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毒氣室"空氣 新德里被指短視

地球上的生物,絕大部分都需要純淨的水,乾淨的空氣維持生命,人類作為地球物種的一份子,不分貧富,一樣需要乾淨的水和空氣。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的印度,近期也有所動作紓緩,但被指為杯水車薪之舉。



應對



聯合國今年較早時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人口聚居各大大小小城市, 造成的能源消耗嚴重,也導致惡劣的溫室氣體排放,加劇了氣候變化的危險。世界衛生組織之前的報告也指出,空氣汙染對全球造成的影響,沒多少人可以避免,因為全球超過9成人口活在空氣汙染的影響底下, 在室外呼吸受汙染的空氣,一年死幾百萬人;在家使用不環保的燃料和方式煮食和供暖,又有幾百萬人死亡,扣除重疊數字,每年有大約7百萬人死於空氣汙染。其中超過2百萬人來自南亞和東南亞,印度是其中一個重災區。全球15個汙染最嚴重的城市,有14個是在印度,包括新德里。



應對

應對



10月至2月是印度傳統的汙染旺季,現在已經步入汙染高峰期,近日更加到達市政府標準的接近爆燈狀態,是過去3年來最嚴重,逼使政府下令學校停課,建築業活動短暫停止,市內交通實施單雙號限行大約兩個星期。新德里2016年推行過類似的限制車輛措施,有助當時減少空氣汙染的13%。不過各界普遍認同,短暫的措施對於形同毒氣室的新德里空氣汙染問題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室外空氣汙染有很多源頭,來自交通運輸的汙染只佔據其中一部分。



應對



以新德里為例,交通和工業排放加起來佔據空氣汙染超過50%。但這也表示接近五成汙染源來自其他因素。所以環保組織認為,要真正改善空氣質素,除了短暫限制部分汽車之外,更重要的是長治久安,幫助家庭由柴火轉向天然氣煮食,推動工業更新設備和農業減少播種前焚燒稻杆的手法減排,並且更新高汙染汽車和摩托車。





有沒有好的例子可以參考呢?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今年3月開通了新的地鐵路線,除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降低每年45億美元塞車的經濟損失之外,總統佐科也計劃鼓勵民眾購置電動汽車,以達致發展電動車相關產業以至減排的多重目標,全方位的贏。



來源:鳳凰衛視資訊臺 周燕珊綜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