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人性在投資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很多投資者看了幾本投資的書籍,瞭解了一些金融知識,知道了K線,均線和一些指標就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投資技術,就開始信心十足的準備在投資市場賺錢了。據我所知目前全球頂尖的投資人士,好象沒有一個單憑技術分析而在投資市場獲得巨大的成功!就連技術分析的鼻祖約翰墨菲恐怕也只是在講授技術而已,他沒有講授人性在投資市場所起到的作用。飛的最高的鷹靠的不僅是翅膀,還有信念。

技術分析是術,只是投資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太在意追求術的層面,反而把有關“道”的一些東西給忽略了。如何在投機的驚濤駭浪中繼續穩定的生存下去。如何瞭解投資者的優勢與短處,合理規劃投資策略,審時度勢順勢而為。為了探尋投資市場投機生存之道,象雄鷹一樣在投資市場飛得更高更遠,我們要在技術分析、資金管理和合乎金融投機的人性基本上去進行探討。

技術分析,基本分析不是本質的問題。正確的投資理念、以及投資者的心理素質、知識結構、人生態度、心胸格局、膽量氣魄才是投資成功的關鍵所在。分析市場是次要的,分析瞭解自己才是主要的。不懂哲學,不懂方法論、不會辨證的去分析市場,在投資的過程中難免會對市場進行盲目主觀的判斷,即使懂得技術分析,結果又會怎麼樣呢?盲目主觀往往是危險的開始,只有在市場中瞭解自己,感受市場,才能百戰不殆。單純的運用技術分析不能感受市場,常勝常負。

雖然資金的較量,決定行情方向的選擇,但我們要明白價格是怎麼形成的,價格是全體市場參與者共同行為的結果,也就是說價格是人的行為結果,所以在價格形成的過程中,人性必然會得到充分體現,在交易中,我們要做到“心明見性”可能離成功會更快一些。

拿破崙把優秀的統帥各種品質形象的比喻成正方體。這個正方體的底是指指揮員的勇敢、頑強、果斷等精神因素。高責是指指揮員的智慧,包括謀略卓識等。他又特別強調智與勇在指揮員的精神世界裡,必須等量齊觀的發展,才能應付戰場上的局面。

我們中華民族本是一個長於思考,善於籌謀的智慧民族,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早就指出,智謀是生產策略的源泉,策略是運用智謀的方法。沒有智慧而大講策略,或沒有策略而定智謀,好比木偶演戲。雖然變化多端但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策略達到出神入化的時候,智謀也就會發揮極致了。

只有投資策略結合心裡因素的應用才能在我們的心裡放的下我們所持有的單子,不因為一做多單就害怕行情下跌,一做空單就害怕行情上漲。行情的漲跌在我們下單前就經過慎重的考慮。下單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體現,並不是做單之後去害怕的事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行情的漲跌不以我們下單以後害怕與否而改變。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坦然的面對。到了止損點就止損,到了止贏點就止贏。除此之外就應該象沒有單子一樣觀察行情的跳動,以淡泊的心態,為下一次投資進攻制定條件充分的策略。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揭露主力的神秘面紗

主力的定義

主力,就是股市的主要力量,一般指股票中的莊家,比如機構、炒作股票的大戶自然人,或者上市公司本身。股價的漲跌原本是因上市公司的業績不斷髮生變化而變化的,但由於主力大資金的介人,使得股票價格出現了很多人為的色彩。當主力介人一隻股票時,往往意味著股價其後將出現上漲;而當主力離開一隻股票時,則股價往往已經經過較大幅度的上漲,意味著股價將會出現下跌。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圖1

形態特徵

圖1是金河生物日線圖,其形態特徵可以從以下四點分析確認:

A。當主力介入一隻股票時,股價往往經歷了下跌,處於近期較低水平。當主力介人後,股價其後會出現上漲。

B。當主力離開一隻股票時,股價往往經過了大幅上漲,處於近期較高水平,並出現下跌。

C。當主力介入一隻股票時,成交量往往以陽量居多。

D。當主力離開一隻股票時,成交量往往以陰量居多。

實戰案例

金河生物(002688)在2015年9月期間剛剛經歷了前期的下跌後的震盪,股價處於低位區,主力此時以流入為主,但成交量多為逐漸放大的陽量。但到了同年的12月底時,股價上漲幅度已經超過了100%,此時主力以流出為主,成交量多呈陰量。如圖2中所示: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圖2

實戰要點

1,主力進入一隻股票,既起到了穩定股價和活躍股性的作用,同時也令股價出現了上漲和下跌的大幅震盪。

2,投資者應當在盤中根據成交量以陽性為多且股價在低位區時和主力一起建倉,而在股價經過大幅上漲後位於高位區,成交量多為陰量時選擇賣出。

3,在實戰操作中,投資者應當跟隨主力的腳步,與主力同步操作,而不要與主力逆向操作。

主力的分類

A股市場的主力如果按照操作主體的性質來分,主要有證金公司、基金、保險資金、券商自營資金、上市公司、QFI1、私募基金、投資機構和遊資大戶等。

(1)證金公司:是指經中國證券監督主管部門批准,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證券類金融機構。其性質類似於常規的平準基金,但不具備平準基金的公開性、長期性和規模化。往往會在股市極度暴跌導致市場處於最危急的時刻,為了維護國家金融秩序的穩定,引導股市健康發展,成為“救市”的主力角色。如2015年7月股市在經歷暴跌後,證金公司成為多家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較高的大流通股東。

(2)基金:指投資基金及社保基金,投資基金指公募開放式基金及封閉式基金是當前實力較強的資金主力。社保基金,其投放股市的資金比例不得高於40%。

(3)保險資金:目前保監會規定人市比例不得超過其總資產的10%。

(4)券商自營資金:是市場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5)QFI:是指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6)私募基金:市場上無法追蹤的最為神秘的資金,炒作對象多為中小盤股及概念股。

(7)上市公司:是當前市場一個重要力量,其規模較公募及私募基金力度小些。

(8)遊資大戶:指通過豐富的操盤能力和巨大的資金優勢,操縱二級市場上市公司股價的個人超級大戶。

主力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

首先我們來看看主力在出貨前的一套流程。

我們知道主力做盤一般要經歷:吸籌—洗盤—拉昇—出貨四個階段,其實在這四個階段都會進行買入與賣出,不然就沒辦法完全控制股價的運行。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1、吸籌階段:肯定是買入大於賣出股票的數量,股票籌碼不斷沉澱在主力手中。

2、洗盤階段:主力在該股票中籌碼沉澱的差不多,達到了所謂的控盤程度(通常佔流通盤30%以上),會進行底部拉昇,脫離底部持倉成本區。

3、拉昇階段:主力大幅度拉昇,通常漲幅大於50%,不斷上演大陽線,甚至連續漲停,該股強勁表現不斷被各大軟件與股評捕捉到後,大事渲染吸引散戶跟進。

4、出貨階段:出貨很明顯是買入遠小於賣出,出貨分很多種,一般有高位橫盤出貨,高位拉昇誘多再打壓出貨。

高位橫盤出貨:一般是高位寬幅震盪,不時會出現大陽線讓散戶以為還要啟動上漲追入。當主力大部分籌碼都派發的差不多後,大部分收益兌現,剩下的籌碼就是零成本的籌碼,哪個價位賣在賬面是都是收益,即使股價連續大跌還是賺錢的。

誘多後打壓出貨:也就是問題中提到的砸盤跌停出貨,股價大幅度拉昇後,經歷一段時間盤整,主力發現出貨較難,散戶接盤意願不強,那通常會再度大幅度拉昇,隨後快速打壓,就是所謂的跌停,甚至連續跌停,股價到了所謂的次高位出貨。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打個比方,主力股票成本價大概是3塊,拉倒10塊後發現出貨較難,那就拉倒20塊再打壓到10,此時散戶認為股價回調百分之50了,回調差不多,一旦有大漲就追入抄底,然後就成為接盤俠。

所以說出貨這種事情,主力考慮的是哪種出貨方便,能再最高位出貨當然最好。如果不行,那就先砸一波,然後就成了砸盤出貨了。

在正常思路下,主力肯定想越高位出貨越好,這樣可以賺的更多。那事實是如此嗎,比如這位投資者提到了為什麼有的主力會選擇在跌停板出貨呢,其實這種現象是存在的,為什麼會出現這類現象,下面我來解釋下這現象。

在股價連續上漲後,到達主力的目標價格準備完成出貨,但是股價已經達到高位,對於主力想誘導我們散戶投資者買入後接盤,但是我們散戶又不是傻子,看股價那麼高還選擇去接盤,一部分主力會選擇通過高位震盪營造給市場一種感覺,目前只是上漲途中震盪洗盤,讓散戶投資者接盤後,主力完成出貨,目前這類手法在市場比較常見,具體參考下圖: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上圖我們發現該股在大漲之後,在高位震盪長達2個月,在貨出完後,股價開始出現大幅度下挫。所以主力慣用手法,可是實際情況往往跟理想化相違背,股價上漲過大後,想通過高位出貨,主力發覺市場的接盤力度特別小,根本沒有資金會選擇在高位買入,這個主力會使用另外一種手法。

既然該位置沒有人接盤,主力乾脆再把股票拉上一個臺階,這個時候股價上漲,很多散戶後悔當初沒有,感覺當時對該股的判斷完全正確。這個時候該股更多人開始關注,走勢比預想的還要強勢。

拉昇後主力選擇快速砸盤到前面想出貨的位置,這個時候很多散戶投資者想到,既然前面我不敢追高買入,但是目前股價快速回落,自己並不覺得該股是追高買,等待該股企穩後期還有上漲空間,其實主力往往會採用大跌甚至跌停板的出貨手法,具體參考下圖例子: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上圖我們發現預想出貨區和實際出貨區價位大致相同,並且在出貨前出現了連續兩天跌停現象。這就解釋了主力為什麼會有的時候選擇用跌停板出貨,自己賬戶上已經大賺,即使跌停板出貨的價格依舊是很高。

一般情況下,主力出貨是拉高出貨,很少出現跌停出貨,是因為一旦出現跌停,盤中散戶容易出現恐慌性出逃,而場外散戶也會出於謹慎考慮不會出手接盤,這樣的話出貨難度會大幅增加。

在實際操作中,跌停出貨主要是兩種情況造成的。

1、突發性重大利空

理論上來說,莊家在股市中屬於強勢人群,無論是獲取消息的及時性還是對於消息的分析較之散戶都佔據著極大地優勢地位,但實際操作中也會出現一些突發性的情況導致其只能跌停出貨。

比如說,中國鋁業。

2018年2月26日,停牌了大半年的中國鋁業終於復牌了,但是因為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中涉及到的股票發行價遠低於現價,也就意味著公司折價發行,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遠低於市場預期,從而導致26日開盤直接跌停,無論是散戶還是莊家都被套裡面,這個時候莊家只能選擇被動的跌停出貨,別無他法。

同樣情況的還有山西汾酒。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2、莊家的誘多行為

這種情況一般是出現在股價相對低位的時候,更準確的來說是相對比較便宜的時候。分時圖經常表現為跌停板打開之後再封跌停,再打開的走勢。

同樣以中國鋁業為例。

中國鋁業在26日復牌之後,連續吃了3個跌停板,股價直接降到了5.9元。而眾所周知,中國鋁業是國內大型的鋁生產廠商,其產能優勢不可小覷。

同時,2017年的供給側改革再次驅動了銅鋁等有色金屬的走勢,而相關企業的業績也出現了大幅增長,也就是說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技術上,中國鋁業都是可以輕度持倉的一隻個股。

在這種情況下,莊家在3月1日利用跌停再打開的手法大量出貨,當天的成交量明顯大幅放大,莊家成功出逃,之後該股股價繼續大跌。山西汾酒也是此類操作手法。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部分的投資者為什麼總是在股市裡虧錢?因為大家總是做著一個錯誤的週期,做著錯誤的操作。

我們可以發現,散戶的幾大特點就是:

第一,不願意在震盪洗盤的週期裡死守;

第二,不敢在剛開始上漲的時候買入;

第三,就是喜歡看到大家都賺錢了,甚至買入後可以大概率盈利的時候追漲;

第四,大幅上漲後的下跌或者“假回調”,總是以為機會,並且瘋狂熱愛抄底;

股市是有規律的!

沒有業績支撐的,漲起來,也會跌下去,早晚的事而已;

同樣的,有業績支撐的,跌下去,也一定會漲起來,時間的問題而已;

記住以下五條建議:

第一就是別在熊市第一波接盤;

第二就是別在牛市第一波出貨;

第三就是別在震盪市追漲殺跌。

第四就是不要買進了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劣質資產;

第五就是不要過早賣出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質資產。

一位退役操盤手坦言:莊家出貨為什麼砸盤到跌停才出貨呢?

就好比下面的這隻個股。股價從11元漲到了41元,最後跌回前期低位附近,就是一輪簡單的機構坐莊過程。

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隻個股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就是底部區域裡的震盪洗盤;

第二,就是主升浪行情的上漲;

第三,就是坐莊完成後的下跌;

所以,當你明白了這個邏輯,以及主力機構的一套坐莊週期,其實就應該知道如何去佈局,如何去獲利。

面對莊家出貨,散戶應該如何應對呢?

1、一定設立止損點。

凡是出現巨大虧損的,都是由於入市的時候沒有設立止損點。而設立了止損點就必須執行。即便是剛買進就套牢,如果發現錯了,也應賣出。做長線投資的必須是股價能長期走牛的股票,一旦長期下跌,就必須賣!

2、只認一個技術指標,發現不妙立刻就溜。

給你100個技術指標根本就沒有用,有時候把一個指標研究透徹了,也完全把一隻股票的走勢掌握在心中,發現行情破了關鍵的支撐,馬上就走。

3、不怕下跌怕放量。

有的股票無緣無故地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交量的放大。尤其是莊家持股比較多的品種絕對不應該有巨大的成交量,如果出現,十有八九是主力出貨。所以,對任何情況下的突然放量都要極其謹慎。

等待機會很重要:一定要在最好的機會出手。寧可錯過不可做錯。判斷漲跌更重要:判斷錯誤了你就白玩了。借給別人錢花還得付利息。確定買賣點更重要:判斷準確了買賣點,你就可以心情輕鬆的持股或者賣出。果斷快速應變最重要:萬一錯了(這錯可能不是自己判斷錯誤,而是市場突然變化),第一要確認是否錯了,如果確認,一定要按預先制定的方案,第一時間行動。

太多的抱怨只會讓我們更加迷茫;太多的恐慌只會讓我們迷失方向;太多的悲哀只會讓我們更加逃避;炒股需要一種信念,無論對與錯,你都要試著去做,儘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必定失敗。希望大家能夠和睦相處,脫離利益爭奪的庸俗觀念,我們需要團結一致共同對敵

股市需要寧靜,需要平凡,需要堅持,需要前進,需要幫助,需要真誠,需要團結,需要……

炒股是用錢賺錢的行業,一旦你的本金沒有了,你就失業了。無論你明天見到多麼好的機會,手頭沒有本金,你只能乾著急。幾乎所有的行家,他們的炒股的建議便是儘量保住你的本金。

你如果有一定的炒股經歷,必然同時擁有賺錢和虧錢的經驗。賺錢時你有什麼感覺?通常你會在內心指責自己為什麼開始的時候不多買一些,下次碰到應該會賺大錢的機會,你自然就會下大注。這是非常危險的。在炒股這一行,沒有什麼是百分之百的。如果第一次進貨太多,一旦與自己的預期相反,噩夢就開始了。每天下跌,你希望這是最後一天;有時小小的反彈,你就把它看成是大起的前兆;很快這隻股票可能跌得更低,你的心又往下沉。你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人性共通,後知後覺算是這些經歷的過來人,其痛深切。

由於股票的運動沒有定規,你不入場就不可能賺錢,而入場就有可能虧錢,所以承擔多少風險便成為每位炒手頭痛的事。索羅斯在他的自傳中提到他對承擔多大風險最感頭痛。解決這個問題並無任何捷徑,只有靠你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對風險的承受力,不要超出這個界限。

然而什麼是你對風險的承受力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自己睡得好嗎?如果你對某隻股票擔憂到睡不著,表示你承擔了太大的風險。賣掉一部分股票,直到你覺得自己睡得好為止。把保本這個概念牢牢地記在心裡,你在炒股時每次犯錯,你的體會就會深一層,時間一久,你就知道該怎樣做了。

股市中的貪婪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能克服呢?

花無百日紅,見好就收,放棄才有所得!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阿貓財經(Amao18008),實戰選漲停牛股方法,準確把握買賣點和解套複利操作等,助你更好的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