便一路上幫英商買飯。英商知道王是做生意的,便問他做不做煤油生意,王說沒這麼多本錢,英商說,暫時不要你的本錢。

【文史】淥口“福記煤油公司”的故事

英商回國後,果然與王漢成取得聯繫,並運一批煤油到長沙,由王經銷。剛好那年年底煤油漲價,王漢成賺了不少錢,併成為長沙亞細亞石油經銷公司經理。後來,王漢成的煤油生意越做越大,在長沙城四個門開設了東福記、西福記、南福記和北福記四個分公司。還在淥口、醴陵、萍鄉等地開設“福記煤油公司”,一時間湖南的煤油市場基本上被亞細亞公司所壟斷。

【文史】淥口“福記煤油公司”的故事

1913年,英商委託王漢成在淥口購買下張佩二老倌關口河邊的六鬥丘作油庫基地,花兩年的時間修建油池,成立淥口亞細亞油棧。王漢成又開設“福記煤油公司”,由其弟王豐成當老闆。僅幾年時間,“福記”獲利不少,引得美商垂涎。1919年美商在淥口小對河南岸也修建油池,成立“美孚”油棧,並在淥開設“正大煤油公司”。在“福記”和“正大”的競爭中,“福記”推出買煤油送燈具的優惠活動,還與“正大”相互壓價,最終把“正大”弄得五勞七傷。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地掀起罷工、罷市、罷課的反帝鬥爭,工人和學生查禁仇貨,對英、日兩國的貨物一律沒收。醴陵亞細亞、大古等煤油公司的兩千多桶煤油被沒收,然後拍賣,全部所得用於群眾公益事業。

【文史】淥口“福記煤油公司”的故事

1926年春,從安源回鄉的地下黨員李人桃、陳金樓等人在淥口舉辦工人夜校,發展黨員,秘密組織農會、工會,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沒收洋貨。5月,淥口攤擔業的地下黨員劉佑三、朱祥欽等,在淥口仇產委員會的全力支持下,組織攤擔業的店員,在農會和工會及糾察隊的配合下,將“福記”和“正大”兩家公司的20多萬斤煤油全部沒收。在神農店設立“仇油拍賣處”,每桶價銀元一塊,所得上交醴陵縣農民銀行,作為農會和工會的活動經費。

為了徹底抵制洋貨,發展城鄉經濟,淥口地下黨組織將“福記”公司的鋪面辦成攤擔合作社,號召工農群眾入股,以賣油鹽為主,兼營其它雜貨。由於合作社的商品價廉物美,又不短金少兩,生意興隆,營業額高於私商的好幾倍。

大革命失敗後,合作社停業。原“福記”公司的買辦們又竄回淥口,將“福記”改名為“信記”,主營油鹽生意,仍兼營少量煤油。

1949年淥口解放後,“信記”由人民政府接受收。原來的亞細亞棧改成株洲縣糧食局的油脂倉庫。而在原“福記”公司的鋪面舊址,修建了淥口鎮勝利百貨門市部。

【文史】淥口“福記煤油公司”的故事

特約撰稿人/牛八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28681062

【文史】淥口“福記煤油公司”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