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古代的六安國

六安國,位於今中國安徽省六安市,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上古時,六安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六安又稱“皋城”。

帶你走進古代的六安國

皋陶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聖”之一,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後常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現如今的皋陶墓就在六安市金安區的三十鋪地區,如今到六安的小夥伴們應該會看到很多皋城中學,皋城路之類的。在大火炬廣場就可見到兩隻雄偉的獨角獸石像,六安國是在漢代建立,封膠東康王劉寄幼子劉慶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西周至春秋,封國林立,境內先後屬英、六、舒蓼、舒鳩、舒庸等侯國。戰國時期,諸侯兼併,先後隸屬吳、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壽春(今壽縣城),稱郢,後亡於秦。[2]

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今六安東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區屬衡山郡,置潛縣,其餘屬九江郡,置六縣、壽春、安豐三縣、郡治壽春。

楚漢相爭,項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黥)布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

三國時期,分屬魏淮南郡、廬江郡、安豐郡。淮南郡,置壽春、成德二縣,郡治合肥;廬江郡置六安、博安、陽泉縣,郡治六安;安豐郡置安風、蓼、安豐、雲婁等縣,郡治安風(今霍邱河口附近)

帶你走進古代的六安國

淮南郡

西晉時期,今壽縣和六安縣北部部分地區屬淮南郡,置壽春、成德縣,郡治壽春,州治先在壽春(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後遷建鄴(晉武帝太康三年)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設安徽省,分屬鳳陽府、潁州府和廬州府。壽州屬鳳陽府,霍邱縣屬潁州府,六安州、霍山縣和舒城縣屬廬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為直隸州,領霍山縣

帶你走進古代的六安國

六安市

六安為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安徽省會經濟圈合肥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

帶你走進古代的六安國

最最著名的應該是六安瓜片,六安瓜片是一種綠茶,古代可是供產,在新中國時期也是當做國禮相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