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成都,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和交通、通讯枢纽之一,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6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函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大家都知道成都市中心城区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外加成都高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两个直管区。那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在20世纪50年代以府南河(锦江)为界,府南河(今成都内环线)以内为城区,以外为郊区,成都市设东城区(今锦江区)、西城区(今青羊区)两个城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三个郊区。(龙泉驿区与青白江区分别是59年和58年划归成都筹备城区,都为1960年成立)

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市区规划做出调整,撤销东城区与西城区,将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重新设置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五个主城区(中心城区),后称“五城区”。1996年,成都高新区成立,原属武侯区、郫都区、双流区的部分区域划归高新区托管,高新区(南区、西区)成为成都市第六个中心城区,称“六城区”或“五城一高”。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21世纪初,成都市官方把中心城区定义为成都三环路以内所有区域。后来,成都市规划局将中心城区扩大为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注∶含龙泉驿区、新都区、郫都区、双流区、温江区伸入绕城高速以内的区域)。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从2017年8月31日举行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获知,成都决定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截至2018年底,成都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2.95%;市区面积为3639.8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885.6平方公里。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双核心之一,是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经济最发达、科技最领先、商业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成都市以“五中心一枢纽”城市定位,加快建设“三城三都”城市功能,全面建成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成都市的主城区原来已经是“11+2”的格局了!

天府四川·熊猫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