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趙氏孤兒”:趙氏的專權

當初重耳流亡到翟國的時候,趙衰跟著他。趙衰在當地娶妻,生了兒子趙盾。後來重耳回國當了國君,把女兒嫁給趙衰,生了三個兒子:趙同、趙括、趙嬰齊。晉文公的女兒很賢惠,讓趙衰把在翟國的妻兒接回來,並讓趙盾做嫡子。趙盾掌權後,就讓趙同等三人也當大夫。趙盾死後,兒子趙朔接班,趙莊姬卻與趙嬰齊有私情。趙同和趙括髮現後,就把趙嬰齊流放了。趙莊姬很生氣,就向晉景公告狀,說趙同和趙括謀反,欒氏和郤氏可以作證。晉景公於是把趙同和趙括兩個家族滅掉了(趙朔已經死了)。當時趙武與趙莊姬在晉景公的宮裡,晉景公想要不要斬草除根把趙武也幹掉。韓厥說:“趙衰、趙盾都是忠臣,他們如果連後代都沒有了,那別人會怎麼想,誰還會對君主忠誠呢?”晉景公聽後就讓趙武繼承趙氏。

欒氏、郤氏為什麼也想除掉趙氏?當初跟重耳流亡的人回來後都掌了權,有趙衰、狐偃等。同時也有些人如欒枝、先軫等因軍功起來了。當老一輩的人去世後,像趙盾一樣的年輕人開始掌權了。說起來趙盾這個人運氣也比較好,當時晉襄公還想用一些老臣,但先克(先軫的孫子)說:“狐偃、趙衰的功勞不能忘啊!”意思是你得提拔一下他們的子孫,晉襄公覺得有道理,就把趙衰和狐射姑提拔到六卿的位子上。後來趙盾又通過立國君事件把狐射姑擠兌走了,他得以獨自掌權。這個時期趙氏家族的勢力極度膨脹。趙盾還採取了個措施——設立公族大夫。什麼叫公族?就是君王的非嫡系後代,除了接班的那個,其他就是公族了。關於這個要從“曲沃代翼”說起,公元前745年,晉昭侯把叔叔封到曲沃,當時晉的都城在翼。經過了六十多年的內戰,曲沃的武公攻入翼,奪取了國君的位子,所以叫曲沃代翼,也就是公族篡奪了君位。那麼到了晉獻公的時候,他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把晉國的公族大部分幹掉了,沒幹掉的也跑了,又定了規矩:非嫡子不能在國都裡待著,而且不能任職。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晉獻公要把申生等兒子趕跑。趙盾把公族設起來當然不是為了國君考慮,是為了趙氏的利益,他讓趙括當公族大夫。欒氏和郤氏祖上實際是晉國的公族,比較早的時候就被封出去了,所以在晉獻公的時候沒有受牽連。對於趙盾的舉動,欒氏和郤氏肯定有想法,你趙氏是個外來的家族,還想把什麼好處都佔了?只不過當時趙盾活著,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等到趙盾一死,他們一看機會來了,就對趙氏下手。但這個事情說到底還是因為趙氏的權力太大,威脅到了國君,所以晉景公必然會對趙氏採取行動。

續“趙氏孤兒”:趙氏的專權

​趙盾執政時期,主要對手一個是秦國,一個是楚國。秦穆公後繼位的是秦康公。當時趙盾派士會和先蔑到秦國去迎回公子雍,秦康公就派兵送公子雍回來。結果半路上趙盾立了晉靈公,這下不能讓公子雍回來了。於是趙盾就派兵在令狐這個地方突然襲擊秦軍,大敗秦軍。秦康公當然大怒,我好心好意派兵把你們的公子送回去,你倒趁機打我,我一定要打回來。於是出兵打晉國,趙盾率領中軍,郤缺率領上軍,欒盾率領下軍,在河曲迎戰秦軍。有個將領叫臾(yu二聲)駢向趙盾建議,“秦軍不能打持久戰,請高築軍壘等著他們。”

續“趙氏孤兒”:趙氏的專權

河曲之戰

​秦康公一看,就問士會怎麼辦,士會說:“趙盾最近剛提拔了臾駢,這肯定是他的主意。不過要緊,晉國上軍有個將軍叫趙穿,這個人是晉國國君的女婿,不懂作戰又狂妄自大,他嫉妒臾駢,急於立功。所以你派老弱殘兵引誘,他肯定會出戰。”士會這個人還是很有見地的,他對晉國的情況非常瞭解。

秦康公於是這樣做了,趙穿果然上當。趙盾一看,自己家的人不能不救啊,只好出擊。不過這時的秦國實力不如晉國,秦軍打了一天,晚上準備開溜。臾駢看出來,建議趙盾追擊,這時趙穿怕臾駢得功勞,又想方設法阻止,結果失去了大好機會。

經過這仗,趙盾看到士會是個人才,不能把他留給秦國啊!於是想了個辦法,讓魏壽餘假裝帶領魏地的人叛亂,晉國出兵平定,把魏壽餘的妻子兒女抓走了,卻把魏壽餘放跑了。魏壽餘就來到秦國,對秦康公說我想把魏地獻給秦國。秦康公一想這是天上掉餡餅啊,就答應了,魏壽餘則暗地裡聯繫士會回晉國。秦康公帶兵在河西,魏地人在河東。魏壽餘對秦康公說:“請派個東邊來的人跟我一起去跟魏地的人接頭。”秦康公很自然想到了士會。但士會推辭,“晉國人很狡猾,萬一把我扣下,你以為我不回來把我妻子兒女殺了,怎麼辦?”秦康公說那就把你的妻子兒女一起帶去把。士會一過河,魏地人歡天喜地和他一起回去了。相傳士會在秦國留下了後代,並且改姓劉,後來劉邦建立漢朝,就說他是士會的後代。這一次秦康公被結結實實地耍了一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