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警方成功搗毀一個收藏拍賣詐騙團伙

高雅的環境、藏品種類繁多的網站、資深的鑑定師,還能辦理各種證書幫助收藏人出售藏品……這樣一家看起來資質齊全,專業水平較高的正規拍賣公司,背後竟然是一個人員分工明確,專門針對文玩收藏人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今天(11月7日),工業園區公安分局斜塘派出所通報一起剛剛破獲的詐騙案件。

收藏者信息被非法獲取 慢慢走進設計好的圈套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犯罪團伙組織架構清晰,人員分工明確,以文化傳播公司的身份對外宣傳推廣業務。犯罪嫌疑人苟某擔任該公司老闆,下設財務部和三組業務部。馮某系財務總監,牛某、鄢某為財務人員,三人分別對應三組業務部,管理各組賬目等工作,同時制定業績目標、提供業務指導、監督工作等。

該團伙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大量古玩收藏品愛好者信息,分發至各組通過電話聯繫來鎖定目標。在審查期間,業務員告訴民警,每隔一兩天,組長就會派發一些含有姓名、電話、藏品信息的客戶名單,然後由他們負責聯繫,不管對方願不願意出售藏品,都會添加微信來保持溝通。一旦有收藏人想了解自己藏品的價值和有出售意向,那他就會慢慢走進業務員設計好的圈套。

直至案發仍有不少收藏人矇在鼓裡

藏品鑑定、拍賣行業魚龍混雜,詐騙團伙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以幫助收藏者鑑定、上網推廣、聯繫拍賣或尋找買家為由實施詐騙。

業務員在和收藏人溝通時,以包裝後經網絡推廣的藏品售價更高為由吸引對方。能夠以高出自己心理價位很多的價格出售,這個誘惑一般人難以抵擋。這時業務員會趁熱打鐵,藉機稱包裝、美化、網絡推廣需要支付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的“上架費”。待對方付錢後,業務員將藏品圖片上傳至公司網站,收藏人在網上瀏覽自己的藏品介紹信息時,會對公司的運作信以為真。

之後,業務員謊稱有買家看中,需要提供備案證、出關證、評估報告之類的證書,而收藏人想快速出售藏品又拿不出證書,只能求助業務員。這時,才是詐騙團伙騙取大量錢財的重頭戲。業務員會將收藏人和藏品的相關聊天信息反饋給財務,冒充資深鑑定師進行品鑑和估價,再給出較高的價格並收取不同的鑑定費,少則幾千多則幾萬。收錢後,業務員會將製作的假證發送給收藏人,當對方問起買傢什麼時候可以交易時,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搪塞推脫或者直接拉黑。

調查發現,涉案公安在收取受害人費用後,無一起完成交易。直至案發,仍有不少收藏人還矇在鼓裡,等待公司安排與買家交易。

團伙成員達40人 涉案高達400餘萬元

根據線索發現的涉案號碼,斜塘派出所會同工業園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等部門成立專案組開展深度研判,成功鎖定犯罪團伙2處窩點。在全面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人數、作息規律、活動軌跡等基本情況後,警方將全部犯罪嫌疑人抓獲。

據悉,該犯罪團伙以苟某、牛某、馮某為首成員達40人。苟某交代,組織牛某、馮某等人,以文化發展公司、文化傳播公司為幌子,假借鑑定古玩並出具鑑定書的名義,收取客戶文物推廣費、文物鑑定費、交易保證金等相關費用實施詐騙,涉及金額高達400餘萬元。

目前,苟某、牛某等29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警方介紹,根據文物保護法規定,古董古玩交易不得讓任何沒有經營資質的公司或個人進行,如要鑑定出手藏品,必須認準有鑑定資質的公司,同時需掌握一定的拍賣和文玩的基礎知識,不要輕信網站、廣告的宣傳,凡對藏品估價遠遠高於市場價值,並收取高額的推廣費、鑑定費、保證金、拍賣費等行為,都可能涉嫌詐騙,需謹防上當受騙。

(本文作者系蘇報融媒記者天笑,編輯駱曉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