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洛陽天池山景區,一心想看看韓王墓和王莽寨,因為這是景區介紹的人文代表性景點。仔細一打聽,王莽寨現在還沒有開發,沒有嚮導引路自己去不了;韓王寨在和天池一個方向,距景區中心服務區3000多米,於是決定去看看韓王墓。圖為韓王墓指示牌。左側通往韓王墓,右側通往天池。
通往韓王墓的路上行人稀少,道路平坦沒有一個臺階,這與登天池處處有臺階是不一樣的,路邊到處是參天的大樹。走在綠樹成蔭的路上,聽著身邊溪水潺潺,一個人忽然感覺有點孤寂。迎面走來的兩位七旬大姐知道我要看韓王墓,說:“看,右手那個大土堆就是韓王墓,馬上就到。”圖為韓王墓遠景。
原來,韓王墓隱藏在群山環抱,綠樹掩映的大山下。墓前有高山流水,墓後方有五山相連,兩側有溪水潺潺。在墓前尋找,這裡並沒有想象的君王墓冢的標誌性東西,僅有的就是一個大土堆,一個石碑,一個墓冢介紹碑。圖為韓王墓碑。碑的正面陰刻著“韓宣惠王之墓”,據景區資料介紹,此碑為後人所立。
至於韓王墓為什麼會選在這裡,景區的介紹是這樣描述的。歷史記載,韓國因屢受強秦的侵略,被迫把國都南遷到現在的宜陽縣韓城。當時的韓王為圖國家興旺,聽信了一位風水先生的話,用天意點穴方式為自己選擇墓地,以期強國。於是,他在現在洛寧縣澗口鄉附近,搭一高臺,矇眼射箭,箭落之處即為他百年之後的墓地,此處即為箭落之地。圖為韓王碑的石刻。
當年韓王死後,為了防止人盜墓,又選擇了十七個墓地,葬時同時用十八付棺材運往十八個墓地,讓人難辨真偽。傳說當靈柩到達二郎溝的石梯口,道路難行,靈柩運不上去,新韓王就問隨行的大臣,能不能上去,一個大臣說,不能,被殺掉;再問,又殺一個大臣;最後一個大臣看說不能就是死,不如就說能上去,結果真的運上去了。圖為後人築起來的墓冢保護牆。
傳說,韓王墓曾遭到兩次盜挖,均沒有挖開。一次是在解放前,活動在洛寧、宜陽、嵩縣一代的土匪陶建模所為;一次是1993年的盜墓賊。第一次是因為墓穴中出現了飛刀暗器,土匪跑了;第二次是墓穴出現流沙,盜墓賊放棄。後來林場就用石頭對墓穴進行了包砌,形成了現在看到的樣子。民間曾傳說,這是漢王墓,傳說劉秀在此作戰時,他的一個兄弟葬與此;有的說是南北朝時的陳有傑的也漢王,死後葬於此,但無史可靠。圖為墓冢上的樹木。
現在能印證這是漢王墓的就是左側的石碑。此碑記載:嵩縣在戰國時為韓國高都,《嵩縣誌》康熙版第十卷記載:“縣西八十里地仰天池山下,眾峰攢秀,一澗朦泗,其冢蔚然中存,世傳為韓王墓。嵩故為韓地,必戰國韓王也。”難道這真的是韓王墓嗎?一代君王的天意點穴,如今成了景區,曾經的韓國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海鷹視線》圖文均為原創,歡迎轉發、收藏、點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